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連環命案引關注 專家:留言尋死是在求救

人氣 797

【大紀元2017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浦慧恩日本東京報導)日本警方10月31日在神奈川縣座間市一間住宅單位內,發現9具男女遺體殘肢,震驚日本社會。經警方調查,死者是8女1男。警方拘捕一名27歲男住戶。疑凶一開始時供稱,全部死者都是尋求自殺,疑凶承認曾侵犯部分受害人,並對遺體進行肢解後部分棄置。警方4日公開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確認6名女死者的身分,其中包括2名高中生。而疑凶5日再供稱,受害者雖然說想自殺,但真正見面之後,疑凶發覺受害者並不是真正想自殺,但還是殺害了受害者。日本心理學家表示,在網絡留言尋死的背後,真正的聲音其實是「求生的呼救」。

日前,警方在調查一名23歲東京女子失蹤案件時,發現了這一連環命案。這名女子曾在社交網站上尋找「一同自殺的人」。警察後來發現疑凶曾用短訊表示願意協助,車站的閉路電視片段曾拍到兩人同行,警方於是鎖定這名男子,到其家中調查時,在家中發現了9人的遺體殘肢。

這起連環命案引申出不少社會問題,警方在追蹤案件及確認死者身分期間,收到多個家長的查詢,擔心自己下落不明的孩子也被捲入案中成為受害者,有的甚至是報警尋找失蹤的孩子。

日本一年逾8萬人失蹤 四成是年輕人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統計,每年日本全國各地收到的失蹤者登記個案超過8萬宗,其中四成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而這些失蹤者中約七成可以在一週內追蹤確認到所在地,但其他失蹤者就難以追蹤,甚至無任何消息。也因此當出現連環不知名命案時,家長會很緊張去查詢並確認自己孩子的下落。

統計還顯示,去年收到近85,000名有關失蹤者的登記,其中65%為男性,失蹤原因包括癡呆症等疾病、家庭關係、工作或學業等多種問題。年輕人失蹤者的比率,十多歲的占20.2%,二十多歲的占18.9%,年輕人多數是出走不返家,有部分最後音訊全無。

留言者心理:「希望有人聽我傾訴」

這次命案的疑凶供稱,他是通過推特和自殺網站與受害者接觸的,因此自殺網站的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自殺網站約在2000年的時候開始出現。據監督毒品交易和呼籲集體自殺等觸及網路違法有害信息的民間團體「互聯網熱線中心(IHC)」透露,2016年警方等方面接到了257起「引誘、勸導自殺的信息」。

然而,較令人吃驚的是,這類自殺網站有著大量的更新跟帖,尤以女性為多。多年跟蹤自殺問題的自由撰稿人渋井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其實即使有『想死』的一念或留言,也只是一瞬間而已,幾分鐘後就會改變想法。這些所謂「想找人一同自殺」的人本身並不想死,而是想找到可以阻止自己尋死想法的人。」

渋井哲分析說:「他們選擇在網絡上留言,主要是覺得網上會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迴避這個話題或疏遠他們,令他們感覺被孤立。所以在生活中面對他們、聆聽他們的心聲,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網絡留言尋死 =求生呼救

明星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藤井靖表示,他們在網絡上留言尋死背後真正的聲音是「求生的呼救」。

藤井進一步說:「如果看到網絡有表明『想死』的留言,應該理解為『緊急求救』的意思。」有的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說想死的時候會很擔心,藤井說:「其實這些孩子跟社交網留言者一樣,心裡是希望得到幫助、傾聽和接受。但是他們把這些隱藏在內心深處,不容易被發覺。」

他說:「所謂想尋死,換言之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所以選擇去死』,這是一種消極的說法,絕不是真的想尋死,這一點上一定要理解他們。」

藤井說到這次9條人命的悲劇,「原本是想藉助社交網,以尋死留言來尋求幫助,但卻遇上了壞人,受害者別無選擇只能依賴凶犯。」

藤井靖最後表示,有必要建立一個幫助有自殺傾向留言者的機制,當門戶網的管理人員發現類似發言時,應主動給予幫助及紓解。

有社會人士呼籲,多關心身邊人,多給予鼓勵及正面思維,以免他們在無助時,依賴素未謀面的人而墮入陷阱。#

責任編輯:盧勇

相關新聞
日本安養院砍殺案19人死 凶刀至少5把
東大美女入職兩月自殺 凸顯日企弊端
涉嫌過度加班  日本廣告代理巨頭被搜查
大陸留學生涉日本碎屍案 回中國自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