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教育:幫助孩子遠離憂鬱症專題報導

「家長們,請不要望子成龍」

——幫助孩子遠離憂鬱症,一個華裔家長的反思

人氣 614

【大紀元2016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菲利蒙報導)在菲利蒙(Fremont)參加美國精神疾病聯盟(NAMI)舉辦的一個精神健康講座之後,曾是灣區高科技工程師的袁先生,對筆者講述了他在陪伴兒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

可能因為家族遺傳的關係,袁先生的孩子小時候比較安靜,看起來和別的孩子沒有太多差別。但學校的老師覺得孩子過於安靜,學習能力也顯不足。因此,從6歲開始,袁先生就帶孩子看心理醫生。

教導孩子並非一味強迫
袁先生回憶過去的情景,他時常忙於工作,要經常出差,太太也有全職工作,夫妻二人對孩子的關心,儘管他們當時認為已經盡力,但現在覺的卻遠遠不夠。而且,他認為,當時自己和兒子溝通的方式存在問題。

「我和兒子有衝突了,我會用我的理念,舊有的觀念強壓他,說你應該這樣改、那樣該。」袁先生以前覺得自己那樣做是對的,在經過NAMI的專業訓練後,他覺得以前自己的做法有錯誤,這會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他的挫折感。

家長用權威的方式,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在華人家長中很普遍。這種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看法、感受,儘管他們的看法可能很幼稚,他們的感受卻會很真實。這時候,如果父母們總是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做這做那,即使是對的,是為孩子好的,孩子的情感上也可能會覺得受到了傷害。

部分家長缺乏心理教育
袁先生現在和兒子說話的方式非常溫和,有時候還要跟孩子擁抱一下。孩子從父母的態度上看到了他發自心底的善意,也變得願意和父母一起聊天、一起外出到餐館小聚。

袁先生認為,孩子患心理疾病的原因,先天和後天因素各佔一半,後天的教育、對心理疾病預防的知識,對一個家庭很重要,但遺憾的是,家長們卻非常缺乏這種教育,導致一些家長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遇到親子之間的衝突時,不知道如何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去處理,去幫助孩子,導致悲劇——最後孩子發病。

袁先生參加了NAMI舉辦的系列培訓,現在對於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在一般人看來,可能就像一個專家。他建議家長們不要封閉自己,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尤其是那些孩子心理上已經出現問題的家長,更要主動尋求專業幫助,學習專業知識。

望子成龍的無形壓力
華人中普遍有望子成龍的心態,袁先生也曾如此,覺得孩子應該按照自己的觀念:讀書、上大學、讀研究所、博士生,一路下來。灣區很多高科技精英型父母也抱有類似的心態。

「可是,這會造成小孩的壓力非常大,」袁先生認為,在高科技灣區一帶,家長的期望已經造成孩子不知道走什麼路,甚至最後走上「傻」路,走上輕生的路。因為,每個人的潛質是不同的,孩子們在學校裡可能會看到,那些美國族裔同學的家長並沒有給子女們施加同樣大的壓力。孩子可能會覺得,他沒有辦法滿足父母們對他們的期待。

袁先生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發展各種興趣,鼓勵孩子參與各種活動,不要只關注讀書。

袁先生希望,抱有成龍、成鳳觀念的家長,不要走到「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地步,「我們的教育觀念是錯誤的,我們不要望子成龍,這樣給小孩的壓力太大了。」

在經過一段治療和父母的悉心照顧之後,袁先生的兒子現在已經走出了心理上的陰影,能夠正常的工作學習。袁先生很開心。每週末,他們家裡像美國傳統家庭那樣開家庭週會,一家人一起分享一周的工作和心得。在他兒子的眼裡,自己的爸爸也完全變了,不再是以前那個高高在上、以權威式的姿態要求他的人,而是變成了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本專題其他文章:
帕拉阿圖,能否改變憂鬱的色彩?
留意兒少心理健康 早發現是機會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李曜宇

相關新聞
憂鬱症迷思知多少? 瞭解6大事實
不要小看青少年憂鬱症
紐約16歲華裔生墜亡 生前就讀知名高中
女性易罹患憂鬱症?Omega-3有助改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