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暴力與溫柔

作者:林金郎(台灣/ 暢銷作家)
font print 人氣: 770
【字號】    
   標籤: tags:

 

之前有一位老師跟我抱怨說,班主任覺得她的教法跟該班要傳遞的教育理念不一樣,於是經常糾正她,這次竟然責怪她「混得太兇」,她終於忍不住回他說:「主任,你可以說我教得很爛,但你不能說我混得太兇,我不能接受!」 想當然爾,長期以往,兩人關係日漸疏遠後,接著就不歡而散了。

我可以理解,主任那句「混得太兇」應該不是他原本的意思,但人講話或寫字,往往沒有先經過頭腦理性思辨,所以反應的大部分是他的意識形態、個性、情緒發洩,因此許多「情緒性用語」――語言的暴力,便反射性的迸出來,所以大人會罵自己的孩子「你比豬還笨」、老師會罵自己教的學生是「不良少年」、社會的成人會指責自己培育出來的年輕人是「墮落的一代」……,這樣的情緒性、甚至是汙辱、傷害的用語,只是在撕裂彼此的感情,製造以後的對立。

一個人真正的人格特質,不是理性意識的那段,而是潛意識的那一段,所以一個人語言、文字所表現出來的「事實/情緒」比,才是他真正的人格特質與暴力比。

另外,我與人溝通公事的時候習慣如下:

1.先簡短哈拉,再說明有幾件事情(詳細說出數目);

2.一一條列要說明的事項(如是口頭溝通還會給他MEMO);

3.逐條附上詳細資料或範本;

4.感謝語。

可是,我得到的回覆,卻經常是漏了幾項、沒有按資料做、誤解我的意思,因而要往返幾次。年輕時我會很抓狂,現在比較不會了(不然躁鬱症會發作)。不過再想回來,如果用上面幾近操作說明書的方式溝通都會出錯了,那可想而知,如果用純語文敘述方式,產生的誤解一定更大。

人與人之間,產生誤會的最大原因便是解讀對方語言會造成誤差,產生仇恨最大的原因便在對方語言的暴力,所以,只有不斷耐心的反覆溝通──語言的溫柔,久了,彼此有默契,誤差便會減少,甚至心領神會了。

所以,溝通的技巧,說清楚、講明白反而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去除語言的暴力,增加語言的溫柔。◇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或許你會發現,現如今自己正為嘈雜的言語所包圍,有耳根難得清淨的痛苦。打開電視,脫口秀急促的語流奔瀉過來,讓你無可逃避;偶爾听听廣播,主持人過分近距离的傾談与表白,又使你每生厭倦。与其說這是“脫口秀”,不如叫“脫口鏽”更恰當。
  • 仇恨的毒汁——「狼奶」無孔不入,潛移默化,成了普通人言行舉止中的習慣,肅清餘毒十分困難。
  • (大紀元記者夏曉言綜合報導)語言也會成為一種暴力工具,尤其對未成年人而言,其殺傷力不亞於刀槍棍棒。教育專家希望家長和老師們,教育孩子時要「口下留情」。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