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快來聽!陳菊「花媽復古留聲機歌喉」首曝光

陳菊(左)與收藏家林本博(右)一同讓這座90歲月的英國留聲機發出優美樂音。(李怡欣/大紀元)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留聲機收藏家林本博13日借出百件珍貴收藏,在高雄市四維行中心展出,在市長陳菊參觀過程中,林本博使用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現場請花媽開金嗓獻唱「快樂的出帆」,並以手搖蠟管刻錄讀取聲音軌跡,直接當場透過留聲機原音重放,花媽清唱「卡莫賣、卡莫麥嘛飛來一路順風念歌曲….」,這座百年錄音機,一捲蠟捲只能刻2分鐘歌聲。花媽留聲機版獻唱,成為珍貴收藏。

高雄廣播節邁入第二屆,由17家高雄在地廣播電台共襄盛舉,高雄市長陳菊13日開幕親自操作留聲機,還獻唱「快樂的出帆」錄製一段珍貴試唱音軌,為活動提供百件珍貴骨董借展的留聲機收藏林本博開心不已,他說會好好收藏「花媽留聲機下的歌喉」作為紀念,見證台灣廣播百年風華。

高雄第二屆廣播節13 日開幕,高雄市長陳菊與17 家高雄在地廣播電台人員合影。(李怡欣/大紀元)
高雄第二屆廣播節13 日開幕,高雄市長陳菊與17 家高雄在地廣播電台人員合影。(李怡欣/大紀元)
台北市開南商工退休校長林本博13日在高雄四維行政中心,借展百餘件珍貴留聲機收藏。(李怡欣/大紀元)
台北市開南商工退休校長林本博13日在高雄四維行政中心,借展百餘件珍貴留聲機收藏。(李怡欣/大紀元)

陳菊表示,她在睡前聆聽音樂,廣播讓人感到療癒,是陪伴很多人度過孤單黑夜的知音,希望透過文物展出,喚起收聽廣播美好時光,希望民眾前來品味廣播百年軌跡,一起支持廣播。

此次借展百件珍藏的林本博是台北市開南商工退休校長,他花了50年歲月,收集300多部留聲機,以及無法計數的黑膠唱片。林本博認為,「聲音是歷史的活見證」,以此將古今、前後世人的心靈交流,紀錄聲音的容顏是重要的事。

現場很多長輩前來回味骨董留聲機,時光彷彿回到過去。(李怡欣/大紀元)
現場很多長輩前來回味骨董留聲機,時光彷彿回到過去。(李怡欣/大紀元)
愛骨董播音機成痴,林本博在三峽房子專門容納300多件寶貝珍藏留聲機,以及無以計數的黑膠唱片。 (李怡欣/大紀元)
愛骨董播音機成痴,林本博在三峽房子專門容納300多件寶貝珍藏留聲機,以及無以計數的黑膠唱片。 (李怡欣/大紀元)

他還現場操作一台1920年代英國製的巨無霸油畫留聲機,懷舊音質從留聲機緩緩「開唱」,現場宛如掉進時光隧道中;此外,他也以百年骨董「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替花媽市長錄製一段珍貴「快樂的出帆」嗓音,林本博開心表示會好好珍藏。

林本博蒐藏一座相當罕見的有聲西洋鏡,轉動可從窺管中看見旋轉圖案,還有悠揚樂聲。(李怡欣/大紀元)
林本博蒐藏一座相當罕見的有聲西洋鏡,轉動可從窺管中看見旋轉圖案,還有悠揚樂聲。(李怡欣/大紀元)

高雄廣播節以「喚回曾經的美好,重現廣播溫暖陪伴」為主題,現場有廠百年滾筒式留聲機、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古董真空管收音機、電唱機及各式留聲機等,見證廣播走過百年的痕跡。即日起至17日,上班時間在高市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展出。

高雄廣播節13日以「喚回曾經的美好,重現廣播溫暖陪伴」為主題,布置懷舊廣播場景,讓人回味早期「空中相會」的美好時光。(李怡欣/大紀元)
高雄廣播節13日以「喚回曾經的美好,重現廣播溫暖陪伴」為主題,布置懷舊廣播場景,讓人回味早期「空中相會」的美好時光。(李怡欣/大紀元)
現場展出黑膠唱片,有鳳飛飛、青山、一簾幽夢、陳今佩等,70歲的老歌迷駐足回憶,長輩說,還是老歌好聽、有意境,現在流行音樂聽不慣,而傳統黑膠年輕人也不愛。(李怡欣/大紀元)
現場展出黑膠唱片,有鳳飛飛、青山、一簾幽夢、陳今佩等,70歲的老歌迷駐足回憶,長輩說,還是老歌好聽、有意境,現在流行音樂聽不慣,而傳統黑膠年輕人也不愛。(李怡欣/大紀元)
高雄廣播節現場有百年滾筒式留聲機、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古董真空管收音機、電唱機及各式留聲機等,見證廣播走過百年的痕跡。即日起至17日,上班時間在高市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展出。(李怡欣/大紀元)
高雄廣播節現場有百年滾筒式留聲機、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古董真空管收音機、電唱機及各式留聲機等,見證廣播走過百年的痕跡。即日起至17日,上班時間在高市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展出。(李怡欣/大紀元)

留聲機收藏家林本博13日借出百件珍貴收藏,在高雄市四維行中心展出,在市長陳菊參觀過程中,林本博使用蠟管滾筒式錄放音機,現場請花媽開金嗓獻唱「快樂的出帆」,並以手搖蠟管刻錄讀取聲音軌跡,直接當場透過留聲機原音重放,花媽清唱「卡莫賣、卡莫麥嘛飛來一路順風念歌曲….」,這座百年錄音機,一捲蠟捲只能刻2分鐘歌聲。花媽留聲機版獻唱,成為珍貴收藏。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