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從「華為手機擋子彈」說起

人氣 1700

【大紀元2016年09月19日訊】這兩天,一則標題為《國產智慧型手機非洲擋子彈救命?這是真事,擋過不止一次》的新聞讓中國人的心再度沸騰起來。消息援引自9月12日的英國《每日郵報》,據稱一南非人在住宅外遭遇劫匪的槍擊,但「因為胸袋裡的手機幫他擋了一槍」而大難不死。正當人們對「手機能擋子彈」這事半信半疑之際,新聞報導的最後一句終於揭曉,「這款立功的手機是華為P8 Lite智慧型手機」。

《每日郵報》的話音剛落,位於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中新社便在當晚發文稱,南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這已經不是其產品第一次為用戶擋槍」,「幾年前……,一名研究員在進行田野作業時,被人槍擊卻安然無恙,事後發現是其華為平板電腦擋住了奪命子彈」。有了這兩起真實發生的案例,華為似乎一瞬間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即「一家能生產為人擋住『槍林彈雨』的『英雄』產品的公司」。

比這類並不低調的「界定」更為誇張的,是大陸黨媒《人民日報》在微博中的回應。澎湃網上的一張截圖顯示,該報發微博稱,華為手機在非洲幫人擋子彈的「傳奇」刷了屏,為國產手機大大爭了一口氣。身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卻常常在海外被貼上「粗製濫造」的標籤。改變世界的看法,只能靠過硬的產品質量。用實力打造「靠譜」,才是通行全球的無聲證明。華為等一批企業在海外的攻城掠地證明:中國製造,可以!

這話聽來頗有些「一朝得勢」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反襯出「中國製造」的尷尬境地。然而,需要說清道明的是,華為手機此番擋了子彈,真能為其它那些質量參差不齊的國產手機爭回面子?真能讓那些一直以來問題頻出、假貨橫行的「中國製造」揚眉吐氣嗎?

從第一個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放眼中國,硬體質量勝過華為的手機廠商近乎為零。除此之外,國內的手機市場往往都被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所占有。此前有調查顯示,中國較低收入人群中,iPhone手機使用者的數量持續增加。也就是說,即便是沒錢的中國人,也不願意購買在價格上更占優勢的國產手機。箇中原因不言自明,無疑是「質量」惹的禍。

因此,大部份產品「粗製濫造」的形象就不能僅靠「華為」這一個品牌的兩次「傳奇」事件來翻轉。「華為」一家的質量好壞,代表不了所有手機廠商。事實上,嚴格的說,手機能擋子彈,也只能表明硬體不錯,但軟體怎樣、核心技術如何,還得另當別論。此話不必詳述,關鍵問題是,能讓中國人信賴的國產手機品牌,為何只有華為、再無其它?

網絡上有人以微小企業主的身份發文披露,「民營企業里有兩個現狀你可能不知道:第一、能做大做強的企業,每年都必定需要大量的公關費用用在官員身上,百度是一個例子;第二、很多做強的民企其實都是官方背景,華為就是一個例子」。這位仁兄的「羨慕、嫉妒、恨」無疑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訊息,那便是官員以及官方背景才是中國的民營企業能夠成長、以至壯大的惟一、必要條件。

在中國,看一個企業是否成功,就得看它與權貴的遠近以及能否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反之亦成立。就說這「華為」,如果它背後真有坐擁國家財政、資源以及各項利益分配權的官方坐鎮,那麼何止是擋子彈,趕超蘋果、三星也並非是天方夜譚。但話說回來,又有哪個公司能拼得過傾盡舉國之力來謀求發展的企業?既然有國庫來補貼、增援,華為手機若是擋不了子彈,才真成了大問題。

相比之下,中國更多的被劃為「年營業額5,000萬以下」的微型企業一直都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銀行不給貸款不說,各類稅收、房租、物價高漲威逼下的員工工資等都是這類公司需要承擔的重負。如此,對於公司來說,且不提盈利,要想生存,就只能在與成本直接相關的產品質量上做手腳。這樣一來,假冒偽劣也就成了中國製造業內已達成共識的選擇。

顯然,這樣的選擇不可能僥倖獲得成功,「粗製濫造」能成為「中國製造」的代名詞也絕非偶然,「中國假貨第一」更不是毫無根據的胡謅。企業的生命在於產品質量,這個就連《人民日報》都深諳的道理,難道說,那些拿自己的企業當命根子的企業主們會不知曉?而答案僅僅就是「無奈」,蚍蜉再多,也撼動不了大樹。

或許有人會說,華為能受官方眷顧,那是它命好,中國能出一個「手機可擋子彈」的華為,足以!然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年營業額5,000萬以下」的微型企業「負擔了長三角95%的勞動人口和85%的稅收」。如果它們倒閉了,首先是失業人口無處安身,更重要的是,給華為輸送的、來自於國庫稅收的資金供給極有可能就此斷檔。如此一來,靠官方背景存活的華為豈不同樣會面臨生存問題?

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無不讓我們看到,國民才是一個國家的主體,民資才是國家實力的體現。即便一家企業有政府做後台,靠搜刮、掠奪民資來謀求發展,那也得首當其衝,能夠讓民資源源不斷的提供財富才行。強盜若搶的都是些困難戶,那不得一同餓死?

责任编辑:高义

相關新聞
智慧型手機銷量 去年狂飆
三星:中國競爭力失 印度將成世界工廠
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繼續下滑 企業狀況堪憂
中國製造成本幾乎趕上美國的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