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錦瑟(30)

作者:宋唯唯
font print 人氣: 434
【字號】    
   標籤: tags: , ,

她如釋重負地走回家,曉得母親那裡還有一關,然而沒關係。母親不會捨得她不高興的。

暮色裡的小鎮一片閔靜,她心裡覺得寂寞極了,真的不知道一輩子待在這種地方的人,都是怎麼過的。人活著和死了沒有兩樣,從頭到尾都沒發出一點動靜。她想一想遙遠的北京,從窗口望出去的都市燈火,如火山噴發,熔漿流淌,天都燒紅了。

屋子裡很是蕭瑟,靜默無聲。燈下,那圓台面的酒席菜式還在遠處,杯盤碗筷都不曾收拾。母親獨坐在桌前,木然地對著台面,頭髮蓬亂,面色浮腫,是剛剛哭過一場的樣子。朱錦心裡本是略感淒涼的,看見母親的模樣,卻只有厭煩。她站在門口,說:「這個人和我不是一路人,你不要多想了。」

「我曉得你會把人家攆走。」母親說:「你和誰是一路人?誰把你推到火坑裡,你就認這個人是一路人。好好地待你的,你怎麼看得上眼呢?」

「你根本不了解!你什麼都不了解。」朱錦叫起來。

「我不懂,也不了解。我懂道理,通曉這世上的人情世故。 」母親霍地起身,厲聲道:「你就往死路上作吧。」

「我看不上這麼個男的,就是往死路上作嗎?你了解他嗎?」

「你看得上誰呀?你也就是自個兒作賤自個兒。」

朱錦再也想不到,母親會有這樣穿腸破肚的話說給自己。她緊緊地閉著嘴巴奔向房間,撲到床上,被子蒙住頭,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再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和母親這樣持戈相向,這實在是太毀滅了。是因為男人嗎?這個膚淺的男孩子,還是雷灝?她眼下該怎麼辦呢?從此要和母親對著來,反目成仇了嗎?

在這個屋檐底下,她們沒辦法共處了。她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激烈的母親,她但凡開口說話,口氣總是斬釘截鐵,命令朱錦,不要再去北京了,不要再上那個丟人現眼的白痴學校了,反正上那個勞什子的學校只是為了送死。回到以前的那個劇團去!怎麼回不去了?是你看不上那裡了吧?廟門太小容不下你了。你說說,一個女孩子本分點有什麼不好?一把米一把米養你這麼大,就是為了你如今好死不死丟人現眼嗎?劇團回不去都沒有關係,總是短不了你一碗飯吃。那就哪兒都不要去了,就在家裡安生待著,總是不至於餓死的。你再出門,你爸在地底下都要被你羞辱得再死一回。

你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哼,你還要做什麼?你不是眼睜睜地送上門去給人做小老婆麼?

母親脆著嗓門,流利地口不擇言,朱錦完全沒有還嘴的能力,她母親在這鎮上硬氣了一輩子,也和三姑六婆、街坊鄰居針鋒相對了一輩子,而今她這股勁用在朱錦頭上,女兒就完全不是她的對手了。她無論做什麼,說話或不說話,嘆一口氣還是屏住呼吸,任何一個舉動都能讓母親生氣,都能讓她那些數落川流不息,在她的數落裡,朱錦感覺到自己已經被活活地剮肉削骨,臉沒有了,心也沒有了,痛卻是真的,她痛得骨架都散了。她們母女多少年都同宿一張床榻,現在母親卻不要再和她住了,自己在樓下的廂房裡另鋪了一張床,連牆壁上一直掛著的披著黑紗的父親的遺像,也一併搬下樓了。

母親的架勢,全然不掩飾她對這個女兒的嫌棄了。在母親的眼裡,這個女兒已經墮落得惡俗無比了,在混沌裡還練就了一副勢利心腸,一心做著攀附豪門望族的夢。還有,她那種年輕女子的身體,怎麼說呢,她整個人的樣貌、姿態、氣息,都令母親心裡生出本能的嫌惡。她本是個青春守寡的女子,這麼多年來,支撐她這種寒素、簡樸、清白的生活方式的力量,都源自於她清靜好潔的天性、她的克制、廉恥感強烈的檢點和自重。而今,她的女兒朱錦,年輕女孩子發育完好的身體,她的一缽漿糊的腦瓜裡,意念糾纏的綿綿情思、春心蕩漾的胡思亂想,看似無影無形,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顯像在她的面貌和身形間,具體極了,也令母親對她厭煩極了,她不喜歡這慾念蕪雜的年輕女子,尤其是,這是她的女兒,來源於她的身體,是她和她死去的丈夫的產物。那猝然結束的幸福婚姻,情投意合的情份足以充盈她一生的孤寂,她並不後悔她這一生。然而,眼下這個女兒,她的行徑,於她和她的亡夫,全然是莫大的譏諷和玷污。她不認同這樣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根本不該把她生下來。@#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好多天,她放學後總是自動地粘著羅衣一起,也並不總是回家去圍爐,她們搭乘地鐵、公共汽車,在城市裡遊蕩,去西單書城,去王府井購物街,反反覆覆去看博物館。總是流連得滿城燈火,她們才會分頭回家去。
  •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每天,朱錦去上學,風又急又冷,席捲著塵土。大風裡她是最無動於衷的一個人。她也不再扯著羅衣當擋箭牌,放了學,她急匆匆地走在暮色的街道上,四周都是人,只有她獨自走在一段雪白的隧道里,可以聽見的只有腳步的回聲,然而,她確認,有一個人,在隧道的外面等候她,為了抵禦她走出來,他將這長長的隧道築建得有一生那麼長,那麼長⋯⋯
  • 這個冬天,她想念母親。年少的人心懷遠意,走遍了天下的路,才會想起家園。然而,那種想念一旦湧起,便是排山倒海的洶湧,恨不得一下子插翅還鄉,將母親變到眼前,活生生的,笑瞇瞇的,滿面細細的皺紋。想到母親的臉,朱錦的眼淚終於有良心地落下來。
  • 就這樣,從前的那個少年,朱錦十六歲時的小朋友,再次被母親提起來。
  • 隔著三年的不見,她的臉,她的整個人,都長成了粉雕玉琢的玉人。比及少女時的她留在他記憶裡的輕盈,多了一層肉肉的豐盈。她那時候,是個冷冰冰的少女,過度地自尊、自卑。那些矛盾調和,捉弄著她的儀容,她看著太瑟縮,太尖銳,像一隻銳利的小黑貓。如今,她坐在火塘邊,穿著舊式的立領盤扣緞襖,扭過頭來看他的神情,是溫和的,恬淡的,仿佛一個寬容、和藹的長者,看著一個男孩的衝動。
  • 男孩子為了朱錦那點可憐巴巴的英文,每天給她補習語法,拿了許多的語法練習題集給她做,守著一張桌子,她一邊做,他一邊改。
  • 他們一起逛書店,一栽進書海便是一整天。她本來就不知道怎麼和他說話,找話題這件事把她累得腦子生疼,在書店終於不用說話了,尤其是,任何一本書都比人有趣,打開來真有一種關上門、插上插銷,獨自一人徹底輕鬆了的感覺。男孩子看著朱錦埋首讀書的樣子,甚是敬佩。他在書架四周轉轉,又返回來,不厭其煩地微笑打擾,「怎麼樣,這本書好看嗎?講什麼的?」
  • 她回到家時,天色昏暝,母親在後院裡洗菜,井水嘩啦啦地,冷天裡聽著格外的寒。那頗具動靜的拼接毛線毯,此時在竹椅上團成一團。爐膛上坐了一壺水,散發著一點寂寥的熱氣。空氣裡有一種黯淡的散了場的掃興。她獨自在爐灶前坐著,想到北京,那幢公寓裡的日常。突然覺得眼前一刻也不能呆了,她恨不得插翅而飛,逃離這裡。這樣的暮色,寒磣的日常,母親把一個沒情懷的庸才當個寶,似乎除了他,再找不到人了。
  • 她霍然地站起身,叫那男孩的名字,說,「我們出去走走吧。」母親和那男孩都抬起頭,齊齊地、警惕地看向她,且不約而同地都帶著懼怕。知道她會和他們倆過不去,存了心的。
  • 洗手間裡,我在洗臉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鏡子裡,一個戴黑墨鏡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兒。「方明,這兒沒監控。」這熟悉的聲音讓我心驚肉跳!他摘下了墨鏡——My God!是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