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經濟已到資本邊際收益為零的臨界點

人氣 2452

【大紀元2017年0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近日,中歐國際商學院許小年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目前,大陸過去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面對實體經濟投資效益低,貨幣、信貸超發使經濟風險不斷增加,要繫好安全帶,勒緊褲腰帶,企業要思考採用新技術提高效率。

許小年表示,過去經濟增長、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靠銀行貸款、股市融資,或者自身的積累來投資擴張。這樣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政府和很多企業的資源已經用到了極限。每單位投資帶來的新增GDP越來越低,到投資收益為零時,經濟就落到「中等收入陷阱」裡了,再增加投資也沒用。

中國的經濟是不是已經到了資本邊際收益為零的臨界點了呢?許小年認為是的。為什麼央行放水,資金就是不進實體經濟呢?因為實體經濟中的投資收益接近零,甚至是負的,賺不到錢,誰願意投呢?

去年一年,政府提出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但行政化去產能的效果並不好,不是優勝劣汰,而是相反。去槓桿的效果也不佳,有些地方僅僅是轉移槓桿,有些地方甚至在加槓桿。行政化的去產能、去槓桿增加了民營企業的經營困難。

面對實體經濟投資效益低,貨幣、信貸的超發使經濟的系統性風險不斷增加,許小年建議,繫好安全帶,勒緊褲腰帶。今年不是賺錢的年頭,而是求生存的年頭,先活下來再說。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負債過高對整體經濟和企業都是風險。負債高了,給企業的現金流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沒有穩定的現金流入相匹配,企業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企業要思考如何進行創新。創新不需要跳到其它行業去,而是要思考如何採用新技術提高效率。

去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大陸經濟學家張明1月7日表示,商業銀行體系也是2017年大陸金融風險上升的領域之一。2017年金融風險將更加頻繁暴露,包括債市出現更多信用債違約、商業銀行表外違約加劇以及部分中小銀行表內資產質量惡化等。

他認為,大陸的商業銀行體系可能面臨的衝擊包括:影子銀行、產能過剩、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2016年產能過剩的行業成為債券違約高發領域,包括鋼鐵、煤炭、有色、化工、裝備製造等。

經濟界普遍認為,大陸產能過剩的行業主要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盲目投資的國有企業壟斷行業,政企不分導致這些行業企業得到政府傾向、輕易獲得大量銀行貸款,這些企業的承銷機構也是各大銀行。

這些產能過剩行業,以及泡沫不斷膨脹、新增貸款高企的房地產市場都令大陸銀行業面臨信貸風險。

去年12月美國《商業內幕》刊文說,近來,中國大陸經濟突然遭遇多件奇怪又可怕的事情。過去6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達5%;資本外流加速,第三季有2,067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雖然人民幣疲軟,但中國大陸出口並未獲得提振。#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諾獎得主警告中國須警惕系統性金融風險
2016年中國經濟正面臨4個超級大變臉
大陸罷工潮湧現 外媒聚焦中國經濟難題
大陸房價持續上漲 樓市暴露出深層經濟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