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廣農村文化產業 看見台灣工藝亮點

台灣藺草學會的藺編工藝達人吳淑芬在開幕式中展示藺編工藝。(黃淑貞/大紀元)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8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來自全台15個特色農村,由社區工藝達人精心製作,展現農村再生活力的「農村工藝亮點特展」,19日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行開幕式,上百件由工藝中心輔導的工藝精品,讓民眾重新認識台灣農村工藝,將新型態的農村微型產業對外推廣,使農村工藝進入民眾生活,同時活化農村產業。

開幕式中,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共同啟動展覽儀式,現場還邀請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的金工及台灣藺草學會的藺編工藝達人,展現社區工藝製作的專注與美感,讓民眾一同來「看見」台灣農村工藝的亮點。

台灣早期農村除農業生產外,還利用在地材料從事手工藝製作,除居民自用外,也銷售到外地,但現在農村面臨人口流失及機械化生產製造的競爭,許多傳統農村工藝,像編織、陶作、木製品加工、漆藝、織染等快速流失,水保局因此於民國103年和工藝中心合作,對農村微工藝進行發掘、推廣和行銷。

許耿修表示,3年前工藝中心配合水保局推動的農村再生計畫,將中心的工藝師引進農村社區,把原本就在做的工藝,加入設計元素,加強生活實用性,把農村材料做更美及更有文化的呈現,讓農村社區從單純的農業生產轉型成為農村生活文化產業。

許耿修指出,除了展覽現場的展示外,所有工藝品也將到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展示,介紹給都會區民眾,並設立行銷平台,使這些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美感的農村工藝品能進入民眾生活中,成為生活實用器具,同時也使從農村進入都會區的年輕人有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以工藝謀生和發展。

嘉義縣番路鄉是一個柿子產量占全台八成的水果重鎮,有非常多的果木廢材,已接受工藝中心和水保局2年輔導的下坑社區總幹事王常憶談到,社區利用這些廢材發展出木胎漆器工藝,製作湯匙、叉子、壽司盤、水果盤、茶杯及碗筷等各式餐具,這些天然漆餐具可使用一輩子,甚至成為傳家寶。

嘉義縣番路鄉下坑社區總幹事王常憶在與社區參展的木胎漆器合影。(黃淑貞/大紀元)
嘉義縣番路鄉下坑社區總幹事王常憶在與社區參展的木胎漆器合影。(黃淑貞/大紀元)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