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5) 儒學新用

font print 人氣: 21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第四章  海納百川  教化眾生

對聖皇大君而言,光有自身修煉得道的圓滿,僅獲當朝「無為而治」的歸宿是遠遠不夠的。太宗以金輪聖王身份,降生皇室,心繫天下,普度眾生:「欲使雲和之樂,共法鼓而同宣。雅頌之聲,隨梵音而俱遠。」「大聖之規,無幽不察,欲使人免蓋纏,家登仁壽,冥緣顯應,大庇含靈。五福著於洪範,三災終於世界。」帶領當朝及身後無量眾生,完成奠基人類思維工程的千秋創建,設立人類社會運作的萬代標準,太宗廣結聖緣,尊崇道家、扶持佛家、提擢儒家、接納西教,其海納百川的氣概使得百業俱興,其「貞觀之治」開創盛世輝煌。盛唐文化,創建了人類的輝煌。

第一節  儒學新用

興擢儒學

黃帝修道圓滿,乘龍昇天,那時尚未有「儒」,佛家亦未至中土。道家為華夏神傳文化主導。那時人神同在,道德高尚,聖皇堯、舜、禹等以道治天下。

明朝戴進〈洞天問道圖〉,描繪黃帝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道,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隨著人們道德開始下滑,道治天下至周朝有了變化。周朝天國子民帶來了一套治理國家、教育、信仰,甚至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等各方面「禮」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以周禮的標準來規範各族、各代禮樂內容。各種典禮所用的音樂主要是「雅樂」——宗周豐鎬京畿之樂,通過制度形式推行至各個社會層面,加強周人血脈聯繫並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周禮認為「上天」只會把治理天下的「天命」交給有「德」者;一旦天子失「德」,就會失去上天庇佑。因此,君臨天下的君王必須「以德配天」。

《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冊‧黃帝之制》,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此即孔子所景仰之「鬱鬱乎文哉」的禮樂文化。及至周室道衰,紀綱散亂,褒貶失實,孔子乃述《易》道而刪《詩》、《書》,修《春秋》而正《雅》、《頌》。這是孔子在歷史上的業績。孔子辦學,後人稱「萬世師表」。「自哲人萎而微言絕,七十子散而大義乖,戰國縱橫,真偽莫辨,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聖人之至德喪矣,先王之要道亡矣。」(《隋書》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這裡分清了孔子的「哲人」身份和先皇聖君的「聖人之至德,先王之要道」之別。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若無先王之要道,孔子何以附焉?然他的「為政以德」又把周代的「以德配天」從「天」降到「人」。

孔子從周禮,實際排斥了「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奠基地位。周禮規定了成千上萬「禮」條,於是有了「儒」的官職。儒,指儒家;舊時也指讀書人。《說文》:「儒,柔也,術士之稱。」漢時說,儒是司徒之官,還曾出現在「優、倡、侏、儒」(《史記‧孔子世家》)之列。「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不言神跡,不言神,孔儒如何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

唐吳道子繪孔子行教像拓本。(公有領域)

太宗即位之初表明:「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以為如鳥有翼,如魚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暫無耳。」(《貞觀政要‧慎所好第二十一》)「堯舜之道」與「周孔之教」,一「道」,一「教」,內實外形,高下分明。若無鳥無魚,則「翼」、「水」何為?除了堯舜的中華文化道統之外,任何後世之「家」自詡為「道統」,莫不是無鳥之翼、無魚之水,有形無實。把先聖堯舜之道,套入孔儒之教,實在是史上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宇宙塞入雞蛋之妄為。

從史實看,當時的儒學,是泛指文化人的教育,不是狹義的孔儒思想承傳者。「太宗初踐祚,即於正殿之左置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學士,給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聽朝之隙引入內殿,討論墳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罷。又詔勳賢三品以上子孫為弘文學生。」(《貞觀政要‧崇儒學第二十七》)太宗即位不久,便精心挑選天下文儒,保留他們現任官職,並兼任弘文館學士,供給他們五品官員享用的精美膳食,讓他們在宮內歇息留宿。太宗上朝聽政間隙時間,把他們引進內殿,討論古代典籍,商議謀劃政事。後來,又下詔讓三品以上的皇親貴族、賢臣良將的子孫充任弘文館學生。

《貞觀政要》明成化九年內府刊本,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太宗實施「貞觀之治」,並非熱衷「周禮」。「貞觀二年,詔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稽式舊典,以仲尼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兩邊俎豆乾戚之容,始備於茲矣。是歲大收天下儒士,賜帛給傳,令詣京師,擢以不次,布在廊廟者甚眾。學生通一大經以上,咸得署吏。國學增築學舍四百餘間,國子、太學、四門、廣文亦增置生員,其書、算各置博士、學生,以備眾藝。太宗又數幸國學,令祭酒、司業、博士講論,畢,各賜以束帛。四方儒生負書而至者,蓋以千數。俄而吐蕃及高昌、高麗、新羅等諸夷酋長,亦遣子弟請入於學。於是國學之內,鼓篋升講筵者,幾至萬人,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也。」(《貞觀政要‧崇儒學第二十七》)

「太宗謂侍臣曰:『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貞觀政要‧崇儒學第二十七》)太宗建立並完善了培養官吏之正規教育體制。

唐無廢業

《隋書》稱「儒者,所謂助人君明教化者也。聖人之教,非家至而戶說,故有儒者宣而明之。……俗儒為之,不顧其本,苟欲嘩眾,多設問難,便辭巧說,亂其大體,致令學者難曉,故曰『博而寡要』。」(《隋書》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儒者」,與「法者」、「農者」、「兵者」、「醫方者」一樣,不過是社會百業之一。用今天的白話,就是學校的老師。儒者之責任是幫助「人君」傳播「聖人之教」於被教化者。其中有著書立說的,也即「編教材」者。儒者之職能是將「聖人之教」「宣而明之」,其本身不是「聖人」或「聖人之教」的創造者。不得要領者,還會失了聖人之教本義,誤人子弟,正如,「俗儒為之,不顧其本」,「亂其大體,致令學者難」。

相比之下,《隋書》對「道者」、「佛者」的說法大為不同,與「儒者」不是一類:「道者,蓋為萬物之奧,聖人之至賾也。」「道、佛者,方外之教,聖人之遠致也。」

那麼,甚麼是儒者所應該宣明的「聖人之教」呢?就是中華聖皇明君所開創、倡導、整理,從堯、舜、禹開始傳遞下來的正統文化。春秋時代,孔子編輯了「六經」作私塾教本。後來,更由幾位中華聖皇——漢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康熙等親自主持收集、編輯,越來越規範了正統的完整版本,用以保持、歸正中華文化,教化眾生。

唐朝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局部)中表現的大唐威儀,是中華文明在顛峰時期永不磨滅的記憶。(公有領域)

太宗之朝無廢人。各種各樣不同個性和優缺點的人,在太宗治下各得其所,得以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共同成就輝煌。

太宗之朝亦無廢學、無廢業。百家百業,其天賦的社會使命、功用特點,昭告清楚,在太宗治下各承天命、各司其職,共同造就輝煌。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宗謀略,李淵起兵。李淵曾對太宗說:「事業成功,天下都是你所帶來,該立你為皇太子。」太宗拜謝推辭。高祖登基,仍想立太宗為太子。太宗堅辭不受。高祖遂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高祖私許立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與齊王元吉潛謀作亂。
  • 若太宗果真想奪位,何時不觸手可及?時值生命攸關,太宗仍嘆息:「骨肉相殘,古今大惡!吾誠知禍在朝夕,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討之,不亦可乎?」倘有他路,絕不擇此。 太宗猶豫不決,眾府僚意見一致:「齊王不甘太子之下,謀亂還未成功,已有除掉太子之心。齊王貪得無厭,心狠手毒,沒有做不出之事。如此二人得志,恐天下不再屬唐!」
  • 玄武門之變後,太宗執掌朝政,武德九年八月八日(626年),大唐帝國首任天子李淵正式下詔,禪讓帝位於太宗。太宗力辭不受,致《陳讓禪位表》。高祖手詔再表禪讓帝位於太宗,太宗不敢再辭,接受帝位。
  • 唐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發布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此三機構分工合作、互相制約的制度稱為「三省合議(駁議)制」。其最突出點即是立法、審查、行政「三權分立」。鑒於隋煬帝「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於亡」之教訓,太宗主張「寬簡刑政,審慎法令」。
  • 太宗當政之貞觀年間,君明臣良,百姓安居樂業,自上而下一派奉天重道、修身養德、謙恭禮讓、人見人親之治世盛況。這個令千秋萬代盛讚不休之貞觀盛世到底景象如何呢?
  • 唐太宗極為重視文字記載華夏舞台朝朝代代歷史在鑄就人類思想工程中之作用,親令修成《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晉書》六部史書,占清乾隆皇帝所定二十四部正史四分之一。在六部史書的修撰過程中完成一系列正本清源的工程,如史料選取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史類書籍,包括佛道修煉,特異神跡等,以呈現其朝代賦予之特色。
  • 在《晉書》編修過程中,太宗以萬乘之尊,親自動筆製成《晉宣帝論》、《晉武帝論》、《陸機論》、《王羲之論》等四篇史論。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