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傳」系列之十四:周興

【奸臣傳】武則天的酷吏周興

作者: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氣: 148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唐貞觀初期,為避免皇帝誤殺和妄殺,唐太宗制定了「三覆奏」和「五覆奏」制度。覆,是審理、查核的意思。凡是已經判決的死刑案,在處決犯人之前,如果在京師長安,執法和監察部門可以反復五次上奏,反駁判決;如果在地方,刑部可反復三次上奏,決定是否處決犯人。

在囚犯臨刑之前,太宗會親自去大理寺見犯人,問他們是否服從判決。如果犯人不服,就要為他們更換法官重審,因而使很多人有了重生的希望。貞觀時期,從京師到地方州縣,負責司法刑獄的官員都比較清廉,沒有專事密告、濫施酷刑的酷吏。

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武則天獨攬朝政。為脅迫群臣歸附,武則天鼓勵告密,大開刑獄,以剷除異己和李唐王室宗親。於是,周興、來俊臣等大批酷吏應運而起。

羅織罪名 陷害朝臣

唐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為帝,由她臨朝稱制,改元「文明」(編註:「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時所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即西元684年10月18日,武則天便以自己的名義發下敕令,改元「光宅」)。她不顧顧命大臣反對,設立武氏七廟,重用拔擢武氏宗親。

武氏代唐,招致李唐王室的憤懣。光宅元年(684年)九月,英國公徐敬業為匡復李唐江山,和徐敬猷、唐之奇、駱賓王等人在揚州起兵,聲討武則天。三個月後,英國公軍隊被鎮壓。

武則天為剷除異己,鼓勵告密,以誅殺立威,恐嚇天下。當時,在尚書省任職的周興,積極參與告密行動。唐朝左使江融秉性剛直不阿,行事光明磊落。揚州徐敬業起兵,周興即羅織莫須有罪名,在武氏面前胡亂奏報,陷害江融。江融遭受不白冤屈,被關入獄最終被殺。

尚書右丞馮元常擔任地方官時,為百姓除禍害、謀福利,深得眾人信賴。他清明善辨,判斷時務也很準確。他曾密奏唐高宗:「中宮皇后權勢太重,應當稍加抑制。」唐高宗礙於武后顏面,沒有採納他的建議,但對他說的話深信不疑。

武氏臨朝稱制,為收天下民望,有意在朝堂上展示一些奇石異圖,以宣揚她是真命天子,所以天降祥瑞,福佑武周。馮元常上奏道:「不能用假石誤導眾人。」雖然馮元常屢次立功,為政一方很有政績,但武氏很厭惡他,也從不恩賞他。酷吏周興乘機捏造罪名,誣陷元常,導致他被處死。

高宗時期,郝象賢的祖父郝處俊擔任宰相。高宗病重,武則天趁機攝理朝政。郝處俊反對後宮干政,武后非常怨恨他。垂拱四年(688年),一名僕人誣告郝象賢謀反。武則天就命周興去審他。周興羅織罪名,強加於郝象賢,最後竟將他滿門滅族。

周興因告密獲得武則天重用,他被提拔為秋官侍郎。後因周興告密而死的人,就高達數千。

擷取
武則天真容石刻像(武則天63歲)。(wanghongliu/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誣告宗親  誅殺皇族 

唐高宗的王兄李貞和侄兒李沖反對武則天當政。武氏就派周興執行剷除李唐宗室的計劃。周興指控太宗的弟弟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太宗的妹妹常樂公主和駙馬趙瓌等宗親謀反,把他們帶到東都洛陽酷刑拷打,並將他們害死。

周興誣告唐高宗庶子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謀反,致使兄弟二人被害。接著,南安王李潁等宗室十二人也被殺,已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也被鞭殺。

載初元年(690年),周興建議剝奪李姓宗室的皇族身分,深得武則天贊同。至天授二年(691年),大多數唐室宗族和重要的王公都已被誅殺,李氏宗親有五家被滅門。

在武氏的淫威下,唐室宗親死後都沒有人敢去埋葬。倖免於難的李氏子孫或被流放到南方做奴,或被囚禁,或者逃向民間。

酷吏的告密和酷刑,殘殺了數千家李唐宗親和大臣。刺史、良將等以下的官員被誅殺的更是不可勝數。每次殺害一名官吏,時人都竊竊私語「鬼樸又來矣!」(編註:「鬼樸」意指做鬼的材料;將成鬼的人。)

惡徒出惡法  還治其人身

天授二年(691年),武則天當政不得民心,為收天下民望,處死了酷吏丘神勣。有人密告周興與丘神勣謀反,武則天就命酷吏來俊臣去審他。

起初,周興還不知自己已成被告。來俊臣請他吃飯,問他:「如果囚犯不服,不肯認罪怎麼辦?」周興大笑著說:「這很容易,取一個大甕,把犯人放進去,四周燒起炭火,看他招不招!」

來俊臣就派人搬來一口大甕,照著周興說的,在大甕四周燒起炭火。他站起來對周興說:「有密報告你謀反,我奉命審你,請兄入甕吧!」頓時,周興嚇得磕頭求饒,表示服罪。周興在流放的途中,被仇家所殺。

這段記載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請君入甕」,意思是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同時告誡人們不要作法自斃。

河南博物館所藏武瞾金簡,中國唯一的皇帝金簡。武氏在久視元年(700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遣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Greg kf/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結語

王德衰敗,奸臣當道,鷹犬爪牙橫行於世,毒螫朝野上下。酷吏一黨仗著武氏淫威,橫噬朝堂。這些兇惡之輩,貪圖榮華富貴,陷害忠良不擇手段。他們羅織罪名,濫施酷刑,使懷忠蹈義的良臣引頸就戮,使無辜的公卿貴戚死於非命。

貞觀時期,唐太宗治理天下20多年,沒有出現酷吏,始終保持著仁義清廉的國風。為此,唐書評價道,酷吏之所以敢酷,除了個人原因,再有就是為政的源頭打開了暴戾的風氣,誘使奸佞之徒成為酷吏。

參考資料:

1、《唐六典 · 尚書刑部》
2、《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3、《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4、《朝野僉載 · 周興》
5、《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卷第二百五、卷第二百八
6、《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
7、《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馮元常 #

(點閱奸臣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合馬為政,擅權殺人,人人都很畏懼他,而不敢進言。現在到處瀰漫著怨恨的氣息。阿合馬禁絕異議,阻塞忠言,就像秦朝的趙高。他肆意斂財,貪得的財物比皇家還要殷實,其人心懷覬覦就像漢朝的董卓。
  • 才子皇帝徽宗醉心藝術,耽於享樂,宮中開支日益龐大,蔡京的改革舉措恰好為其奢侈的帝王生活提供資本。在國家太平、府庫充盈的假象面前,蔡京又從《易經》中斷章取義,提出「豐亨豫大」的謬論,迎合君慾。
  • 烽煙亂世,風雨江南,南宋王朝在萬方多難、百廢待興的年代艱難草創,一雪靖康之恥、北伐收復中原,成為趙宋子民義不容辭的使命。而真正的開國歷史,卻是一段南宋君臣不斷屈尊議和、自毀長城的悲辛時代。
  • 紹興9年初(公元1139年),心心念念的議和終於實現,高宗與秦檜等主和派大臣萬分欣喜,欲大赦天下、大擺酒宴以慶賀。此時憂國憂民的大將岳飛則上表直諫:「今日之事,可憂而不可賀,勿宜論功行賞,取笑敵人。」
  • 魯國衰敗之時,慶父應劫而生。他私通後宮,擅權專政,連續謀害兩位國君,導致民怨沸騰,最終求赦不果,抑鬱自殺。慶父亂政禍國,將社稷安危翻覆於手掌之間。這段歷史演變為後世帝王治國的一面鏡鑒,「慶父不死,魯難不已」成為後世千秋的治世警言。
  • 隋朝國祚短暫,經過「開皇之治」的短暫繁榮,又迅速陷入凋敝衰亡。探究其中的禍源,楊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虞世基位極人臣、盡享榮華富貴,棄社稷家國於危難,為私利賣官鬻爵,收受賄賂釋放重囚。一句話能振興國家,一句話也能毀掉社稷。杜如晦秉筆直書虞世基尸位素餐,論斷其罪。
  • 《隋書》末篇亂臣賊子傳,由宇文化及引領開篇。於家,他是貪婪驕橫的輕薄公子;於國,他是凶殘陰險的亂臣賊子。瓦崗軍首領李密想拿著棍杖追打他;在唐太宗眼中,他是個心藏凶惡,不思忠義的惡徒。長河滾滾,風雲翻轉,在一個時代的結點,宇文化及被推到歷史的風口浪尖。
  • 還有北宋時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樓,望見清江翠峰,酒旗畫船,一片壯麗繁華之景。然而故國往事歷歷在目,他撫今懷古,頓生家國之憂和興亡之嘆。 一首雄渾闊大的懷古詞,遂成千古名篇。這就是出自王安石筆下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 宋朝的李之儀,立於長江之畔,則以江水之無盡比喻情意之綿長,寫下一首流傳千年的相思詞——《卜算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