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覓湧泉 推綠保 陳新豪復育埔里生態有成

陳新豪(右)與陳祈華(左)以自行研發的監測系統,來種植有機無毒的草莓。(賴瑞/大紀元)

人氣: 80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鄧玫玲台灣台中報導)整個埔里盆地有多少個湧泉出口?湧泉口的位置在哪些地方?湧泉口是如何形成?又為何崩壞消失?這些個自然湧出泉水的故事,都是學習資訊出身、卻四處尋找天然湧泉的達人陳新豪,這4年來努力追尋的目標。

善的衍生 守護水源即是保育生態

從2012年開始,陳新豪在埔里盆地尋覓湧泉的蹤跡,這段尋尋覓覓的艱辛過程,讓他體悟到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環保概念,了解到保護環境必須先保護水源;沒有清澈湧出的自然泉水,就不可能有友善無毒的環境;有了友善無毒的環境,自然能種出健康優質的農作物,「不必為了有機而有機」,這是陳新豪不斷強調的觀點,他開心地說,如果可以營造出這種天然友善的環境,「還可以把原來生態中幾近滅絕的動物重新找回來。」

4年前回到家鄉,陳新豪在自家農園找到了一口天然湧泉之後,挖了簡單的引水道進入農田果園,在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的園區,營造了友善的生態環境,他發現,不但農作的產量增加,最讓他驚喜的是,很多保育類的動物出現了,金線蛙、山羌、石虎、山豬、穿山甲,甚至稀有的鳥類——鉛色水鶇也來到他的農園,尤其是螢火蟲再現田園的時候,福壽螺幾乎被吃光了。最欣喜的是,在埔里消失了10多年的台灣特有種白魚、埔里中華爬岩鰍,牠們的身影竟出現在湧泉豐富的溼地。

因此,陳新豪要推廣的不是有機無毒栽種,他要大力推行的是「綠色保育標章驗證」,因為他體認到環境保育要從水源開始,他已確認天然湧泉湧現的出口,就是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所在,自然湧出的泉水都是經過地表土壤過濾的乾淨水源,在這樣的湧泉區種植農作物一定是安全無毒的,保護這些湧泉區其實就是保護自然的生態。

湧泉口出自土壤不被破壞的地區

陳新豪在埔里盆地尋覓湧泉的過程,讓他體悟到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環保概念,了解到保護環境必須先保護水源。(賴瑞/大紀元)

陳新豪解釋說,從天而降的雨水在滲入細粒土壤的表土層後,會慢慢再滲入表土下的礫質層中,最後保存在地下水層,這個自然循環的過程,就像汙水過濾一樣,所以天然湧出的泉水清澈潔淨,能找到這種湧泉出口都是表土層不被破壞的地區。現在農田採用的慣行農法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已使土壤酸化、硬化,天然的雨水根本無法經由鬆軟的表土滲入深層,能保存的地下水量幾近枯竭,當然能自然湧出的泉水也跟著絕滅。

但是,自從埔里農民有了綠色保育的觀念後,陳新豪發現了許多可喜的現象,只要人類真心愛護自然環境,農民不再大量使用農藥,土壤硬化的情況就會漸漸獲得改善,新生的湧泉口就會再一一出現。

如今,陳新豪已找到湧泉可能出現的特殊地理環境——山形的凹槽處,他說那是集水的山形,就像人的手掌凹起來掬著水的樣子。在埔里環山地帶,他朝這樣的地形去找出的湧泉口已有90多個,找到湧泉口後,他都會到附近拜訪耕地種植的農家,有種茭白筍、種草莓、種咖啡的,陳新豪努力勸說這些農家利用湧泉水引水灌溉,並改種友善無毒農作,加入「綠色保育標章驗證」的行列,目前埔里已有10家左右通過認證。

透過「翻譯機」 給作物最佳照料

陳新豪除了尋找湧泉口、從事綠色保育的工作,他還自行研發出一套監測土壤溫度、溼度與光照的系統,不必依賴氣象報告,他可以透過這套系統提供的資料,決定土壤適合種植的作物與需要的養分,他把它叫做「作物翻譯機」,而且這套系統得到的資料可隨時上傳到手機App,讓他更了解土地與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

進入陳新豪經營的溫室草莓園,會讓人忍不住驚呼:「草莓怎麼長到樹上去了?」原來不是樹啦!是一袋袋用鐵架架起來的栽種袋,袋裡有草莓需要的介質土與有機液肥。栽種的草莓品種是從日本引進的,最特別的是水蜜桃口味的草莓,有著桃紅色果皮,更有水蜜桃的香氣,不種在土裡的草莓,雖然有它先天不足的地方,但陳新豪架設了直通土壤深處的管線,長期監測土壤的變化,再根據得到的資訊來照顧他寶貝的草莓們,他能準確掌握何時該補充水分、該下什麼肥料,因此每株草莓都能得到最適切的照料,結出酸甜可口的果實。

農友種離土草莓 願再創台灣奇蹟

完全離土種植的草莓,以栽種袋中的介質土與有機液肥,讓草莓成長。(賴瑞/大紀元)

這些來自日本離土生長的草莓,其實是另一個湧泉口的農園「豆之谷農場」的主人陳祈華一手創新研發的,他農園裡的草莓長在更高、更大的支架上!一個長型的栽種袋可以種2~3株草莓,支架架得高長細瘦,是為了在小面積的溫室裡,種植更多株的草莓。陳祈華自豪地說:「一分地可種出6千株,一顆草莓的重量最高可達半台斤到一台斤。」碩大肥胖的草莓果實總能賣到好價錢,但在甜度、香氣方面還有再加強的空間,陳祈華強調,他未來的目標是外銷到日本,創造另一個台灣奇蹟。

阿嫁婆咖啡園 展現綠色保育成果

除了日本草莓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外,另一個湧泉口的咖啡園也很吸引人,取名「阿嫁婆」當然就點出客家庄的獨特身分,阿嫁公親手栽種的有機咖啡,配上阿嫁婆的有機蔬食特餐,讓整個農園充滿人氣,客人來此用餐,可以到咖啡園尋找那一口清澈的湧泉,再循著綠草蔓生的引水道往下走,就可以看到綠色保育的豐碩成果,最鮮明的就是咖啡樹上結實纍纍的紅櫻桃咖啡,特別飽滿碩大,和一般的台灣咖啡有所不同,這都要拜湧泉豐沛的強大能量所賜,又創造出另一個奇蹟。

阿嫁公說起他的咖啡可是津津樂道,他說,當時只是因為阿嫁婆喜歡喝咖啡,他才因此種了10年的咖啡。經過不斷選種,淘汰了許多不適合台灣土地的咖啡後,如今保留下來的都是精品,園裡的咖啡樹近1千棵,有6個阿拉比卡種,一年可採收10次。他每天一早起來就去看顧他的咖啡,咖啡已是他生活的全部,多年的經驗讓他找到種植成功的祕訣,就是保持足夠的水分,而湧泉口汩汩湧出的泉水,更是咖啡豆顆粒碩大的功臣。阿嫁公說,他還有賣咖啡酵素,是用脫去的咖啡皮釀成的,咖啡葉也可食用,可讓腸胃通暢、預防便祕,在無毒友善的環境中,種出的任何農作都是安全可食的。

阿嫁婆咖啡園的天然湧泉,在潔淨的泉水中可以找到台灣特有種白魚、埔里中華爬岩鰍。(賴瑞/大紀元)

愛喝咖啡的阿嫁婆手藝精湛,能料理出客家風味的手路菜飯,還能煎出鮮甜多汁的蔬食煎餃,更特別的是,豆麥拿鐵咖啡,是完全不用鮮奶、以磨煮的豆漿泡製的「拿鐵」,外表與鮮奶奶泡一樣雪白柔軟,一入口卻是黃豆香氣十足的咖啡,茹素的食客總是特別喜歡這一味。不只是咖啡,熱可可杯中的細白泡沫,也是豆漿攪打而成的,想要嘗試新奇口味的老饕們,一定要來此嘗鮮。
以非基改黃豆磨煮的咖啡拿鐵——豆麥咖啡。(賴瑞/大紀元)

與大自然和諧 才是真正愛惜地球

有了這麼多成功的實例後,陳新豪更是全力推動綠色保育計畫,其主要訴求的是「從事農作必須保育動物的生存環境」,不同型態的農田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多樣的棲地,吸引許多棲息在田中的生物,牠們各自有各自的天敵,構成相生相剋的生態系統,人類只要友善對待這些生物,生物必定會有所回報。

陳新豪表示,在埔里從事安全無毒種植的茭白筍面積大概有1,700甲,完全不噴農藥的近20甲田,這是經過這些年來持續努力的成果。在這樣友善的生態環境中,大約有二、三十種保育鳥類生活在埔里盆地,大冠鷲、朱鸝、鳳頭蒼鷹等已大量活躍在環山地帶。在籃城里更發現了好幾萬隻的黃鶺鴒,這證實了埔里的生態系統慢慢被修復,人類與大自然越來越和諧,「這才是真正在愛惜我們的地球。」因此,從綠色保育標章圖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需要保育的對象包括:水裡游的青蛙、天上飛的鳥、地上爬的動物與人類。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