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展中國早期留學生史蹟

人氣 84
標籤: ,

【大紀元2017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貝拉劍橋市報導)為紀念麻省理工學院(MIT)招收第一位中國留學生140週年,校園展「中國迎接科技:1877-1931(China Comes to Tech:1877-1931)」於2月10日起至11月在該校14號樓Maihauge館(圖書館旁)免費向大眾開放,首次展現該半個世紀期間就讀於這所美國頂尖學府的400名華裔學生的留學文化史。

MIT招收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張望湛。(MIT提供)
MIT招收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張望湛。(MIT提供)
MIT招收的第一位中國女學生、攻讀電氣工程專業的李芙莉(Fu Li Lee)。(MIT提供)
MIT招收的第一位中國女學生、攻讀電氣工程專業的李芙莉(Fu Li Lee)。(MIT提供)

1877年,來自中國廣東的學生張望湛被該校機械工程系錄取,成為華人在MIT留學的第一人。隨著晚清政府推動洋務自強運動的浪潮,中國學生迅速成為MIT人數最多的外國學生群體。1931年,MIT華人同學會(The MIT Chinese Students’ Club)發布「過去五十年華人留學生花名冊」,其中記載了1925年MIT第一位中國女學生李芙莉(Fu Li Lee音譯)到該校攻讀電氣工程專業,她也是有記錄的第一位在美學習電氣工程專業的中國女性。

策劃人鄧津華教授在MIT「中國迎接科技:1877-1931」校園展開幕式上致辭。(貝拉/大紀元)
策劃人鄧津華教授在MIT「中國迎接科技:1877-1931」校園展開幕式上致辭。(貝拉/大紀元)

本次展覽策劃人、MIT研究亞洲文明的鄧津華教授介紹說,早期華人學生主要專注於鐵路、採礦、機械和造船工程等學科,面對那些認為華人沒有能力做出第一流科學及工程研究成果的懷疑者,這些由中國各地精心選撥的優秀學生,抱著學習西方工業技術的理想刻苦學習,成為MIT的重要成員,在各個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同時他們也積極參與田徑、足球、摔跤、網球、辯論、戲劇、等各項活動和學術團體。

學成之後,無論是返回中國服務,還是留在美國或去其他國家,他們將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學以致用,成為科技界造詣高深的領軍人物,在二十世紀人類科技迅速發展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是為中國的海事、鐵路工程、採礦、電訊、農業、商業等關鍵領域的快速現代化作出了極大貢獻。早年從MIT畢業的歸國留學生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包括世界第一台中文打字機、C型訓練海行飛機,以及微波波譜學與非線性自動控制理論等。

同時,這些華裔留學生作為「文化大使」,讓美國有機會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和時事,成為早期中美科技、文化與教育交融的見證人,也是1910至1920年代將MIT的學生和教師帶到中國的重要橋樑,為日後該校與中國建立廣泛、深厚的交往奠定了基礎。

鄧津華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和她的團隊對於舉辦此次紀念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廣泛查閱文檔並從各地收集圖片等珍貴史料,以期真實展現140年以來華人留學生在MIT求學的歷史,激發人們思考,激勵華人奮進。詳情查詢 http://www.chinacomestomit.org。◇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磨礪10年 MIT物理學家鄭洪寫《南京不哭》
MIT定時關機瓦斯爐 杜絕家人危險
MIT無鉛水龍頭納管 BOSS推認證新品響應
導航穿戴都在行 Garmin寫下MIT傳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