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嚴酷正邪較量《蠶食美國》警世意味足

文/蔡宜霖

人氣 4887

二十世紀末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後,許多人都以為自由世界已戰勝了共產主義,但由柯蒂斯·鮑爾斯(Curtis Bowers)所編導的紀錄片《蠶食美國》(Agenda)則告訴大家,實則不然,甚至當今共產主義滲透的威脅遠比冷戰時期還要更嚴峻。

本片的切入點就很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以鮑爾斯談論自己在1990年代初期的親身經歷作為開端。當時他設法進入美國共產黨的一次集會,以親身了解他們的想法。原本鮑爾斯以為自己會看到一群激進的大學生、年輕人,但眼前所見,卻盡是中老年社會精英。

紀錄片《蠶食美國》(Agenda)編導柯蒂斯·鮑爾斯(Curtis Bowers)。(視頻截圖)
紀錄片《蠶食美國》(Agenda)編導柯蒂斯·鮑爾斯(Curtis Bowers)。(視頻截圖)

這些共產主義者控制美國的計劃,也並非大眾在歷史課本所熟悉的暴力、革命手段,而是推動各種以「進步」為包裝的社會運動。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社會主義思想外,還包括了鼓吹環保運動、女權運動、性解放、墮胎、非傳統婚姻等方方面面。片中也實實在在地挖出了美國這些左派人士的個人背景,證明其確實為共產主義忠實信徒,絕非保守派的臆測或惡意抹黑。

《蠶食美國》最大的看點,是對於美國共產主義實現自己目的的方式做了全面的溯源和詳盡的解析,如:以科學論據證明全球暖化為何是假議題,環保運動真正的目的是讓大企業的生存日益艱難;左派分子如何透過教師工會等教育組織控制美國的教育,進一步影響美國下一代的價值觀;共產主義者為了瓦解基督教會的影響力,滲透進了神學院等——整體而言,即是要全方位瓦解家庭、教會和國家等作為美國立國之基的傳統價值。

共產主義全方面滲透美國社會的示意圖。(視頻截圖)
共產主義全方面滲透美國社會的示意圖。(視頻截圖)

儘管本片並非追求娛樂性的商業電影,探討的也是嚴肅的社會議題,鮑爾斯說故事的能力卻令人十足驚喜。從2010年的《蠶食美國》(Agenda: Grinding America Down),到5年之後的續集《蠶食美國:欺詐大師》(Agenda 2: Masters of Deceit),上下部總長度達3個多小時,但鏡頭語言和各界訪談卻珠聯璧合、扣人心弦,毫無冗贅之感。鮑爾斯此前從未有過編導經驗,故這一點更顯難得。相信只要不是排斥嚴肅題材的人,都會覺得本片是部觀賞性出色的紀錄片。

《蠶食美國》上映後引起轟動,並獲得了2010年聖安東尼奧獨立製作基督教電影節(SAICFF)最佳影片大獎。圖為影片製作人鮑爾斯及全家領獎時的情景。(視頻截圖)

《蠶食美國》的推出有一項重大意義,就是為傳統價值的捍衛者發聲。當今左派思想基本席捲了全世界,而且控制了主流媒體、好萊塢等極具影響力的傳媒或圈子,因此也掌握了輿論主導權,從其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呈現中即可見一斑。在這樣的背景下,《蠶食美國》的出現就更顯得切中肯綮。

片中談論理念、解析社會情況的人物,都是具社會地位與名望的各界專家;陳述方式則理直氣和、蕩氣迴腸。全片以理性溫和的方式讓觀眾了解,為何仍有一大群人對於傳統價值有如此大的堅持,且這份堅持是基於善良、正派的人類普世價值,為保守派起到很好的正名作用;同時也側面映證了川普贏得總統大選的意義:這表明傳統理念在左派的全面抹黑下,仍有足夠的群眾基礎。

agenda2saicff
《蠶食美國2:欺詐大師》獲得Christian Worldview Film Festival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電影《蠶食美國》臉書專頁

總而言之,《蠶食美國》對於傳統思想的捍衛者、秉持良知正信的普通民眾而言,鼓舞士氣的作用不言而喻。對於左派的支持者來說,本片全面展示的真相則起到了揭弊的作用;而影片樸素動人的神性的光芒,也有望破除盲從的見解,乃至消融對保守派的刻板印象。

責任編輯:蘇明真

相關新聞
《蠶食美國》揭共產陰謀 關乎人類文明存續
《裸體共產黨人》揭45個顛覆美國的目標
高天韻:從《蠶食美國》看川普帶來的希望
西點軍校一畢業生挺共產主義 遭學校調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