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茲卡病毒蚊子無國界 正在入侵加州

人氣 1542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隨著各地氣溫升高,蚊蟲季節來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提出警告,主要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的茲卡病毒(Zika),感染病例可能在未來數個月間大幅提升,並散布到世界各地。而和中南美洲相鄰的加州、特別是華人聚居的南加州,面臨的威脅到底有多大呢?

根據加州公共衛生局的最新數據,目前加州已有50人感染茲卡病毒,但皆是從外地帶進,尚未發現在本地受感染的病例。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可攜帶病毒的蚊子入侵加州,本地衍生茲卡病毒已經不是「假如」而是「何時」的問題。

可攜帶茲卡病毒蚊已入侵加州84城市

對此,本報專訪了南加州西谷蚊蟲病媒管制局鄭明禮博士(Min Lee Cheng)。他說,兩種傳染茲卡病毒的亞洲虎蚊(Asian tiger mosquito)和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又稱埃及伊蚊)已經擴散到加州84個城市、12個縣,所以傳染機會頗大。

茲卡病毒在加州病例數(截至2016年5月27日)
旅遊相關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
阿拉米達(Alameda) 4 0
康特拉科斯塔(Contra Costa) 3 0
洛杉磯(Los Angeles) 13 0
馬林(Marin) 1 0
納帕(Napa) 1 0
橙縣(Orange) 2 0
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 3 0
聖地亞哥(San Diego) 12 0
舊金山(San Francisco) 2 0
聖華金(San Joaquin) 2 0
聖馬特奧(San Mateo) 2 0
聖克拉拉(Santa Clara) 1 0
索拉諾(Solano) 1 0
索諾瑪(Sonoma ) 1 0
尤洛(Yolo) 2 0
總和 50 0

截至5月27日,茲卡病毒在加州病例數共有50,其中孕婦感染病例11,由於性行為傳播的病例有1。(加州公共衛生局提供)

根據加州衛生局5月2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現在加州已知有50位感染了茲卡病毒的病例,其中洛杉磯縣最多,有13例;聖地亞哥縣其次,12例;橙縣有2例。但這些病例都是在外出旅行時感染,尚未偵測到在本地感染的病例。

但是鄭明禮博士指出,感染茲卡病毒的人80%以上沒有症狀,不知道自己染病。估計得病人數要再乘以5,所以大概有250人。上述兩種蚊子叮咬了正在感染期的病毒攜帶者,再去叮咬另外一個人,就會傳染給別人。

會不會造成很大疫情呢?鄭博士說:「可能不會,因為我們加州一般人生活水準較高,房子裡有冷氣設備。蚊子跑進去的機會不是很大。但是戶外(被叮咬)機會蠻大。尤其是亞洲人聚集的聖蓋博特別多,有17個城市都有亞洲虎斑蚊,被咬到的機會較大。因為這兩種蚊子攻擊人相當積極。」

白天咬人 蟲卵抗旱遇水即可孵化

根據病媒防治局的資料,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除了會發癢和不舒服之外,還可能感染登革熱、基孔肯亞病毒或茲卡病毒。

雌蚊會在裝水的容器壁上產下數百個蟲卵。蟲卵會如膠般地緊附在容器壁上,除非被刷洗掉,否則會一直附在上面。當水覆蓋著蟲卵時,大約一週蟲卵即會孵化為成蟲。

成蚊存在於室內外。牠們偏好在白天叮咬。一小群帶病毒的蚊子即可在社區爆發大規模疫情,讓您的家人陷入染病的風險之中。

鄭博士說:實際上蚊子晚上也可以咬,但是主要在白天。亞洲虎蚊大部分是在室外。埃及斑蚊可以進到室內,「美國的白天是亞洲的晚上,所以這蚊子有機會就叮。」

但他仍預計茲卡不會在加州乃至美國造成大面積嚴重疫情,一個原因是:「蚊子也會吃寵物(哺乳類動物)的血……所以貓狗在外面,它吃了貓狗的血,咬人的機會就少一點。」但是局部疫情仍有可能,對美國人來說已經是了不得了。

茲卡蚊來勢凶猛 華人不可掉以輕心

鄭博士特別提請華人注意:「因為從亞洲來的移民,不論是大陸還是臺灣,他們被蚊子咬慣了,不覺得是一回事。」但是茲卡病毒來勢凶猛,華人不可不防。他並提出,對預防茲卡病毒的傳播,光靠政府宣傳還不夠,因為很多華人更信賴媒體。

實際上,已經有華人開始關注此問題。洛杉磯亞凱迪亞市(Arcadia)居民李先生(Raymond Lee)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我覺得蚊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茲卡病來了,不光是可能造成病害,而且是經濟問題。」

李先生以洛杉磯波特農場(Porter Ranch)煤氣洩漏事件為例,說如果聖蓋博谷真發生疫情,將嚇跑很多居民,造成房地產價值大跌。

加州衛生部門正在向居民發放可吞食蚊蟲卵的魚。(MARVIN RECINOS/AFP/Getty Images)
加州各地衛生部門正在向居民發放可吞食蚊蟲卵的魚。(MARVIN RECINOS/AFP/Getty Images)

可造成新生兒畸形 尚無疫苗預防

茲卡病毒在1947年於烏干達境內茲卡森林中的獼猴身上被首度發現。2015年以來,茲卡病毒在巴西爆發感染,同時該國「小頭畸形症」(Microcephaly)與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罹病比例也有明顯上揚。前者是一種新生兒的嚴重腦部缺陷,後者是一種在成人身上發病的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導致癱瘓及死亡。

德國的Genekam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一種茲卡病毒篩檢法。本圖為巴西的小腦症嬰兒。(Mario Tama/Getty Images)
德國的Genekam生物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出第一種茲卡病毒篩檢法。本圖為巴西的小腦症嬰兒。(Mario Tama/Getty Images)

保護自己免遭蚊蟲叮咬的宣傳資料。(加州衛生局提供)保護自己免遭蚊蟲叮咬的宣傳資料。(加州衛生局提供)

4月中旬,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證實長久以來的推論:茲卡病毒會導致「小頭畸形症」,且這個病毒比先前認定的「更加恐怖」。CDC首席副主任舒查特(Anne Schuchat)表示:「我們幾乎每天都發現(關於茲卡病毒的)新資訊。而大多數資訊並無法令人感到寬慰。」

WHO官員稱茲卡病毒為「全球緊急」情況

WHO助理總幹事基尼(Marie-Paule Kieny)稱茲卡病毒為「全球緊急」情況。隨著氣溫升高,各地傳播性與性接觸傳染都可能帶來更多茲卡病毒感染例與相關併發症,「蚊子沒有國界的概念。」

基尼表示,目前最緊急的是要研發出能迅速診斷是否感染茲卡病毒的方式,尤其是孕婦篩檢。雖然對疫苗的需求也相當緊急,但製出完整檢驗、可為公共衛生服務的有執照疫苗,還要花上數年的時間。◇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法輪功反迫害25年 人權律師指中共全面違法
炸彈威脅 西米谷高中一度封鎖
頂住州府施壓 加州學區:學生變性需通知家長
美中產階層買房最難負擔十大都會區 加州占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