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包心菜實驗廚房 順應自然追尋真實

包心菜實驗廚房隱藏在高樓中的小田園作為背景,圖為創辦人陳華蕙。(包心菜提供)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北報導)週末與家人到餐廳用餐,是否想過眼前這道美味料理的食材來自於哪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一道道料理你在乎的是價錢還是安全性?「我從10年前就已經開餐廳,當時就認為應該要用好的食材。」在台中誠品勤美大樓頂樓開設的溯源餐廳「包心菜實驗廚房」創辦人陳華蕙說道。

曾是空服員的她,早年在世界各地奔走,很愛歐洲的陳華蕙,在義大利的小鄉村中看到「真實」的生活方式,人們花很長時間在餐桌上談論食材來源,他們對於食材的重視,是很特別的文化。

包心菜實驗廚房隱藏在都市高樓的小田園。(攝影/Gino Studio)

好餐廳一定有自己的農園

「生活本身就是生活!」陳華蕙說,「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很嚮往,我想如果要開一間理想的餐廳,食材一定非常重要。」她認為,一家好的餐廳離不開自己的農園,必須要有自己的農地、好的肉品來源,以及信任的夥伴相配合。

包心菜成立後,陳華蕙就在餐廳的大樓頂樓架設菜園,種植小番茄、蘿蔓、黃瓜等蔬菜。她也堅持,餐廳裡的每一道菜、每一份食材都要絕對健康、安全,就連醬料也是直接廚房研磨、現做的。

「一開始用了很多小農產品,跟著老奶奶下田採紅豆,聊天中得知作物是安全的。」陳華蕙說,雖然沒有經過認證,但都基於彼此的信任。她也曾去宜蘭買一隻櫻桃鴨,自掏腰包送檢,確認安全無虞,「可是我無法確保下次是不是仍然安全,而且時間成本和花費都很高。」

當食材需求量變大時,事情也開始變得複雜。幸運的是,在一次餐會中認識了有心溯源平台,從此,不再四處奔走找尋好食材。

珍惜眼前的食物 愛惜自己

食物是我們身體的營養來源,陳華蕙感嘆國人對於食物的自覺,似乎快到了無感階段,她說,台灣家長普遍希望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小孩下課就是要上才藝班、學英文,在便利商店買御飯糰搭配優酪乳,認為快速又健康的食物來填飽肚子。

台灣複合式餐廳的菜單有小火鍋、迷迭香雞排等,應有盡有,製造端因此生產很多長期保存的食品,可長久冰在冰箱不壞,業者為了應付所有需求,也就選擇這種食材。

陳華蕙無奈說,民眾願意花錢點松露、鵝肝醬和魚子醬等高單價餐點,卻忘了自然栽種、人道飼養等農產品的品質也需要成本。

她指出,要消費者選擇健康的履歷農產品,等於建立新的價值觀,困難重重。現在很多人生病才想起生機飲食,但吃飯這件事,每個人一天要發生3次,頻率很高,陳華蕙認為,如果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可以從珍惜眼前的食物開始。

陳華蕙正在處理從小田園中採來的天然食材,準備入菜。(包心菜提供)

與自然共處 學會謙卑分享

陳華蕙笑著說,一旦試過產銷履歷的農產品,就會發現跟一般作物的味道完全不同。

真實的食物,就是沒有加給作物外力的不自然因素,如不用太多農藥,改用辣椒水處理害蟲,或把感染白粉病的葉子剪掉。她強調「蔬食較多,搭配優質肉類,量不需要多,淺嘗肉的鮮味和蔬菜的原味就能獲得滿足。」

對食材特別講究的陳華蕙,她更在意「讓生活回歸生活」,期待包心菜所呈現的東西,都是真實的。

陳華蕙提到,菜園狀況很多,如果要順應自然,作物永遠都會有狀況,可是,這也是最重要的關鍵,「當你沒有真正接觸土地,永遠沒辦法理解大自然是這樣運作的。」

「小黃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都有不同的應用,這是農地帶給我們的樂趣。」她說,雖然農地帶來很多問題,但也教會謙卑,學會要跟大自然分享、作物要有一半給蟲吃,「有很深層的意義」。

回歸真實心 重拾人的信任

踏入餐飲業第10年,陳華蕙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她篤定說,一定會堅持下去,「想藉由從事餐飲,讓回歸真實的食物,慢慢重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她誠摯表示,照顧一塊農地,會面臨許多困境及沉重的負擔,但是有餐廳就要有農地,「它像一面鏡子,不停地提醒我們『順應自然』。」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會找到與自然共存的方式,而不是跟自然對抗,過程中也會產生一顆謙卑的心。

陳華蕙說,回歸自然沒有辦法從身體開始,必須從心開始,真心認同這一切,也要有勇氣追求,我們強調,「一旦下定了追尋真實的決心,現有的行為就會改變,心中的價值也會隨之改變。」◇

「耐心花鱸魚」肉質細緻、味道清香,但成長速度慢,不耐高溫,需要農民細心照料。(攝影/Gino Studio)
「青醬脆雞蔬果卷」選用產銷履歷的雞胸肉,肉質甜美,大約有1/4是選用自家菜園的蔬菜。(攝影/Gino Studio)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