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票房 好萊塢自我審查

人氣 16

【大紀元2017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子文洛杉磯報導)2015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拿到了約26億美元的票房,接近中國所有票房收入的一半,不得不說,美國文化的輸出得到了票房的肯定。然而,也有不少人質疑,好萊塢正在為滿足特定市場的喜好而開始自我審查、刪除敏感內容,雖然賺足了腰包,卻讓觀眾消費更多缺乏獨立意識的商業電影。

中國觀影人數超美國

近年來,好萊塢大片中的中國成分越來越多,從場景到演員,讓華人影迷越發覺得「鄉土氣息」濃重。從好萊塢的角度來看,為的就是占領市場。根據Quartz網站統計,2017年中國電影院的人流量將接近20億,超過美國的12億。

然而,南加大美中關係學院院長杜克雷表示,中國的電影產業「政府控制更加細微」,除了「審核電影拍攝和製作的每個環節,電影是否能發行上映,也得由著政府意願」。

南加大美中關係學院院長杜克雷。(李子文/大紀元)
南加大美中關係學院院長杜克雷。(李子文/大紀元)

此外,中國每年只允許進口34部外國電影,能否在34部中搶占一席,對於好萊塢的電影來說,是賺錢的關鍵。因此,為了討好中共政府,敏感信息免提,成了部分好萊塢商業電影新的業界規定。

自我審查超政府審查

民主社會向來認為市場有自我調節的機制,無需任何人管控,電影行業也不例外。隨著好萊塢對中共政府審查的適應,越來越多的電影呈現出「市場調節的結果」,已經無需外部的過濾,從製作階段就開始自我審查。

2016年年末上映的《奇異博士》,就讓不少喜歡漫威的人發出疑問。漫畫中原本是藏族人的角色,經過改編拍攝後的電影中,則替換成了白人。身為編劇之一的Robert Cargill曾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共的敏感神經。

杜克雷認為,電影為了賺錢,會去迎合市場,而「對於外國的製片人來說,自我審查的存在比政府審查更加廣泛,製片人會為了避免激怒政府,而自我施加更多限制」。

然而,自我審查往往傷害了電影的獨立精神,使之成為只能用場面和演技支撐的視覺享受。有影迷表示,對比不畏封殺、用屠夫形象和菜刀來抨擊鄧小平六四屠城的周星馳,好萊塢的部分編劇則顯得有些見利忘義而自損招牌。◇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好萊塢大片受中共審查 《鋼鐵俠3》驚現特供版
外電:中國拍了一部賣座的大爛片
「中國拖欠好萊塢大筆票房收益」
馬雲與好萊塢導演簽協議 美議員籲改法規審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