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傳統農具蘊含智慧 彷彿進入時光隧道

【大紀元2017年02月15日訊】在機械化、電子化的時代,農具也越來越趨於自動、智能,但相應的也帶來了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問題。中國是農業大國,從祖先留傳下來的耕種方法中,蘊含了豐富的智慧,有些簡單的設計,其效果甚至讓現代人驚歎。

在台灣翰林農具展中,更是能夠看到這些古老智慧的結晶。
點擊這裡觀看相關影片

在台灣南投魚池鄉有位王秋榮老先生,無師自通發明了許多古早農具的模型,街友鄰居都稱他為「農具模型達人」。

一進到農具模型達人王秋榮的家裏,架上、桌面都充滿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農具模型,像這款人工打穀機,從稻谷採收下來、打穀、篩糠、將稻殼篩出去、再分流,最後製成可食用的米。

王秋榮演示著說:「稻谷從上面打進去,從下面的出口流出來,盛著。」

他的妻子黃阿雪解釋:「稻谷拿來這邊搖,從這裡搖出去,像這樣稻谷一邊打、一邊分出去,米就從下面流出來,稻殼從另一處篩檢出去,稻米要經過多次程序,才能完成。」

早期農民都要藉著農具、拉著水牛犛田,靠著人力進行整地栽種,農作物要收成了,就號召親友鄰居幫忙採收,現在看到這些老農具,就像帶領人們進入農業的時光隧道。
點擊這裡觀看相關影片

責任編輯: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