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權「扶貧」?業界聚焦大陸股票發行制度

人氣 582

【大紀元2016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近日,中共證監會宣布,針對大陸貧困地區的企業降低上市審批的門檻。此舉引發業界聚焦中共證監會多年來過度把持審批權,認為審批權本身才是應該徹底解決的問題。

9月9日,中共證監會發表文件稱,貧困地區企業的IPO、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併購重組等,放寬審批,也就是說,貧困地區公司上市不用排隊。

具體來說,一些貧困地區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主要針對對象是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 或者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人民幣、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

另外,註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申請在新三板掛牌、發行公司債和資產支持證券實行「即報即審」。

分析:審批權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財經人士王培霖9月13日發文表示,這個消息很具諷刺意義,表面上是證監會放寬對貧困地區企業的審批,像是在「扶貧」,實際上證監會緊緊抓住審批權,及其所導致的股市亂象才真正是大陸股市的最大障礙。

中共證監會最應該做的,是徹底放下審批權,實行註冊制,但目前看仍然遙遙無期。

註冊制是指申請上市的公司公開一切相關信息和資料,遞交給主管機構審查,而主管機構只審查信息和資料是否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不得以公司股價、公司前景為由拒絕其上市,由市場來決定上市公司的價值。

這與目前的核准制截然不同。公開資料顯示,大陸股票發行制度在1999年由審批制變成核准制,一直延續至今,雖然形式上發生改變,但實際上「強調審批權」並沒有變化。

這導致核准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過分強調人為因素;中介機構的作用未得到實質性的加強;信息披露缺乏公開性、真實性和及時性。

經濟學家吳敬璉曾經表示,大陸監管部門長期注重審批,而非信息披露,造成大陸股市成了權力尋租場,同時普通投資者仍然處於信息弱勢,這與國際社會有很大不同。

王培霖在文章中表示,註冊制是把上市權利交給市場,由市場自行判斷企業價值,而目前的核准制是由(中共)證監會決定誰上市。

這種緊緊把持審批權的做法導致審批權成為搶手資源,企業為迎合權力、滿足證監會的上市門檻,進行暗箱操作,比如大搞財務數據造假、過度包裝、過度融資等。

而最終企業上市後,投資者無法了解其中的風險因素,成為最終的利益損失者;而一些原本經營不善,甚至虧損的企業,上市後成為垃圾股,再利用炒作殼資源獲利。

再有,股市的不健康發展,導致很多大陸投資者轉而投資樓市,這也是十多年來大陸樓市持續「高燒」的主因。#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A股指數大漲 一信號顯示「國家隊」或再入場
吳敬璉再次炮轟中國股市 被指意在註冊制
分析:李克強對大陸股市作多個暗示
財經人士:看懂下半年大陸股市樓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