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放眼兩岸市場 赴陸台青籲先站穩腳步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創業這幾年在台灣是一個趨勢、浪潮,很多人覺得充滿興奮,或是感到焦慮,到底要留在台灣發展,還是出走到國外闖天下的念頭不斷在內心拉扯。面對具有旺盛追求成功企圖心的中國,讓不少台灣人感到焦慮,但這些焦慮有哪些是虛?哪些是實?

歷經創業的艱辛與無奈,前新浪網創辦人、現為CNEX創辦人兼執行長蔣顯斌,以及電話邦營運長的沈育德,暢談自行創業的甘苦與血淚,指出創業一點都不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風光亮麗。都曾在中國創業的他們談到這段心路歷程,個中滋味點滴在心頭,兩人因紀錄片《不老騎士》而相識,更能惺惺相惜,也大方給想走創業這條路的年輕人一些建言。

在台灣創業跟在中國創業又有什麼不一樣?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的沈育德說,自己在MIT學到是「創新」,「在北京我學到的不是狼性,學到的是『靠譜』。但這兩者互為矛盾,因為新的東西沒有人做過,所以無法保證百分百靠譜。若知道這一定靠譜,就表示已有人做過,那就無法稱作創新。」

「台灣已經被灌輸太久要『創新』,卻忘了創新有很大比例是浪漫想像,或是只是覺得有趣,但這部分是要被刪掉的,剩下那少部分創新又靠譜的部分,才是一個企業真正能夠成長、有機會壯大的關鍵。」

「幼兒教育」是台灣一大優勢

怎麼看到台灣人的焦慮?沈育德認為,這中間有些東西未必是可以比的,因為整個國家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他指出,台灣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幼兒教育」;在中國給小朋友看的卡通,真的是非常的糟。但台灣政府一直以來,沒有好好重視台灣幼教,這個非常有潛力與優勢的領域。

在中國,如果父母有理念、有辦法,通常會選擇給小孩看翻譯幼教書籍,而非中國共產黨自己製作出的教材。台灣則是可以做出很多很好的東西,給講中文小朋友看的卡通、書籍教材等,「有太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做這件事,但台灣卻沒有發揮這樣的專長。」

沈育德說,「你知道這市場是無比的大嗎?」因為中國是6個大人養1個小孩,資源是瘋狂砸在這小孩身上,要給最好,花錢不手軟。但是卻沒有好的教材可用,那誰可以創造出這樣的條件,台灣當然無法推辭。

過去有很多戲劇想面向中國,卻以失敗收場,因發現失去自己的特色與靈魂。在一般創業或經營一家企業,要先把自己做好,還是先放眼世界?沈育德建議,創業者首先要想自己的市場在哪裡?可以獨尊台灣市場,也可以行遍美、日、韓、新加坡等地,但不一樣的行業有不同的衡量,如果台灣的市場對自己已經夠大,在台灣站穩腳步前,先別心急地望向其他國家與市場。

回顧過去做新浪網,蔣顯斌說,自己也是包山包海,最後總結出一個心得。越是偏向媒體越是要走本土,越是工具性,越要走向全世界。所以每一個行業的市場規模與做法是有很大的區別。

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如何克服?蔣顯斌說,最大感受是「學習速度不夠」,因為現在世界變化太快,當自己好不容易搞清楚這件事,卻已經要退流行了,另一波流行又再度起來;還有就是「身體不夠用」。他說:「我是一個人當兩個用,因為創業是要200%投入,最後身體出狀況後,只好老實地一個人當一個人用。」

沈育德感嘆,創業遇到最大難關是,錢燒乾了,眼看團隊要散了,要如何突圍?他笑著說,「先不要放棄,先找方法吧!最後奇蹟會出現。」他在2010年創辦StorySense,做了電話號碼查詢APP「WhatsTheNumber」,上架4天便達到6萬下載量,最後被中國團隊電話邦以3億台幣併購。儘管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沈育德卻坦言,創業當時為了資金四處奔走、掙扎,心路誰人知。

沈育德細數創業維艱,「WhatsTheNumber」上架一個禮拜就有10萬人下載,組了20幾人的團隊,融資約2千多萬台幣,也有很多金主願意投資,不過2014年夏天錢就燒完,5月裁了1/3員工,算一算資金可以用到8月,最終錢終於燒光了,戶頭是零,因此只好再裁1/3員工,現在想起來還餘悸猶存。

回頭望剩下6個人,只能先把辦公室退掉,另外兩位合夥人還互相打氣說,「大不了我們去接案,一人一個月賺20萬,把2千萬還掉。」沈育德說,當戶頭是零時,只好想辦法找方向。最後透過姊姊朋友關係,輾轉認識電話邦團隊,被收購後才能全身而退。

對岸發展迅速,且資金優渥,在這種大環境下,對於想留在台灣創業的人有何建議?蔣說,台灣還是有非常多機會,尤其是文化圈,台灣人生活也希望跟全世界接軌,有大量科技需求是國內所需要的,且台灣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事物,可透過創業傳達給全世界,不應過於悲觀。

沈說,他想釐清一點,資金並非是中國多、台灣少。「資金是會投給會賺錢的公司,只要你會賺錢,資金就會來。不要怪你沒有資金,應該反而省思自己為何沒有想清楚如何賺錢。只要你會賺錢,錢就會來,就會做得起來。」

「台灣有很多軟實力,比台灣的疆域要大太多了。」蔣顯斌說,台灣地理疆域非常有限,但是文化疆域是非常大的。「這告訴我們,台灣要做出什麼東西,是可以收到人家的心?」蔣說,台灣是有這樣的本領的。

他舉例,自己很喜歡在北京逛超市,看到許多牌子上面寫來自台灣的水果,但看起來根本不像,路上有很多餐廳招牌寫著台灣馳名商標,在台灣卻壓根沒有聽過,蔣顯斌說,這可顯示台灣這個品牌是個很重要的誘因保證,「會認為這是個優質、甚至是個優質的文化品牌,背後代表著一種文化的想像。」

這種想像對中國人來說,甚至到台灣旅遊,都會很想要再來,某種程度上就是台灣的優勢所在,台灣擅長的地方不一定是科技,有很多是軟實力。蔣顯斌認為,如果一開始就以征服全華人世界為起點,用這心態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就不到位。應該是從台灣開始做起,再開始放大走向全世界,「打綜合的拳,把台灣本土東西走到底,重要的是要有一批人可以讓它出去。若這兩者間能有互通有無,做很好溝通,會產生非常大力量。」

他們建議,台灣應該要先找到自己的方向,而非跟中國比,到底比贏還比輸,兩邊的經濟體,以及形式變化不同,這沒有什麼好比。台灣的方向、機會在哪裡,才是台灣目前最首當其衝的問題。

創業要成功 蔣顯斌:經驗要能夠被複製

蔣顯斌說,創業要磨「文」跟「武」兩個部分。(Getty Images)
蔣顯斌說,創業要磨「文」跟「武」兩個部分。(Getty Images)

青年創業近幾年興起,讓許多有志青年不斷規劃美好藍圖,一邊考量台灣內需市場小,想放眼世界走出台灣發展,一邊又想根留台灣,徘徊於兩者之間、躊躇不定。CNEX創辦人兼執行長蔣顯斌談到,「小不是原罪,重要的是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否賺得起來,而且它是可複製的。」

創業已有20年經驗的蔣顯斌舉出,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沃爾瑪(Walmart),它是實體通路界的王者,雖然它在電子商務的部分2015年營收僅137億美元,遠遠落後亞馬遜(Amazon)的1,070億美元,但是實體營收才是目前沃爾瑪的主力,佔總營收達97%,使得沃爾瑪2015年總營收達4,820億美元,這部分也使亞馬遜望塵莫及。

但是,沃爾瑪如今也宣示,要全力轉型衝刺電子商務。很多人覺得沃爾瑪怎麼這麼厲害,在偏壤鄉村開創商場而非在最熱鬧的城鎮,卻還可成功。蔣顯斌說,他讀到創辦人傳記時才知道,原來是創辦人的太太拒絕住在都市,希望住在1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創辦人也發現,在許多美國小鎮,想要買東西都必須要開很久的車到遙遠的大商場,因此開設了一個針對1萬人以下城市的小百貨商店,雖然很小,但是卻有實質獲利,於是就開始在美國各地小鎮複製,最終沃爾瑪變成最大的通路。

蔣顯斌認為,大小規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否能賺錢,並可將經驗不斷複製。」複製有時是創業者血液裡會流的DNA,甚至有想改變社會的一個憧憬與社會責任。如果經驗無法複製,頂多只是個在地工匠,做個達人,每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若真心為台灣而做,而且可複製,是很有機會的。

電話邦營運長沈育德也提供一些建議給新創業者,看到自己的不足,應先改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周圍的人,只要賺到錢,才可以照顧更多人。他感慨地說,過去大家總是在舊的思維中打轉,商場上好像只是個零和遊戲,停留在過去思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例如Uber或計程車司機兩者只能有一個活。

企業最常面臨到,企業主不准勞工休假,勞工要求「除非你加薪,否則我就不去上班」。他認為,我們應該想辦法,賺外面人的錢來讓大家都活得下去,才是正道;如果企業可以賺很多外面人的錢,不僅可以付給員工很優渥薪水,還可以讓員工少上點班。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沈說,「我覺得創業者要檢討。」

蔣顯斌說,創業要磨「文」跟「武」兩個部分。文屬於知識腦力,這在台灣教育已得到非常多鍛鍊,武的部分比較少磨練到。「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的文章寫到第一,誰說都不准;但武一定有勝負,到商業上一定有勝負,如何磨練到這兩部分,在台灣教育其實很不容易關注與磨練這部分。

台灣未來若有想要支持創業這塊的憧憬與企圖,應該想辦法,文的部分現在大家都在修練,武的話怎麼辦?大家應該讓自己的胸懷能夠再開闊一點,接受外面刺激,讓自己銳氣更強,就很有機會。

蔣顯斌談到自己創業20多年,過去一位前輩說,失敗者就會去找理由,成功者是找方法,方法是人找出來的。創業者要有guts,「今天就算是失敗,我也認了」,這才是有辦法走創業這條路的最佳心態。◇

※沈育德簡介※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過去曾在台灣創業,於2011年推出WhatsTheNumber號碼查詢產品,在台灣獲得一百多萬下載人次。2015年初與電話邦決定合併後,移居北京並擔任電話邦營運長,負責產品、營運、海外拓展等工作。

※蔣顯斌簡介※

台大機械系畢業,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碩士,新浪網合夥創辦人。

1995年,蔣顯斌與兩位史丹佛同學,創辦海外華人最大的中文網站:華淵生活資訊,1998年底,華淵生活資訊網與北京四通利方所屬的利方在線,合併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華人網站新浪網。蔣顯斌擔任新浪網全球產品副總裁。2003年,任資深副總裁兼新浪無線總經理;同年年底,新浪網任命蔣顯斌為執行副總裁。

2006年,蔣顯斌投身文化創意與紀實產業,成為CNEX的共同發起與創辦人。為華人的當代重要議題留下各種形式的紀錄與文獻。由蔣顯斌擔任製片人所拍攝的紀錄片,屢榮獲包括威尼斯影展、法國真實電影節;以及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重要獎項,堪稱華語紀錄片的重要代表人物。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