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話「寂寞」

作者:舒醒

人世間是一個迷的社會,人們雖然被長期的物質生活掩蓋了本性,但靈魂中的真我依稀記得,想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園。(大紀元圖片庫)

font print 人氣: 290
【字號】    
   標籤: tags: , , ,

都說寂寞是人最大的敵人。寂寞使人在孤獨中痛苦,這種痛苦是物質上的痛苦無法比擬的,那是一種精神上的缺失。在《登幽州台歌》中詩人陳子昂這樣寫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表達的就是一種無助的寂寞之苦,而且將渺小的個人置身於宇宙的洪荒當中,那種找不到歸宿感的寂寞確實讓人難受。

從漢語釋義的角度也知道寂寞的涵義:寂,不見人聲也;寞,無家也。因而孤寂之苦也可以理解為沒有知音,找不到人可以訴說。而落寞之苦則是無家可歸,四處飄零。生命本身就渴望溫暖,人需要群居,因此寂寞對人來說是很難承受的。所以人們就通過很多方式來排解寂寞,例如尋求愛情、組建家庭、各種聚眾娛樂、與人交流、寄情於外物等。

但是奇怪的是,縱然當今社會看似發達,有很多排解寂寞的方式,足以讓人達到眼花繚亂的地步,可是很多人還是會在短暫的發泄與放縱之後感到無法迴避的寂寞之苦。包括很多成了家的人,雖然有家人圍繞,有家事操勞,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寂寞感還是會襲來。於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是有家了嗎?不是有很多人的聲音了嗎?怎麼還會感到寂寞呢?是家不夠溫暖嗎?還是周圍的人都無法親近?其實都不全是。真實的原因是,人世間本就是一個迷的社會,人們像演戲一般活在這夢中,雖然被長期的物質生活掩蓋了本性,但靈魂中的真我還是依稀記得:想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園!想要回到自己真正的親人身邊!

回歸,是每一個生命來世時的大願。也只有真正領悟了此生命真諦的人,活著才有明確而真實的目標,才不會覺得空虛,也不會感到寂寞。因為他們堅信,人間走一遭,就是要洗盡身上的塵埃與鉛華,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3月20日晚, 土木工程师LaMar Stewart帶著柬埔寨裔太太Sokcheat和岳母一起來觀賞了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南加州長灘藝術中心露台劇院的最後一場神韻演出,一家人都非常高興。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極具藝術涵養的君王,不但能鑒賞音樂,自己更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有著絕對音感。眾多樂曲中,唐玄宗最喜愛出塵飄逸的道家法樂。
  • 愛情的表現,可以是黏膩、親熱、奉獻、祝福,甚至是退讓,每個人的方式不同,會導致的結果各異。我的方式是盲目的付出,他的方式是全然的關懷,乍看之下兩個人都沒錯,可是無論什麼方式,中間少了一種叫「溝通」的元素,就容易導致裂痕。
  • 在飲茶過程中,妙玉更道出「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的茶論。寶玉曾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若說黛玉是淚,湘雲是酒,寶釵、寶琴是雪,妙玉則非茶莫屬。香茗、好水、名器、妙論,妙玉在茶藝上的修為已臻極致,真真教人嘆為觀止。
  • 將士們均感同身受,因此隨著主帥岳飛看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唱著《滿江紅》,之後唱到最後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只覺得內心平靜無比,沒有了在先期黃鶴樓的悲壯情緒,只感覺無比的祥和寧靜,卻有著奮力精進的波瀾壯闊。
  • 不知不覺之間,大家一個接一個走了。能感受到其中的寂寥,說不定這正是上了年紀的證明。這種感覺就像孩童時期大家很開心一起玩耍,明明還想再多玩一下,朦朧的夜幕卻悄悄逼近,廣大的公園裡只剩下自己一人,而不知該如何是好。這種寂寞的感覺,也很像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充空洞洞的心。
  • 這是用小令詩的語言所描繪出的一幅《江夜聞箏圖》。一輪明月當空,千里澄江似練。忽然傳來樂音,竟是箏弦拔顫。其聲如哀,如怨;如訴,如嘆!
  • 但是,兒子大一結束的這個暑假回來,我們母子無話不談的那個深夜,這才發現,當年母親的心情似乎可以觸及、可以體會──憂鬱的母親怎麼能帶給孩子幸福?那條把孩子帶大的心路歷程,忙碌又憂鬱,只覺得路途漫長、絕望。不知母親當年是否一樣。
  • 我和白先勇都熱愛家鄉,但和他相比,我熱愛程度遠遜於他。首先人家一口正宗桂林話,我卻一句家鄉話都講不來。他給我印象至深的是吃米粉,而我還不大喜歡徽菜。據他自己說,父親打仗歸來的頭等大事,就是喊隔壁嬸娘過來做米粉吃。
  • 當一切了然於心,再看生活中的苦,就是另一重境界了:那些苦,不過是幫助我們昇華自我的臺階而已。一生所得,還有什麼比這樣的領悟更加珍貴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