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裡的瑰寶(二)

作者:行雲
《聖母與聖嬰》,貝里尼作品,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行雲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42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家對於美術領域的文藝復興最熟悉的,是以意大利佛羅倫斯(Florence)為幅射中心的風潮。 像大家很熟知的達文西、米開蘭基羅、拉斐爾……等等,都屬於這個風潮的範疇。 除此之外,歐洲還有兩個稍晚的文藝復興美術風潮,不論在地域上及風格上,都和以佛羅倫斯為中心的主風潮不盡相同。 其中一個,是位於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北方文藝復興(Northern Renaissance)。 另外一個,則是位於意大利半島東北角的威尼斯文藝復興(Venetian Renaissance)。

以現代的政治地理來看,威尼斯是意大利國家的一部分。 可是在十八世紀之前的上千年悠久歲月裡,威尼斯的政治、經濟、及文化,和意大利半島中部的佛羅倫斯和羅馬之間,還是有相當的隔閡。

在以佛羅倫斯為中心的文藝復興初期,「 Fresco」(濕壁畫)和「Tempera」(蛋彩)還是主要的呈現媒介。 但是威尼斯的文藝復興,從很早期就開始採用油畫,所以色彩的豐富和亮麗,就成了威尼斯文藝復興的特色之一。 我還記得多年以前,當我坐在威尼斯的一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聖方濟會榮耀聖母聖殿),欣賞聖壇上方Titian(提香)的《Assumption of the Virgin》《聖母昇天》這一幅名畫的時候,就被畫裡的鮮明色彩激起了相當大的悸動。

威尼斯的文藝復興,產生了好幾位大師。其中在它的早期比較著名的是Giovanni Bellini(貝里尼),而在其盛期最著名的則是Titian(提香)。 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藏有一幅貝里尼的《Madonna and Child》《聖母與聖嬰》,畫面背景的大片橘紅色,在威尼斯文藝復興的後續作品裡起了一定的影響。另外,聖母介於嚴肅與祥和之間的微妙表情,也是一種獨特的刻畫。

《聖母與聖嬰》,貝里尼作品,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行雲提供)

提香的作品在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的收藏裡面,有一幅題為《Venus and Adonis》《維納斯和阿多尼斯》。 在希臘羅馬神話中,維納斯(希臘人稱之為Aphrodite)是愛情之神,而她的兒子Cupid(丘比得),則負責射箭、開啟愛情。 阿多尼斯是一位年輕俊美的神,維納斯深深地喜歡他。有些神話的版本,說是維納斯被丘比得的箭射中,所以愛上了阿多尼斯。 有一次阿多尼斯要出去狩獵,維納斯預知他此行會遭遇不測,所以極力勸阻。 提香的這一幅作品,就是在刻劃這一幕。主體的布局很單純:基本上,兩位主角的軀體和視線都落在同一條線上,斜切過畫面的中央偏左。畫面的右方,不論在色彩和亮度上都薄弱得很多,有些「 chiaroscuro」(明暗法)的味道。但是這樣的不均衡安排,也讓維納斯的軀體得到較多的注意力,而又不讓畫面的主焦點偏離中線太遠。 其次,從細部的照片裡面,可以看到提香是如何去表現維納斯的焦慮心情,和阿多尼斯不以為意的表情。 另外,始作俑者射箭惹事的丘比得,則被刻劃成面帶憂懼地躲在畫面的左邊一角,由此可見提香的幽默。

《維納斯和阿多尼斯》,提香作品。(行雲提供)

順便提一下:佛羅倫斯這個地名,其實是英文版的地名。 在意大利文裡,則是Firenze或是Fiorenza。它被民國初年的中國留學生們,翻譯成很有詩意的「 翡冷翠」。我非常喜歡後面這個譯名。

威尼斯文藝復興的這種「重色彩、輕線條」的傾向,似乎預示了歐洲繪畫在兩百年後,會走上Impressionism(印象派)和Fauvism(野獸派)這樣以色塊、色條、和色點為主的方向。相較之下,中國的山水畫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的「以色塊取代線條」的傾向,比威尼斯文藝復興要早了近四百年。@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一棟古厝裏,保留著昔日燒材生火的傳統古老爐灶,灶上大鍋蒸煮著菜餚,冒出陣陣的蒸氣,令人緬懷記憶中古早的廚房就是這樣子。
  •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 回溯19世紀法國藝術,就不能不審視「國家科學與藝術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e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簡稱研究院)及其下屬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通常稱為法國美術學院)的歷史。
  • 羅斯認為,現代派的興起、其對寫實藝術的巧言批駁,以及藝術鑑賞的總體萎縮,要歸因於「貪婪」。可以說,在拜金的作用下,對藝術的摯愛被拋棄了。「那些大藝術家作品的經銷商們一邊咬著指甲等著每一幅畫畫完,一邊想著如果畫作源源不斷能掙多少錢。……」
  • 弦歌,指依琴瑟而詠歌。琴瑟是士人修身的樂器,《禮記‧曲禮下》云:「士無故不撤琴瑟」,在中國古代,士人以琴瑟伴奏吟唱詩歌,並熟習禮樂教化。
  • 宋高宗於名堂祭祀天地開始用樂,此時南宋已定都臨安府。臨安府海外貿易興盛,遍及五十餘國,為當時世界第一大貿易城市,城內各國遊客來往不絕,酒肆茶樓、藝場、教坊、夜市興盛空前,比起北宋時期的汴京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時音樂形式主要已流傳於民間,說唱藝人張五牛創「唱賺」 形式的歌曲風靡了整個大江南北。
  • 他時時告誡學生們慎獨的重要:「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意思是無論行走坐臥都要行為端正。獨自行走對得起跟隨自己的影子;獨自臥眠對得起溫暖自己的棉被。不能因我是有罪之人,而鬆懈放縱自己。
  • 這個被顛倒的渾天儀,在當時英國思想家湯瑪斯.摩爾的理論中則象徵著一個想像中的烏托邦;進而引申出另一層意思,即「 顛倒事物以革新思想」。有時逆向操作或反向思考,說不定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呢?
  • 「蘇格拉底之死」,在西方的哲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根據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在被古希臘雅典的公眾宣判喝毒藥處死之後,不但沒有趁機出亡,反而坦然就義。而且在喝毒藥之前,向他的門徒們闡釋他為什麼要選擇從容就義。他的論點,對西方的生命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大衛的這一幅畫,就是在描繪這重要的一刻。
  • 古人認為,君子有九思,而美玉有九德。古人佩戴玉器,不是對財富的炫耀,也不僅僅是作為裝飾,而是「君子比德如玉」。《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君子守德如玉,故君子一定是知禮明禮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