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道知縣生治番禺 死成神靈!

作者:陸文

酌古鑒今。(小玉/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64
【字號】    
   標籤: tags: , ,

明代的番禺是廣州府的倚縣,所謂倚縣,是指縣與府同治,都在廣州府城之中,而非今日番禺縣所在之地。

廣州自明朝初年,便是海外通商的要地,設有市舶司,專門掌管接待各國貢使及商人 ,貿易既廣,商、民混雜,又遠離京師,風氣與中原迥異,因此史書稱:「番禺幫號煩劇。」就是:麻煩事多,難於治理。

當時番禺,還有一個難治的原因,便是衛所軍士的橫行不法。自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以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舟師取廣東後,以其地遙難制,多設軍士鎮守。這些軍士橫行市中,欺壓人民,地方官力不能治,縣中佐吏反而常遭軍士鞭辱。幾任知縣均不堪其擾,解任而去。

洪武十年(1377年),一個名叫道同的新任知縣來到了番禺。道同本是蒙古族人,世居河間(今屬河北),以孝著稱。洪武初年,以薦授太常司贊禮郎,後因番禺難治,知縣不得其人,經選薦乃由道同出任。

道同來到番禺後,首先便解決軍士擾民的問題。他執法嚴格,凡是不合理之事,不管是誰講情,一概不聽,先後制裁了幾個害民的軍士。軍士們從此知道這位新任知縣厲害,行為有所收斂,商人和百姓們才得以稍安。

可惜好景不長,洪武十二年(1379),永嘉侯朱亮祖被派來鎮守廣東,又把道同剛剛治理好的秩序,給打亂了。

朱亮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洪武三年(1370)大封功臣時,受封為永嘉侯。朱亮祖是武將出身,「勇悍善戰而不知學,所為多不法。」平時恃功胡為慣了,從不把國家法度放在眼裡。

他一來到廣州,立刻成了那些軍士中的惡徒和為非作歹的土豪們的靠山。這幫傢伙經常到朱亮祖那裡講道同的壞話。朱亮祖自然不會把一個小小的知縣放在眼裡,幾次以威勢逼壓道同,可是沒想到這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卻是個不畏權勢的強縣令,絲毫不為朱亮祖的權勢所動。

有一次,幾十名土豪地痞在市中欺行霸市,抑買珍貨,稍不如意,便要打人抓人。道同得知這一情況,下令將為首的抓來示眾。土豪地痞們便去找朱祖亮,行賄求免。朱亮祖知曉道同不畏權勢,硬要他放人不成,於是設酒宴,將道同請來,酒席之間婉轉談及此事。未料道同聽罷,當即站起來厲聲說道:「朱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道同軟硬不吃,朱亮祖不覺惱羞成怒,派人到街上把那些放在烈日下示眾的土豪 ,硬搶了回來。

從此以後,那些為非作歹的傢伙,均知道了永嘉侯朱亮祖這棵大樹,爭相攀附。一個姓羅的富豪,索性將女兒送給朱亮祖為妾,其兄弟因此怙勢為奸。道同自然不管那一套,依法辦事,將違法的羅氏兄弟,逮捕按法處治。朱亮祖知道對道同沒有辦法, 於是故伎重施,又派部下軍士到縣獄中將羅氏兄弟奪回。

朱亮祖三番五次仗勢劫走人犯,道同官卑力弱,無法與之抗衡,義憤難平,於是將朱亮祖所做違法諸事,一條條寫明,上奏給明太祖朱元璋。

朱亮祖得知道同要上疏彈劾自己的消息後,不由有些發慌,他採取惡人先告狀的辦法,搶先寫好奏疏,誣告道同傲慢無理,派人先行送到朝中。

明太祖朱元璋得到朱亮祖的奏報,信以為真,按照疏中所列之罪,傳旨遣使前往番禺,將道同斬首。使臣剛剛奉旨離京,朱元璋便又得到了道同所上奏疏。看到道同這份奏疏,朱元璋立即明白了事情真相。一個位卑職低的知縣敢於斥言大臣不法之事,這樣耿直而有骨氣的官吏,正是可用之人。朱元璋急忙再派使臣,奉旨前往番禺收回前旨。

然而為時已晚,當第二位使臣趕到番禺時,道同已遭冤殺。

第二年九月,朱亮祖被召回京師(南京),朱元璋下令:將他同他兒子朱暹一起鞭笞處死!

大凡敢於為非作夕的不法之徒,肯定會有所倚恃。番禺的衛所軍士所以敢橫行不法 ,是因他們有特權,地方官不但不能治理他們,有時反而會遭軍士鞭辱。因此,道同之前的幾任知縣,均對軍士的不法行為無可奈何。

道同是一位天生的硬骨頭,他對那些不法的軍士,不肯聽之任之,處決了為首的幾個害民軍士。致使其他不法軍士的行為有所收斂。但這些平時橫行市中,欺壓商、民的軍士,有了朱亮祖這個大靠山,更加為非作歹,橫行不法。在朱亮祖的縱容下,這些土豪地痞,欺行霸市,為所欲為,甚至公然搶奪被抓的土豪地痞,其行為猖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軟硬不吃的道同,其處境可想而知!可憐道同一心想懲惡抑強,卻被陷害致死。

朱亮祖被處死,緣於道同被誤殺,朱亮祖一死,番禺的土豪地痞失去靠山,對商民、百姓來說,是除了一害。所以番禺的百姓都認為,道同不僅活著時能懲惡安民,死後仍能保護商民。人們虔誠信賴道同,為了紀念他,紛紛刻制了他的木主(道同的名字位牌)供奉在家中,先是感戴紀念他,後來,「凡所祈求,卜之輒驗!」於是, 當地的廣大民眾都說:「道同成了神仙!」

悠悠蒼天!在中國百姓心中 ,那些能夠為民請命的人,就是他們的保護神!而且,道同又是捨命為民,「凡所祈求, 卜之輒驗!」老百姓把他奉為神靈,這是多麼的可哀而又感人呀!

(事據《明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盈和焦子文的詢問,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蘊涵著辦案高手非比尋常的巧妙手段。一件冤案,就這樣被高柔輕而易舉地偵破了。
  • 如果雋不疑平反冤獄比較多,他的母親就喜笑顏開,十分高興;如果一無所獲,就會大發雷霆,拒絕進食:因此,至孝至謹的雋不疑,雖然處理政事十分嚴格,但絕不殘酷濫殺。
  • 天久不雨,宮外的百姓正盼望著下雨。百姓見到下雨,個個都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我請求:讓樂工們在雨中繼續演奏和歌舞。與民同樂,共慶天降甘霖!
  • 您可以出高價錢收購白狐皮,這樣代國人認為有利可圖,就會爭先恐後地去捕獵,老百姓都去捕狐,田地就會沒人去種,田地荒蕪了,糧食就少,而且捕獵的人多,兵員就會減少。
  • 管仲嚴肅地說:「我聽說:壯年人不應懈怠,老年人不能苟安!夏桀、商紂失去天下,並不是在一個早上!您怎能不引以為戒呢?」
  • 每克一城,乾隆帝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祭告宗廟,重賞有功的將士,破格拔擢將士,並在紫禁城建紫光閣,將戰役中有大功之臣,繪圖像於其上,並為其賦詩立傳,極盡褒揚之能事,以勵將帥奮進之心
  • 陳汝咸因治理漳浦政績顯著,而升調他任。縣民聞訊,聯名請求上官允許他留任。因上官不允,百姓即堵塞縣衙,晝夜環守,不讓陳汝咸離去 。陳汝咸只得乘夜間百姓不注意,以兩騎疾行出門。當百姓發覺後,追送十里許,號泣而歸。
  • 只有仁義的人(上位者),才知道仁義是如何成為人民的利益的。不仁義的人是不懂得的。
  • 齊景公果真走出了宮殿,到野外來,與百姓共同生活,日曬夜露,誠心盡力地祈禱上蒼。過了三天,老天真的下了場大雨,老百姓都及時地進行了耕種。君王以民憂為憂,以民樂為樂,與百姓同心同德,上蒼才會降福下雨。
  • 每個鄉里都要置一個木鐸(木鈴),選派一些年長之人,每月六次邊走邊宣講「勸農務本」的道理。各鄉里還都置有一面鼓,凡到農忙季節,每天清晨擊鼓催農民下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