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中美關係

人氣 556

【大紀元2016年06月09日訊】從內心來說,至少高層並不認同美國的價值觀,實際上也就是我們說的「普世價值」了;他們認定美國基本上處處與中國作對,想方設法「圍堵」中國,對中國的崛起十分警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設法打破美國的各種「圍堵」,實現「和平崛起」。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美國到底是不是在「圍堵」中國。

是的,美國,不光美國,凡是被我們認定為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確實都在「圍堵」中國,這是事實。而為什麼要圍堵,很多人可能有意忽視了一個基本的原因,也是最為關鍵和直接的原因:這圍堵來源於價值觀的差異和衝突,以及由於價值觀的差異所導致的政體差別。

上篇提到的薩繆爾‧芬納(Samuel E. Finer)、福山(Francis Fukuyama)等人,他們有一個基本的定論,就是他們認為歐美目前的政體是世界上的標準政體設計,是最為合理與先進的。其實,這也是咱趙國大部分人都認同的,只是不能公開說。但是,只要不是昧著良心說話,都得承認,人家說的基本上是事實。回想一下毛祖四十年代說的有關民主的話吧,當黃炎培在窯洞裡向他提出中國朝代的週期律時,毛祖自信地說,我們已經發現了一個打破朝代興衰更替的方法,那就是民主。而此時的毛澤東,多次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來要民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相信當時的知識份子聽到後,就別提多高興了。但是,隨著政權的到手,咱趙國來了個集體食言……別提了,才幾十年的歷史,很多人都是親歷者,所作所為,還是不是毛祖當初信誓旦旦的「民主」,大家都歷歷在目,人人心中有數。

按照現代政治觀點,國家的建立是為了大眾的福祉,多數人把權力委託管理者來管理,也就是統治了,但你是代表人民在管理或者說在「統治」這個國家;如果大家覺得你做的不好,可以按照事先的約定,更換「統治者」。這個道理,不用列舉政治學者的觀點和主張,這是基本的道理,大家心同此理,沒多麼複雜。

很多人還記得小布希的那段著名演講吧: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和創造,不是令人眩目的高科技,不是眾多的膾炙人口的文藝作品,而是人類發明了民主制度,把統治者關緊制度的籠子裡,而我,他小布希,當時就是站在籠子裡向大家發表演說的。當然了,他這最後一句話是個俏皮話,幽默地自黑一下。

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圍堵」的原因。二戰時期,歐洲國家不用說了,就連遠離戰場的美國,到底因為參展死了多少人?這都是公開的數位,可以隨時查到。當時國際公認的死敵是法西斯,你日本、德國和義大利的意識形態是法西斯的,就是與世界為敵。戰後,日本和德國在美國的強制下實行了民主制度,然後通過道奇計劃和馬歇爾計劃,依照美國的標準對這兩個國家進行改造;而戰後德國日本的崛起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按照我們的傳統觀點,美國之於德國和日本,那可是死敵呀;怎麼還要扶植他們?無他,「思想改造」了嘛;過去胡耀邦說過,他主掌多換思想少換人,對於戰後的德日來說,就是沒換人,人,你怎麼換?但是,換了思想,只要價值觀相同,大家就是一家人。過去再大的冤仇,也都已過去,一切向前看。很明顯,美國是對事不對人,其實是對「思想」,也就是意識形態,而不是針對的哪個人,哪個黨派。司徒雷登曾經在眼看國民黨勝利無望的時候遲遲不肯離開南京,就是這個原因:國民黨和共產黨都無所謂,只要價值觀相同,就是一家人,況且那個時候的毛祖的有關民主的言論還言猶在耳哪。

戰後,尤其是韓戰之後,美國人基本上看清楚了是怎麼回事;於是,美日同盟,巴格達同盟,美將同盟…….紛紛建立,因為他老美發現與咱趙國不是「一家人」。不是一家人就要圍堵?是的,要。你奉行的是「武裝奪取政權」,「解放全中國」之後嘗到甜頭了,還要武裝「解放全人類」,美國不答應,聞名世界不答應。這也是咱趙國很多人不理解的,中東有事有你老美,非洲有事有你老美,南美有事又有你老美,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你管那麼多事幹嘛?1994年的4-6月,盧旺達發生種族屠殺,胡圖族和圖西族自相殘殺而整整死了100萬人,這可是現代社會!克林頓因為沒有及時制止(實則因為1993年美國18個陸戰隊員命喪索馬里的摩加迪休,總統囿於民意不敢輕舉妄動),於卸任後親赴盧旺達,表達歉意。

還說咱趙國。蔣氏父子退守臺灣,因為理念相通的原因,美國繼續支持蔣家爺們,尤其是韓戰的爆發,把美國人對共產黨最後的一點希望徹底打破。韓戰如何起源,早有沈志華介紹得清清楚楚──金日成野心膨脹,要「統一」半島,打破了原來美蘇之間的勢力範圍的約定(莫斯科會議決議);中國的參戰,毫無道理可言;林彪苦口婆心勸不住主公,只好稱病修養。

當然,他老蔣家爺倆到臺灣後,並未實行標準的民主政體,但是比起對岸來說,還是更接近普世價值和市場經濟。老蔣曾經赴蘇俄考察,回來後在日記中寫到,看到蘇俄的赤色政權的所作所為,實不敢苟同,而且將來必激起人民的反抗,因為他們「不符合人性」。這是近百年前的預言,各位可以檢驗一下是否如此。歷史不能假設,但可以假想。如果蔣家爺們兒守持原土,那麼這塊土地就不會從49之後遭遇長達幾十年的閉關鎖國,也就不會有韓戰的爆發,與美國為敵幾十年。封閉了幾十年,賴不得別人。鄧小平的為何鍾情於改革開放?就是因為封閉太久,與世隔絕,對世界茫然不知,不改,不開,早晚會淪為朝鮮。蔣家到了第二代的經國先生的時候,以專制結束專制,成功開創了華人國家民主典範。小蔣先生的功勞,對華人世界的貢獻,怎麼讚譽都不過分。如果,只是如果,蔣家留下來呢?留下來就沒有死傷不低於千萬的內戰,當然前提是沒有目標只有政權寶座的對手;然後就沒有韓戰,沒有與文明世界的對立,沒有49建政後一系列的各種運動和鬥爭: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情況會有多麼不同,現在只能想像。但是,差別將會是巨大的。有人不相信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除了遵照「利益」之外還有價值觀原則;可以想一想,49之後為何美國不與建政後的大陸來往?之前卻與國民政府保持外交關係?這裡面,很清楚,不只是利益,還有價值觀,即我們所說的意識形態原因。

中南海主講的專家還透露出「南北院之爭」的資訊。我們當然不知道南北院之爭的具體內容,但是從各種媒體傳達出的資訊還是可以看出端倪。南院認定美國圍堵中國,事實也確實如此;而北院則從具體的執行細節上力爭扭轉這一局面,例如一直持續不斷的簡少行政審批事項,這是「倒逼」之舉,面對咱趙國早已得心應手同時也是自認為天然具有的審批──實則是權力壟斷,小強力主減免;歐洲最近否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正是由於咱這兒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條件──僅僅行政審批一項,看看哪個市場經濟國家還是如此攬權不放?「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光說著玩的,國企不徹底改革,不走私有化之路,還讓權貴把持──而這又是一定程度功能上的私有化,並未惠及大眾;不政改,還以一個主義作為終極價值取向;結果會怎樣?我們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建政前有關民主的許諾和憧憬,都不必回味了,因為那只是用來宣傳的。就是到了改革開放後,鄧公在80年和86年強調政改時,也曾經說過,不能一黨把所有的東西都管下來(大意)。在一直強調改革的今天,還要繼續一個主義,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並非不看好集權,經國先生以專制結束專制,就是很好的範例;但是,不理解一個主義的合理性到底在哪兒。

認定美國「圍堵」中國,說到底還是階級鬥爭觀念固化的必然反映。從歷史的實踐來看,如果價值觀相同,就不會有圍堵了;戰後德國日本的發展說明了這一點。至於說作為世界的老大,美國會「圍堵」任何一個對團有威脅的對手,那就不是出於價值觀的對立,而純粹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自然狀態。如果同意咱軍方的「中美必有一戰」定位,那麼這個世界將永無寧日。那樣的話,「西安以東」就要倒楣了。

TPP與TIPP的出現,是典型的「圍堵」戰術,只不過,那是文明社會被逼出來的辦法。碰到一個不遵守規則的物件,他們也只能另起爐灶,將不守規矩者排除在外。

「圍堵」是事實,但是更要反躬自省,反思造成「圍堵」的原因;而一味抱著勢不兩立的態度來應對,有可能造成將來的愈加仇恨和隔膜。你們很多委員和代表,把家小都送過去了,說明人家那裡並非不好;但是你們又要帶領人民來對抗,制定應對策略,則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和平時代,大國之間的對抗主要表現為經濟上的對抗;一切應對「圍堵」的措施,也基本上多是經濟策略上的。而如果不做制度、體制機制安排上的改變,矛盾仍將繼續。

有人說,國家之間的交往完全是利益;這話一般來說,是對的。但是,如果按照這個來推斷,就無法理解為何美國會在中東的幾個國家不斷出手;當初有人說是為了石油,可伊拉克後來的重建,得到利益最大的是咱趙國;就算是為了戰略考量,比如穩定能源供應,美國出兵中東;但是,如何解釋美國出兵索馬里?二戰中,美國本來靠賣軍火發了財,可以不參戰,但是還是參戰了,死傷了不少的軍隊;派來援助中國抗戰的飛虎隊以及各種參謀人員;這個時候,他們的利益在哪?

冷戰中,與前蘇聯的對峙,是利益成分居多還是意識形態的成分居多?那個時候,文明世界對赤色政權瞭解後的恐懼,恐怕是自由社會普遍的一個心理。八十年代與中國的蜜月期,確實有雷根為了聯中抗蘇的成分,但是一個基本的信念是,蘇聯是更可怕的邪惡社會,因為蘇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遠比當時的咱國具有更大的殺傷力;蘇聯的解體,無疑是自由民主的勝利,也多虧戈巴契夫識大局,看清了蘇聯的邪惡本質;而蘇聯內部的腐敗,更是蘇聯人民所痛恨的焦點,這樣一個政權,不垮臺,天理不容。

而當時與中國的蜜月期,也更有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分在內;鄧公72、79年的兩次訪美,使他看到了文明社會是什麼樣,所以,回來後下定決心要改革開放;正是美國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才有了那段蜜月期;但是直腸子的美國人哪裡知道後邊還有「四個堅持」?鄧公的改革開放,中國人都知道只是經濟改革和行政改革,不是包括政改在內的全面改革。而老美認為既然是改革,就是要「離經叛道」,但是他們哪裡知道咱這邊複雜的情況?保守派的眼睛盯著胡趙,容不得半點「資本主義」元素。相信這些講給美國人,他們可能聽不懂;他們不會理解,為何退休了的老人還可以干政。當鄧公就在89年4月份趙訪朝之前的談話中決意要把君權交給趙時,趙說,東方政治和西方政治不一樣;西方政治是人退休了,就是老百姓了;而東方政治是,即便退休了,還是要過問政事的,所以要求鄧「一年內不要談這個問題」;當趙紫陽以新中國首位訪問美國的政府首腦赴美時,美國人簡直是心花怒放,甚至還給了趙的車隊闖紅燈的特權,可見美國人當時急迫的心情。因為他們也清楚,「搞掂」了中國這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就基本搞掂了全世界。可惜,這只是美國的一廂情願,搞掂咱趙國,難著呢。關鍵是我們自己都搞不掂哪。

公平地說,美國雖被「譽為」世界警察,但是,還是基本上主持公道的。當然,國家利益是第一考慮的因素,但同時,他老美確實是兼顧了意識形態這個利益之外的軟因素。對日本德國菲律賓的「改造」,對南美美國後院的多次圖謀,可以看到這一點。

老美之所以在全世界推行他們認為的「普世價值」,是因為這種價值觀明顯是人類文明當時最先進的文化,無論是自由民主還是市場經濟,都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為合理和先進的東西;而如果全世界都實現了,世界就會基本太平了;看看今天的朝鮮,就知道這話對不對。再看看每年的兩會有多少美國人的爹媽在開會,就知道美國到底好不好。

美國每年都一個人權白皮書,而咱趙國,也仿照老美,每年發佈一個美國的人權報告;但是,他老美從來沒有臉紅脖子粗地呼天搶地做出激烈的回應,完全不像王外長前幾天在加國的表現,一提這個敏感問題,生怕自己政治不正確,態度之生硬,口氣之惱怒,完全是急了眼的一個東北糙漢,與王外長「相貌過人」的外表形成巨大反差。

其實中國民間和官方的反美仇日,都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表現;有關反腐的話題,老百姓不能輕易講,尤其是不能講一些具體的內容;而只有用反美仇日來標榜自己的政治正確,還落得一個愛國的名聲,何樂而不為呢?最具喜感的是司馬南之流,天天嘴裡反美不斷,可人家美國照樣給他簽證,他也毫不臉紅地把閨女送到美國讀書。這種人格分裂的表現,實在是歎為觀止,估計也會難壞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他們會納悶怎樣才能做到在兩極之間轉換自如?

說一千到一萬,改革不光是經濟的改革,不光是市場經濟,還必須包括政改;而沒有政改,市場經濟也不會落地生根。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何清漣:北京在中美關係上糾結為哪般?
鄧聿文: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劉青:人權藍皮書依然姓共
伍凡:中美關係的臨界點正在接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