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之旅(31)

Delphi(上)──人類欲知未來的渴望

作者:行雲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5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人類對未來的看法(這裡的「未來」,不是指宇宙天文學裡巨觀的未來,而是指你我日常生活細節裡的未來),基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認為未來早已經被決定了,只是人類沒有能力去看到而已。在這種看法之下,能力超過人類的神靈,是可能去看到未來的。另一種對未來看法,則是認為未來是在物理定律及或然率自由運作之下的未定狀態。在這種看法之下,即使能力超過人類的神靈(至少是某些定義下的神靈),也無法看到未來。這與一個很重要的哲學、科學論戰息息相關,那就是「人類有沒有自由意志呢?」譬如說:如果連未來的生活細節都早已經被決定了,那即意味著人類沒有自由意志。這一個論戰,至今仍方興未艾。到目前科學的進展,仍然無法確定那一種看法是對的。

不論您對未來的看法是那一種,自古以來人類對預知未來一直有高度的渴望,也因此從事了許多活動、試圖去預知未來。幾乎所有主要的人類文明的歷史裡,都可以找到這一類的活動。在中國歷史上最為人知的,是商、周兩朝代的占卜。而在西方歷史上最為人知的,則是位於希臘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預言靈媒了。希臘人稱這些預言靈媒為「Pythia」(皮媞亞)。

其實說到「靈媒」,我想不少生長在台灣的朋友,會和我一樣,要比近代的歐美人士更知道那是怎樣一個情況。在我小時候居住的社區裡,還常可以見到靈媒或類似的現象。雖然台灣那時候的靈媒,主要的功能是和死去的人溝通,而不是去預示未來。但是其運作的現象,卻和Delphi(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頗為相似,運作時會進入一種據稱是神靈附體的恍惚狀態。不過我還沒看到文獻裡有記載說:Delphi的Pythia,會像台灣的靈媒那樣,在神靈附體時會說異國語言。(類似基督教某些派別裡時有所聞的「speaking in tongues」現象。)

希臘德爾菲地圖。(行雲提供)

整個古典希臘世界裡,有好幾處神的聖地(sanctuary),其中比較為近代人所知的有三處。在前面的幾集中,我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了兩處,那就是位於古典希臘世界西南部的Olympia(請見「愛琴海之旅(28)全人類的和平互動與榮耀──奧林匹亞Olympia(一)」 ),和位於古典希臘世界東南部的雅典衛城(請見「愛琴海之旅(4)雅典衛城的建築(一)愛琴海之旅(5)雅典衛城的建築(二)愛琴海之旅(6)雅典衛城的建築(三)愛琴海之旅(7)雅典衛城的建築(四)」)。而第三處,則是位於古典希臘世界中部的Delphi了。這三處所屬的神,分別是Zeus(宙斯)、Athena(雅典娜)、和Apollo(阿波羅)。阿波羅在希臘神話中掌管預知,所以Delphi以預言靈媒而享盛名。(老實說,我並不確定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Delphi和Olympia在地理上有兩個有趣的對照,第一個對照上面已經提及:前者在中、而後者在西南。第二個對照則為:Olympia是一片平地,但Delphi則是以石灰岩為主的陡峭山地,所以景致大不相同。另外,Delphi附近有幾條斷層,這和它的靈媒現象或許有些關連,我在後面會提到。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有兩則有趣的相關故事。第一則是:在愛琴海對岸的土耳其半島上,有一個叫做Lydia的國家,它在西元前550年附近的國王Croesus(克羅索斯),非常喜愛希臘文明,也因而篤信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當時,Lydia在他的領導之下,國力漸趨強盛。可是,在它西鄰的波斯王國,也在崛起之中,所以Croesus想先發制人,去攻打波斯王國。不過,他並沒有把握一定會成功,於是他派人去請教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Pythia的答覆是:「如果你渡過與波斯王國的界河,有一個偉大的國家會覆亡。」Croesus聽了很高興,就出兵攻打波斯王國,結果是Lydia覆亡了。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第二則故事也和波斯有關。在西元前490年,已經強大了的波斯,派出一支並不是很大的軍隊去攻打雅典,以教訓它不要幫在土耳其半島上的希臘殖民地去叛變波斯,結果是大家熟知的馬拉松之役。所以波斯在十年之後,也就是西元前490年,傾全力而出,準備收拾雅典及整個希臘世界。起初戰事一面倒,希臘世界的東半部都被波斯攻下了,眼看著波斯大軍就要兵臨雅典城下了。有些雅典人,趕緊托人去請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指點迷津,而Pythia的答覆是:「在一個木箱子裡,你可以找到安全。」有部分雅典人,真的在城裡建造木質防禦結構。另外一些雅典人,則乘船出海,準備利用希臘人航海技術的優勢,在海上和波斯決戰。結果後來雅典海軍果然大勝波斯,而留在雅典城裡的那些人,則被攻入城裡的波斯陸軍消滅殆盡。原來Pythia所說的「木箱子」,指的是的船艦。(當時的船艦,都是木質的。)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在古代的文獻中,提到說Delphi阿波羅神殿裡的Pythia,在求神靈附體之前,會去吸入地下冒出來的氣體。剛好阿波羅神殿位在兩道斷層的交界點,是有一些岩層的空隙可以讓下層的氣體逸散出來,所以近代有些學者著手研究到底是那種氣體,幫助Pythia進入神靈附體的恍惚狀態?不過至今仍然未有定論。其實近年來神經醫學對大腦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一些部位,特別是左大腦的「temporal lobe」(顳葉),在某些生理狀況之下,是可以引發「神靈接近」的經驗,而且大腦的這種能力,和不少大腦的其他能力一樣,會越使用越加強。所以即使沒有吸入地下冒出的氣體,靈媒還是可能達到神靈附體的現象。

左大腦的顳葉。(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大家都很熟悉在Olympia舉行的全希臘運動會,其實古典希臘世界裡有四個這樣的全希臘運動會,其中以在Olympia舉行的Olympic Game最負盛名,其次就數在Delphi舉行的Pythian Game了。所以DelphiOlympia一樣,除了神殿區之外,還有田徑場(Stadium)及其它練習區。不過在Delphi舉行的競賽,除了體育項目之外(和在Olympia舉行的錯開兩年),還有藝文和舞蹈方面的項目,而且可能歷史比體育項目更久遠。而後面這些競賽項目所使用的劇場(Amphitheater)(圓形競技場),至今還有不少部分倖存。這是Delphi Olympia的遺跡之間,一個比較明顯不同的地方。在近代,國際上也有一些努力,想復興古希臘Pythian Game(亦稱Delphic Game)式的藝文競賽,不過知名度還不高。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行雲提供)

Olympic Game 和Pythian Game的獲勝者,都會獲頒一頂枝葉編成的頭冠。Olympic Game的頭冠是用橄欖樹的枝葉編成的,而Pythian Game的頭冠則是用月桂的枝葉編成的。「桂冠詩人」一詞,便是由此而來。

Delphi傍山而築,形勢陡峭,所以要遊完全區,相當費力。不過居高眺望下方的山巒谷地,頗為值得。其最低點在入口處的博物館,而最高處則在田徑場。阿波羅神殿和劇場,都在大約三分之二的高度。要在山坡上開闢出長約兩百公尺、寬約三十公尺、外加觀眾區的田徑場,並非易事。所幸也可能因為位處較偏遠的高坡,所以遭受到的破壞比Olympia的田徑場要來得少。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位置圖。(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遺跡。(行雲提供)
希臘德爾菲。(行雲提供)
本文作者在希臘圓形競技場留影。(行雲提供)

Delphi殘存部分比較多的建築結構,除了前述的阿波羅神殿、田徑場(Stadium)、和劇場(Amphitheater)之外,還有雅典人用來存放祭神用品的Athenian Treasury」。另外,Delphi也有一區是女神雅典娜(Athena)的聖地,那裡殘存了一座環形的拱廊「Tholos」。我會在下一集當中,和諸位繼續分享後面這兩者。@#

(點閱愛琴海之旅系列文章。)

──轉自作家行雲部落格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