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發展核武 金正恩與父親有何不同?

人氣 1519

【大紀元2017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美國梅西赫斯特大學(Mercyhurst University)教授拉姆布勞(Michael Lammbrau)與韓國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的學者共同進行一項研究,分析極力發展核武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處理核武議題上與父親金正日有何不同。

據英國《每日快報》報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自我學習的機器技術產生一種過濾工具,能分析金正日父子在核武發展上的努力,並預測朝鮮進行核試的頻率。

研究人員將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在1997年至2014年之間、跨越金正日父子兩代政權的文章,透過上述過濾工具進行關鍵字的分析,並辨識哪些言詞有逐漸增加的規律性。

這項研究顯示,金正恩對權力的掌控不足,可能可以解釋為何他急於追求軍事上的成就,並不斷地進行武力挑釁。

此研究的報告指出,基於兩個理由金正恩不會輕言放棄核武。第一,在金正日於2011年猝死之後,金正恩才繼任為朝鮮領導人,這使他急於處理繼任危機。當時他還不到30歲,從政經歷沒有其父親豐富。

相較之下,金正日在大學畢業之後就進入勞動黨的核心部門任職,10年後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並被推選為金日成的接班人。在此後的20年間、直到金日成於1994年過世,金正日有很多時間可以鞏固自己成為下一個領導人的權力基礎。

第二,朝中社有關核武議題的言詞在最近幾年有所改變。從1991至2011年,朝鮮發出兩個前後一致的訊息,亦即在必須簽訂和平協議等三個條件之下,朝鮮無核化才有可能實現。

然而,在金正恩於2011年執政之後,朝鮮當局已經宣稱,由於美國的「敵對行為」,該國無核化不再是可能的事。

該研究報告表示,就核武挑釁而言,「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並不適用於朝鮮政權,因為金正恩向內看,而金正日向外看。金正日鎖定國際聽眾,以其言詞取得來自中俄等國的同情與支持,而金正恩則將目標轉向國內聽眾,以鞏固其領導人的地位。#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日媒:電話裡怒斥金正恩成金正日最大死因
日媒披露胡錦濤冷待金正日父子內幕
金正恩恐懼被斬首 派12萬人保自己的命
金正恩舞飛彈 令中共進退兩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