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為冷卻溫哥華房市 卑詩省瞄準魁省投資移民

每年搬去溫哥華的魁省投資移民家庭數估計有1,400個。如每個家庭購買一棟房子,那這些交易將占當地房市銷售量的5%。(加通社)

人氣: 56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道)為冷卻溫哥華房市,卑詩省政府8月2日實施了對外國買家加稅15%,但似乎還覺得不夠,政府正考慮如何阻擋魁省投資移民流入溫哥華。

一週內實施對外國買家加稅15%,已引起溫哥華房市震動,不過,據《南華早報》報道,卑詩省長簡蕙芝還瞄準了魁省投資移民計劃,正在與魁省政府商討修改措施,因為這些投資移民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這15%的稅對他們不適用。

簡蕙芝對媒體的說法是,魁省政府希望投資移民留在本地,這是魁省投資移民計劃的原意。「所以,他們在考慮怎樣修改這計劃,保證投資移民留在本省,在本地消費。」

卑詩省長甚至說,他們將與魁省政府合作,保證魁省投資移民計劃是「為魁省的,而且只為魁省」。看起來,簡蕙芝相信,魁省投資移民是溫哥華房價高熱的原因之一。

對於卑詩省的行動,多倫多資深移民顧問黃國為說:「因為房市的民怨越滾越大,要影響到移民政策了。」

投資移民對溫哥華房市的潛在影響

據估計,加拿大之前的投資移民計劃,自2002年以來吸引了超過6萬富人去溫哥華,其中很多是中國人。因為該計劃被批評為花錢買身份,加上投資移民登錄後的報稅收入很低,聯邦政府在2012年停止接收申請,後來乾脆取消了該計劃。

魁省保留了其投資移民計劃,要求投資額增加到80萬加元。新收的申請曾設了區域名額分布,比如目前一年的新申請為1,900個申請,其中1,330個(70%)給了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以前沒限制時,90%的名額都被中國人占用。

在過去的這些年,魁省投資移民有三分之二去了溫哥華,剩下的去了多倫多。按《南華早報》報道,每年搬去溫哥華的魁省投資移民家庭數估計有1,400個,如每個家庭購買一棟房子,那這些交易將占當地房市銷售量的5%。如他們買房的均價是250萬,他們占的銷售價值會是12%。但政府統計數據顯示,投資移民在加拿大非公司名義的投資中,63.1%投在房地產上,就是說,他們其中很多人不止買一棟房子。

修改移民政策對魁省不一定有利

卑詩省政府對溫哥華房市外國買家加稅15%,是為改善本地人對居所的承受力,解決房市導致的民怨問題。溫哥華移民律師李克倫(Richard Kurland)提出了一個建議:要求魁省投資移民必須在魁省報稅,包括登錄前3年及登錄後5年,否則,他們的80萬投資被沒收,歸魁省政府所有。

李克倫的解釋是,這樣做的話,魁省不用改計劃,因為對守規矩的投資移民沒影響;投資移民不會登陸後回原住國,從而不在加拿大繳稅;不會再有投資移民從蒙特婁搬去溫哥華的問題。

加拿大很難通過法律限制投資移民不離開魁省,黃國為解釋說,政府知道,90%以上的投資移民不留在魁省,因為按他們的駕駛證、健康保險及報稅情況就會知道他們住在什麼地方。政府一直沒辦法阻止他們離開魁省,是因為加拿大的人權憲章保障人們有自由遷移的權利。政府曾經講過要從嚴執行移民政策,但都是嚇唬人而已。

不過,黃國為認為,用投資移民的80萬資金來保證他們留在魁省,不容易兌現,魁省政府會謹慎行事。他說,每個投資移民給了魁省政府5年80萬無息貸款,聯邦政府也會給相應的移民安置費,如果這些移民去了外省,魁省還節省了開支。而且,從理論上說,魁省政府不是必須要去配合卑詩省政府。

他說,很多魁省投資移民只付20多萬利息就拿到了身份,那80萬投資是基金公司借給他們的。魁省本可以要求他們必須自己拿出80萬,但卻沒這樣做。

卑詩省加稅或鼓勵投資移民

黃國為認為,溫哥華房市對外國人增加了15%的稅,會鼓勵更多富人通過投資的方式移民加拿大。他說,目前的魁省投資移民,只需付20多萬元的利息就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如果他們去溫哥華買了一棟200萬的房子,就節省了30萬元的稅,這已經高於他們移民時付的20多萬加元了。

「這是始料不及的。」他說,估計會有更多人想投資移民。中國投資者通常買高端的房子,他們會這樣算這筆賬的。

「因為人們喜歡在溫哥華定居,所以,新政策會帶旺所有省份的省提名企業家移民。」黃國為說,有些小省份,投入10多萬加元,就可按企業家計劃移民。另外,溫哥華有了這15%的「擋火牆」後,房市這把火可能會燒到多倫多等城市。

已經有經濟學家提議,多倫多房市也對外國購房者加稅,安省和多倫多政府都表態要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信息,給錢就能獲得身份的移民計劃中,加拿大在世界上還不是最吃香,從要求的投資額看,排第一位的法國要求1,457萬加元,加拿大的魁省排在第6位、愛德華王子島(PEI)排在14位。

責任編輯:滕冬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