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科技人士討論「人工智能」

人氣 330

【大紀元2016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博硅谷報導)討論「人工智能」問題,最好的地點非硅谷莫屬。矽谷臺美科技產業協會(TAITA)會長吳銘源為上月底召開的TAITA2016年年會選定的主題就是——智慧機器人和自動化對未來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早在今年3月份,當一個電腦程序在韓國首爾出人意外地戰勝了人類頂尖圍棋手的時候,就有預言稱:「這種勝利對硅谷的電腦程序員來說是個絕對的好消息。」事實上,目前在硅谷,無論是初創公司、研發機構,還是科技巨頭,都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大量財力,並且對科技人才的競爭也趨於白熱化。

矽谷臺美科技產業協會2016年年會在上月底召開。(梁博/大紀元)

年會邀請了灣區的創業者、程序員和投資人等二百多人,機器人的進步使他們對人工智能在未來的發展充滿樂觀態度。正如印製精美的年會簡要說明上所介紹的,人類的自動化始於二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上個世紀機器人被用來執行簡單重複的工廠作業,取代藍領工人。現在,人工智能可以讓機器人具備學習能力,取代一些白領工作。

吳銘源認為,機器人不僅將在未來從事更多工作,如:照顧老人和病人、駕駛無人飛機汽車、訓練人類大腦、專業的醫療服務、祕書等等,還可以比人類做的更有效率,將對未來的工作數量和性質發生可觀影響。他還認為,頭腦聰明的華人科技業者,可以在人工智能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年會上,灣區機器人專家講解機器人製造技術,Google無人駕駛車總工程師介紹了設計原理。

對人工智能充滿熱情和興奮的同時,這些硅谷科技業者也對抵制者們的擔憂非常了解,英國科學家霍金甚至發出「人工智能的全面發展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警告信號。

「也許,人類正在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怎樣避免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所取代。」一位年輕創業者說,硅谷的科技人和所有人一樣,需要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困擾。

比如說,目前全美逾800萬人沒有工作,同時有540萬個工作機會在找人,其中需求量最大的5項是雲計算、數據挖掘、移動開發、網絡安全及集成軟體等科技機能,但是大部分正在找工作的人缺乏雇主要求的技能和背景。

如果大多數藍領被力大無比的機器人取代,卡車計程車司機、快遞員、飛行員都被自動駕駛取代,醫生、律師、理財專家、企業管理人員,乃至媒體科技記者的地位被大數據嚴重削弱,那麼,「人類的存在將變成多餘!社會該怎樣運轉?如何面對大量出現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這只是種種問題當中的一種。

儘管如此,硅谷科技人士仍然堅信人類不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工程師黃俊政認為,人工智能的基礎是人,先有人類,再有機器人。吳銘源也談到,人類是上帝創造的唯一有智慧的生命。

至於那隻取得傲人戰績的「阿爾法狗」(AlphaGo),一位工程師說:「機器人只是工具,某一方面肯定要超越人,這正是其被創造的價值所在。但對於具有無窮創造力的人類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王洪生

相關新聞
臺美科技產業協會請廖述宗演講
Twitter買下新創 強化人工智慧
蘋果看上人工智慧  手機影像辨識有譜
矽谷巨頭挹注10億美元 設人工智慧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