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才學貫天宇 懿範垂萬世(1)

【文史】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廬知天下事

古春秋
font print 人氣: 400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5月23日訊】杜甫詠懷古蹟之五寫道: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對於詩人杜甫來說,諸葛亮的聲名縱貫宇宙,為萬世景仰。三國鼎足的功業,不足以完全展示諸葛亮平生才學,儘管是功績赫赫,對諸葛亮不過輕若一羽。

杜甫對諸葛亮評價之高,後人亦不乏跟隨者。如宋代詞人劉克莊寫道:「臥龍沒已千載,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許之。此詩儕之伊呂伯仲間,而以蕭曹為不足道,此論皆自子美(杜甫)發之。」這話是說,人們對諸葛亮非常推崇,認為他完全可以與夏商周三代的開國功臣,如殷商的伊尹和周朝的呂尚相媲美,而西漢的開國元老蕭何和曹參根本不值一提。

諸葛亮是琅邪陽都(今天山東沂南縣)人,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是漢末太山(即泰山)郡丞。諸葛亮父親去世較早,諸葛亮跟著叔父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荊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後來在南陽隱居。

叔父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以種地為生,安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地方,諸葛亮稱之為「隆中」。諸葛亮喜歡吟誦《梁父吟》,常常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具有濟世之才,被人稱作「臥龍」、「 伏龍」。

當時,曹操已經消滅了北方的袁氏兄弟,佔有河北四州,北方大半部份和中原地區都在曹操治下。馬超、韓遂則佔有西邊的關中和隴右,劉表佔有南方的荊州,孫權佔有東南方的江東。

初平元年(194年),劉表由何進推薦任荊州刺史。劉表對東漢皇帝「不失貢職」,採取保境安民的措施,自初平元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去世,近二十年間,儘管中原和關中地區迭遭變亂,荊州卻比較安定,很多北方人逃難到荊州。劉表雖然能夠保境安民,卻胸無大志,不敢開疆拓土,而對於投奔荊州的北方才學之士只能夠給予賑贍,卻不能任用他們。諸葛亮、徐庶、龐統都是一度薈集在荊州的俊傑之士,劉表卻一個也沒有任用。

官渡之戰時,劉備在袁紹帳下。袁紹派他到汝南收編當地的黃巾餘部,擾亂曹操後方,同時與劉表取得聯繫,夾擊曹操。官渡之戰後,曹操親自征討劉備。劉備遂南奔荊州投奔劉表。劉表對劉備的聲望有些忌憚,不敢用他,但又想依靠他抵禦曹操,就讓他屯駐新野。新野在漢水北,與襄陽隔水相望,是荊州的北方門戶。

初聞「臥龍」之名

按照白壽彝《中國通史》的觀點,劉備屯駐新野的最大收穫就是得到有「臥龍」或「伏龍」之稱的諸葛亮,這成為劉備成就三國鼎足功業的轉折點。

劉備最先是從司馬徽那裏聽說「伏龍」之名的。按照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描述,劉備為躲避劉表部將蔡瑁的謀害,馬躍檀溪遇到隱士司馬徽。

司馬徽字德操,號稱「水鏡先生」,劉備由童子引至水鏡居住的莊院時,莊內傳出彈琴聲,遂側耳駐足傾聽。這時,琴聲忽然止住,一人笑著走出說:「琴韻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調。必有英雄竊聽。」這人正是司馬徽。

司馬徽遂問劉備從何而來,劉備謊稱偶爾經過。司馬徽點破劉備必是逃難至此。

司馬徽說,明公大名,如雷貫耳,至今如此落魄,皆因沒有人才相助。如今天命有歸,龍向天飛,都應在劉玄德身上。他說,對於需要人才的劉備而言,天下奇才如伏龍、鳳雛都在荊襄之地。

當晚劉備歇息後,潁川人徐庶也來到莊上,向司馬徽陳說投奔劉表失望而回的過程。司馬徽有些責備徐庶,說他身懷王佐之才,卻不識明主,還去投奔劉表。他說,明主(指劉備)就在眼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徐庶連忙稱善。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謁見劉備,劉備很器重徐庶,延為賓佐。這時,恰好遭遇曹操部將夏侯惇、于禁引軍來攻,徐庶當即為劉備畫策,自燒屯糧,出城南走;夏侯惇與于禁以為劉備怯戰,麾兵急追,不意伏兵四起,掩擊一陣,殺得夏侯惇等七零八落,收拾殘眾逃回鄴中。

劉備見識到徐庶的本領,但徐庶卻說自己的本領尚不及諸葛亮,於是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希望徐庶去請諸葛亮過來。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往駕顧之。」這話是說,諸葛亮不是一般人,必須劉備親自登門拜訪,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請到的。

這樣,諸葛亮人還沒有出現,名聲已經深深印在劉備的心上了。

清光緒十四年刊本《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志》中描繪的諸葛亮。(公有領域)

劉備三顧茅廬

在隱士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下決心登門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相助,完成心中匡濟天下的志願。

建安十二年(207年)深冬的一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到隆中尋訪諸葛亮,不湊巧的是,諸葛亮已經出門了,三人只好掃興而歸。

劉備回到新野,不斷派人到隆中打聽諸葛亮何時在家,得知諸葛亮外出已經回到家時,劉備當即決定第二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

時令正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布,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而降。儘管劉備事先打探消息,諸葛亮這次又臨時出遊了,他們只見到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寒暄並交談一陣之後,只好留下一封信託諸葛均轉交。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劉備更衣備馬,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劉關張三人飛馬直奔隆中,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此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唯恐打擾諸葛亮,不顧路途疲勞,屏聲斂氣地站在門外靜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敢求見。

未出茅廬 已知天下三分

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

午睡醒來,諸葛亮問童子有無訪客,回答說劉皇叔在外面等候多時了。諸葛亮忙到後堂整頓衣冠,出來迎接劉備。諸葛亮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好似神仙。

劉備與諸葛亮二人敘禮完畢,分賓主坐下,童子獻茶。

劉備對諸葛亮說,眼下漢室傾覆在即,備不量力,想施展抱負挽救天下危亡,苦於自己才疏學淺,至今沒有任何成就。希望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這個抱負。

諸葛亮回答劉備:「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彊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旣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高級將領)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上面這番話是說,曹操在北方擁有百萬之眾,利用皇帝的威望發號施令,劉備根本無法與之爭鋒;孫權在江東,已歷經三世,根基牢固,劉備只能與孫權聯合,而不能對其有所圖謀。劉備唯一可以利用的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兵家必爭的用武之地,益州憑據山川的險阻,保有千里肥沃的平原,可謂天府之國。現在佔據這兩處地方的分別是劉表、劉璋,皆闇弱不能守成,這正是劉備攻佔荊、益之地的良好時機。佔有荊、益兩地之後,向西可以聯合諸戎,向南可與夷越交好,外結孫權,內修政理,一旦天下出現變故,就可以從荊、益兩路出兵中原,成就大業,復興漢室。

《三國演義》還增添了一個細節:諸葛亮說完上面這番話後,讓童子取出一軸畫卷,掛於中堂,對劉備說:「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佔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也稱作「草廬對」,從草廬對的內容來看,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

諸葛亮這一席話使劉備茅塞頓開,於是恭敬地請諸葛亮出山相助。以後的三國鼎立之勢,果如諸葛亮「隆中對」中所分析的那樣。

後人有詩稱讚諸葛亮的見識:

豫州當日歎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待續)@*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原來,往禿龍洞的路只有一條,路上會經過幾口有毒的泉水。天這麼熱,只要喝上一口泉水,不是變成啞巴,就是全身發黑、發軟,或是給燙死。
  • 孟獲收拾了最後一些金銀珠寶,跑到西南方會使魔法的木鹿大王那兒求援。木鹿大王就袒露著肚皮,騎著大白象,來到蜀軍的營地前。他手裡的鈴“唧鈴”一搖,霎時一陣大風刮得沙石滿天,再搖鈴,又變出滿山遍野的野獸、毒蛇,嚇得諸葛亮的士兵不敢出營。
  • 當二十五歲的諸葛亮娶了老婆之後,大家對他的審美觀開始議論紛紛,認為以他這樣的條件,竟然娶了一個如此不登對的「醜女」。
  • (shown)從隋書中記載諸葛亮在紀功碑上預言四百年後史萬歲的真實故事來看,我們的許多古人確實擁有知前預後通天徹地的本領。
  • 歷史中,諸葛亮羽扇綸巾輕易地就以空城計騙過了司馬懿,真是如此嗎?真正的高手過招,看不到刀光劍影,勝負已定。但在刀光劍影之外,仍有招式,而你看見了諸葛亮的招式嗎?
  • 《諸葛亮文集.便宜十六策.舉措》說:「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又說:「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人才是治國的根本,治國和人才的關係,就像房屋和柱子的關係,人才短缺了,國家也就難以維持。
  • 北伐曹魏,統一中國,這是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時,所提出的復興漢室的方略。
  • 漢末亂世,群雄輩出,諸葛亮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個角色。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智慧和謀略的化身。自青年時代起,諸葛亮即胸懷經天緯地之才,腹裝安邦定國之策,上知天文、下熟地理,具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
  • 3月5日下午,習近平參加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當詢問上海空氣質量時強調:「不能只靠借東風啊!事在人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