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下一波金融危機會來嗎?

人氣 1788

【大紀元2017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2008年金融危機迄今即將邁入第10個年頭,多數投資新手或許太習慣於近年的股市不斷上漲而失去了戒心,但對於許多老手來說,下一場金融危機是否到來是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嚴肅課題。

摩根大通在最新的報告中稱,隨著美聯儲開始縮表(或量化緊縮),2018年巨大的流動性危機或如影隨形,如果不幸導致市場崩盤,那將是一個殘酷且扭曲的諷刺,因為正是美聯儲的量化寬鬆(QE)將市場從2008年危機的泥沼中解救出來。

摩根大通全球衍生品和量化策略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在報告中說,市場危機出現的時間點取決於央行政策正常化的步驟、商業景氣循環的動能和其它特殊事件,而今年就好像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前夕的2006年。

該報告列舉了六個可能造成市場流動性中斷的重大因素。首先是ETF基金(或被動式基金)的盛行排擠了傳統主動式價值基金的市場規模,一旦市場崩盤,過去傾向逢低買進價值股的這股力量將大幅減弱,進而大幅降低股市跌深反彈的動能。

第二個問題是主動式基金流出的資金可能轉進持有未上市的資產,這些資產可降低投資組合每日的波動風險,但卻因為處分這些資產的流動性不佳,這恐怕加長流動性危機的時間。

第三個問題是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採用機械式自動停損的策略,這些被動式的系統策略主要倚賴價格的動能和資產的波動度來決定其曝險程度。一旦系統風險出現時,這類資金將一窩蜂地快速程式賣出持股。

第四個問題是提供流動性的趨勢改變。過去,進行造市的流動性提供者多以人力為主,他們以價值高低進行取捨,其資金的移動較為緩慢。現在大多採用程式操作,取決的標準是資產的風險值(VAR),其調整速度異常迅速。此一改變降低了投資組合每日的波動度,但在崩盤的情況下卻會使持股風險大幅攀高。

第五個因素是錯估了投資組合的風險。過去20年來,多數的風險模型多以債券來抵銷股票投資的風險,但在美聯儲推出縮表政策後,債券價格跌價風險增加,進而讓這些風險模型失效。

第六個因素是資產價格的過度評價。在量化寬鬆期間,多數的資產都漲到了史上的高估值領域,其中尤以債券、科技股和網絡類股最為明顯。

科拉諾維奇在報告最後寫道,由於第三季財報有好消息,全球經濟穩步攀高,加上稅改的題材讓資金持續流入股市,而低波動度也讓系統操作策略得以持續運行,因此短期間股市出現大量賣壓的風險降低,不過上述的利多很可能促使美聯儲進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從而讓多頭的循環告終。

美國知名財經博客網站Zero hedge的文章也舉出了三個引發下次危機的警訊。第一個警訊是合成型擔保債券憑證(Synthetic CDOs)的死灰復燃,以花旗集團為首的金融機構近期已向客戶推銷了近700億美元的這類衍生性商品。

第二個徵兆是放款機構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逐漸降低了房貸放款的標準。房地美(Fannie Mae)在第三季的房貸業者氣氛調查報告中稱,由於競爭激烈和需求減少,房貸利潤的展望已連續四季下滑。與此同時,凱斯-席勒美國房價指數卻攀達2008年金融風暴之前的高峰,現在美聯儲若加速升息,配合4.5萬億美元的縮表,10年前數百萬屋主屋不抵債的慘狀或許重演。

第三個警訊是摩天大樓指數(Skyscraper Index)的反指標效應又來了。自1873年以來顯示,股市崩盤前後都會出現創新高度的摩天大樓。最近一次股市崩盤出現在2008年,而樓高828米(2,126呎)的迪拜塔則於2010年建成。現在,沙特計劃在2020年完工3,281呎(約1,082米)高的吉達塔(Jeddah Tower),摩天大樓指數的魔咒會不會應驗頗值得留意。#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紐約炒房現象迅速上升 或為金融危機前兆
歐元區失業率維持在金融危機後低點
專家:五大徵兆顯現 大陸金融危機一觸即發
葉倫示警 不要忘記金融危機慘痛教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