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家促北京冷靜應對南海仲裁

南海後仲裁時期的可能變局和影響

人氣 939

【大紀元2016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若水綜合報導)海牙國際法庭7月12日就南海爭端做出有關國際法解讀的仲裁後,亞太區域的國際關係會發生哪些變化?南海主要直接利益相關方中國、菲律賓、越南等將做出哪 些實際動作?對東南亞各國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一些專家對此做出分析預測。而國際關係專家表示,菲律賓和美國對仲裁結果的表態相對低調,為中方未來解決南海 糾紛鋪平道路,因此建議北京冷靜觀察局勢,做出合理判斷。

中國退出聯合國公約?

根據國際仲裁法庭公告,仲裁結果的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項公約於1982年12月在牙買加舉行的第3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最後會議上通過,1994年生效,獲150多國批准。中國是簽署並批准公約的國家之一。

由 於中共外交部一再聲稱裁決無效、沒有約束力,中方不接受、不承認,副外長劉振民13日甚至稱裁決是一張廢紙,作為締約國的中國是否會退出公約備受矚目。香 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認為「沒必要……雖然仲裁結果不符中方利益,但中方在東海、南海劃出的專屬經濟區仍基於此公約」。

設立航空識別區?

劉 振民被詢及設立南海航空識別區的問題時表示,是否這麼做是中方的權利,北京會在適合的時機做出適合的判斷。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教授 表示,北京現在就設立航空識別區「是下下策,中方有比航空識別區更多的牌可打;我覺得中方的反應整體而言是種被動的積極反應,就是看外部,尤其是美國、菲 律賓這些涉事國家,尤其是菲律賓的反應如何」。

黃靖表示,各方目前都不應採取進一步激化危機升級的行動,這對中方和外部都是挑戰,「雙方應採取較低調態度,迅速回到談判桌上,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是明智之舉……菲律賓的低調回應和美國國務院的謹慎措辭都是非常好的開端……這實際上也給中方打開一扇門」。

中國與東盟的關係?

許楨表示,這場訴訟的直接利益相關方中沒有贏家。因為根據判決結果,南海水上地貌都僅是礁石而無島嶼,「不僅中方無主權,菲律賓、越南也未獲排他性權利…… 唯一的贏家是在此區域沒有直接利益的美國,裁決結果保證南海的自由航行權」。他認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會因南海問題受損,進而影響北京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撰文表示,南海仲裁案對地區形勢、中美關係、周邊關係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例如中美關係可能滑至新臨界點,華府利用裁 決以政治、外交和軍事手段向中方施壓將達前所未有的水平;日本將成為繼美國後,中方在南海面臨的新麻煩製造者和地緣政治對手,《新安保法》的生效讓日本得 以通過軍事合作、援助、基地使用和聯合軍演等方式擴大在南海的軍事存在;而東盟的大國平衡外交戰略也將因仲裁立場分化而受到挑戰。

在軍事方面,許楨稱仲裁結果沒有約束力,因為從仲裁機構到聯合國都沒有措施保證判決結果得到執行;但「中方必然做出外交反制措施」,包括在海南島附近建設航天及其他軍事基地,並進一步在南沙群島派駐軍事力量。

南海利益新格局?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朱峰表示,北京在海洋主權聲索方面與鄰國做交易的努力是項長期政策,名義上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分析認為,中方可能 重回談判桌,但南海的利益格局可從劉振民的表態一窺究竟,也就是「中方有和鄰國分享南海資源的傳統……無論漁業合作也好、油氣資源合作也好,中方與南海周 邊國家可以達成協議」。

許楨認為,中方在主權和政治問題上迴旋餘地較小,也不願在這場角力中示弱。在這種情況下,南海可能出現新的利益格局,北京可能會和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在相互重疊的專屬經濟區開展對話與合作,但「把菲律賓晾在旁邊」。

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資深研究員的黃靖表示,不可能想象中方去執行裁決,也不可能想象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能強迫中方去執行,「在國際法而言是個非常 好的裁決……但從國際政治,尤其區域戰略穩定、和平來說無異於是玩火,實際上給地區的安定、和平埋下一個非常糟糕的定時炸彈……只能使南海爭端更複雜化、 長期化,切入的各方利益也更加深入……實際上對區域和平和安定起到副作用」。

菲律賓總統3選項?

馬尼拉德拉薩大學政治科學教授理查德.凱特利安表示,對菲律賓而言,裁決是「很少人認為可能發生的最佳情況」。該國新上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曾多次表明有意與中方就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談判。但在仲裁案後,反華情緒在菲律賓蔓延,讓杜特爾特面臨棘手情況。

杜特爾特現在面臨壓力,要求馬尼拉發出言辭強硬的聲明。不過,凱特利安認為總統是否會這樣做還是未知數。這樣的聲明令矛盾加劇的風險很高,而中共也可能再度做出具侵略性的行為。

凱特利安認為,杜特爾特也能選擇不發出強硬的聲明,「裁決結果很有利,政府利用裁決結果要求中方退讓,例如要求不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雙方不再於斯卡伯勒淺灘(黃岩島)活動、中方不再於具爭議海域騷擾菲律賓漁民及軍人等」。

而兩方的第3個選擇是根據聯合國公約附件5第1條成立和解委員會。這種處理方法令雙方顯示出對國際法的尊重,保留外交渠道,並在雙方皆可接受的法律專家指導下處理南沙群島主權爭議。不過,這樣會貶低仲裁法院的裁決,而且也與北京堅持的「不參與」立場相悖。

菲律賓在表示歡迎仲裁結果的同時,也表明不會急於行動,而是要先與盟友磋商。對於杜特爾特選擇較溫和方式處理南海爭議會否降低民意支持度,凱特利安說:「杜特爾特仍處於蜜月期。他是幾十年來最強勢的總統,在國會有絕對多數支持。現時他有能力面對爭議。」

危及全球政治未來?

老撾、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未涉及南海爭議,估計裁決不會帶來太大的直接影響。但中方可能向這些國家施壓。莊嘉穎說:「東盟或許更難齊心合作、協調,在地區的角色會受到質疑。」

加 拿大《環球郵報》發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全球政治和國際法研究主任邁克爾.拜爾斯教授的評論文章,認為中方對南海仲裁結果的反應將決定全球政治的未來:中 方是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全面合作夥伴,遵守外交和經濟關係所依賴的承諾?還是拒絕國際法,冒險成為國際社會的被排斥者?他強調,北京處在轉折點,如果反應 不當,世界的繁榮將受打擊,危險則將增加。

拜爾斯認為,仲裁結果是中共咎由自取,因為北京早在1996年就加入聯合國公約,意味著無論任何爭議都應接受其法律管轄,但如今卻在20年後想通過向聯合國遞交聲明的方式來收回自己的承諾。而由於中方並未放棄公約,其聲明也就無效。

國際法不是兒戲,而是國際關係的操作系統。中共蔑視國際法的行為將影響深遠。對加拿大而言,2012年與中方簽署的投資協議也可能失去保障,中方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條款的價值、北京希望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等都將受到質疑。

公約問與答

Q:既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中國如此不利,為什麼要簽署?

A: 一種說法是,簽訂公約時發現美國不簽,本著「敵人反對的就是我們堅持的」,中國就加入了。其實在當時看來,這份公約對中國並不像現在這麼不利。一方面公約 規定大陸架可自然延伸350公里,而且承認歷史性水域的權利,海島可作為劃定基線的基點。渤海灣就是依據歷史性水域劃為中國內海。另一方面,越是海洋強國 越不簽公約,因為越需要航行自由。中國當時海洋實力較弱,加上缺少國際法人才,因此簽下公約。

Q:基線如何劃定?

A:按照《聯合國海洋法 公約》規定,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包括正常基線法、直線基線法和混合基線法。正常基線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 線基線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近岸海域有一系列島嶼時,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選擇適當點採用連接各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採用正常基線和直線 基線來確定領海基線。

博君一粲

韓國:黃海按海岸線劃分吧。
中國:不行,按中間線。
日本:好啊,東海也按中間線分吧。
中國:不行,按大陸架。
越南、菲律賓:太好了,南海也按大陸架分。
中國:滾,自古以來全是老子的。◇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中共南部東部戰區徵召退役海空軍人回役
菲前總統:南海爭端更接近於長遠解決
夏小強:南海仲裁背後的常識和真相
美參眾議員對南海仲裁案裁決做出反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