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漫談(3)

王羲之《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序中表達了什麼生命精神內涵?(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4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三、唐代書法藝術的成就

漢字豐富的書體和多元的書寫形式,尤其是各種書體法度所表現出來的和諧美,充份體現出傳統文化底蘊的豐富和深厚。楷書樸實厚重,行書神采飛動,篆書圓轉渾厚以及隸書雄闊嚴整,幾大書體形式變化多樣,藝術表達美侖美奐,妙不可言。唐代是中國書法史上書法家最多的一個朝代,名家法帖很多是後人臨摹的樣本,人們不僅學習書家們點畫、章法的精巧,更能感受到其胸襟和氣質。書法的歷史不僅是這獨一無二的藝術形態的流傳史,伴隨著筆墨紙硯流淌的是作為文人應具有的翰墨精神。以下舉些例子:

1、唐代楷書書家輩出,開一代書風

歐陽詢: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其書法學習王羲之,八體兼妙,尤其是他的楷書融合了魏晉南北朝碑的特點而自成一家,人稱「歐體」。歐陽詢為人有風骨,不同流俗,歐體書法特點法度之嚴謹,於規矩中見飄逸,骨氣勁峭,風神獨具,可謂書如其人。他的《皇甫誕碑》《化度寺舍利塔銘》《靜思》等歷來稱名於世,「尺牘所傳,人以為法」,史載當時的高麗國曾專門派遣使者來唐,以求取歐陽詢的書法,可見在當時其聲名已遠播宇內。其《九成宮醴泉銘》最為著名,字勢峭拔,骨硬氣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一點一劃都成為後世楷書的楷模,享有「楷書之極則」之美譽。他對書法有其獨到見解,所撰《傳授訣》、《八訣》等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

虞世南:官至祕書監,書法學得王羲之筆法精髓,善於借鑑前賢風骨,自出機杼、別具一格。其書法運筆秀約典雅,結體婉麗和協,氣韻生動。他沉靜寡欲,博學多才,平時在政務之暇與唐太宗切磋書法時,常以古代帝王為政之得失,加以規諫,唐太宗稱讚他有「五絕」,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其代表作《孔子廟堂碑》,碑文長達三千餘字,整篇氣勢連貫,整飭有法,而且運筆生動含蓄,中和靜美,得唐太宗賞賜王羲之曾佩戴的「右將軍會稽內史」黃銀印。他曾奉命寫《列女傳》以裝屏風,另外書寫《昭仁寺碑》以及《翰墨帖》《論道帖》等多種,《述書賦》稱其「永興超出,下筆如神。不落疏慢,無慚世珍」,《書斷》稱其「其書得大令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容秀出,智勇在焉。」

褚遂良:官至尚書右僕射,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他的書法學習前代多人,尤其對於王羲之書法精心研究,深得其神韻,並融會漢隸,他能夠將各家之長融為一體,其書姿態華美,俯仰有致,章法和諧。唐太宗曾廣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鑑別出王羲之書法的真偽,且無一誤斷,使得沒有人再敢將贗品送來邀功,足見其對王羲之的書法研習之精熟。他還編寫了《右軍書目》,收藏於內府。其代表作品《雁塔聖教序》,莊重高古,滲透著風韻天成的節奏感。其它著名作品有《孟法師碑》《伊闕佛龕碑》《陰符經》等,《唐人書評》中將其字譽為「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書斷》稱其「少則服膺虞監,長則祖述右軍。真書甚得其媚趣,若瑤台青瑣,窅(讀yǎo)映春林」。

薛稷:官至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薛稷好古博雅,「文章學術,名冠時流」;善繪畫;工書法,其書學歐、虞、褚等,在學習繼承褚遂良筆法和風格的同時,又有所發展創造,由此形成了他個人融隸入楷,媚麗而不失氣勢,勁瘦中兼顧圓潤的書風,人稱其「可謂河南公(褚遂良)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尚。」杜甫曾見其普讚寺題額三大字,筆勢雄健,寫《觀薛少保書畫壁》詩讚云:「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鬱鬱三大字,蛟龍岌相纏。」薛稷著名作品有《信行禪師碑》《中岳碑》《佛石跡圖傳》等,遒勁妍麗,鐵畫銀鉤,瘦硬通神,《續書評》稱其書法「如風驚苑花,雪惹山柏」,既風姿楚楚,又風骨勁挺。

顏真卿: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一生勤於書藝,廣泛學習各種書體,博採眾長,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開一代書風,其書在書史上居承先啟後地位,端正勁美,雄渾蒼勁,人稱「顏體」。其楷書代表作有《多寶塔感應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等,他參用篆書筆意寫楷書,寬博有氣度。其行草書亦剛勁多姿,更挾帶金石之氣,筆鋒轉折豐富自然,有沖和淡遠之韻,如行書《祭侄文稿》。蘇軾在《書唐氏六家書後》中稱其「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顏真卿為人篤實忠直、臨危不懼,他的字也均用正鋒,沉著、剛毅,一如其人品。人們感懷他忠烈壯懷的事蹟,歐陽修在《集古錄》稱讚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後人稱顏體字「望之知為盛德君子也」。

柳公權:曾歷任三朝侍書,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從歐陽詢和顏真卿的書法中汲取了藝術精華,而自立新意、別出一格,世稱「柳體」。其書風清勁挺拔,以骨法為尚,兼顧其形,將楷書點畫與結構發展至非常規範化的程度。主要作品有《玄秘塔碑》《金剛經》《神策軍碑》等,行筆善長利用長短、粗細、方圓、俯仰等變化,取得欹(讀qī)中求穩、險中求定的效果,使結構錯落變化、妙不可言,從筆畫之間傳出一種堅貞的力量。其書字字嚴謹,一絲不苟,在當時即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柳公權做人也和他的字─樣,鐵骨錚錚。唐穆宗曾問他怎樣用筆最佳,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指寫字和治理國家一樣,都必須「心正」。柳公權的「筆諫」,成為後世士大夫的一種典範。

後人將顏真卿與柳公權並稱「顏柳」,並用「顏筋柳骨」形容二人的書法風格像筋、骨那樣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顏真卿用筆注重提按和頓挫,顯得剛勁雄健;柳公權的書法稜角分明,以骨力遒勁著稱。顏筋之美和柳骨之美,成為唐代楷書的審美標準,一是楷書藝術到顏真卿、柳公權已大成;二是顏與柳一樣以人格和書藝相結合,成為後世書家的楷模,「心正筆正」之說,為書法倫理標準之一。後人景行仰止,重其書,慕其人品,如范仲淹作誄文《祭石曼卿》中說:「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

2、唐代行隸篆書體皆有代表書家,佳作紛呈

李邕(讀yōng),曾任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善行書,筆力舒展遒勁,給人以險峭爽朗之感;為人樂善好施,其聰穎和豪爽的性格躍然於筆墨尺幅之中。裴休見其碑雲「觀北海書,想見其風采」,杜甫讚其「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韓擇木,曾為右散騎常侍,世稱「韓常侍」,善隸書,用筆結字方整規矩,風格嚴正清勁,作品有《祭西嶽神告文碑》,《述書賦》稱其「韓常侍則八分中興,伯喈(蔡邕)如在,光和之美,古今迭代」。李陽冰,官至集賢院學士,精於篆書,用筆瘦勁圓活,逸致翩然,其著名作品《縉雲縣城隍廟碑》是他任縉雲縣令時於本縣城隍廟祈雨有應之後所寫。《述書賦》稱其篆文:「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因其篆品入神,當時多人求他篆寫碑額,以莊嚴其容,壯大其勢。

3、唐代在書法理論方面趨於系統和完善

唐代書法興盛繁榮的另一個標誌,就是書法理論的研究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發展幾乎與書法創作同步,而且不再局陷於對技法的簡單歸納、評價的範圍,幾乎包括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書家、書體、書品還是創作風格、流派,在唐代的書法理論研究中都趨於系統和完善。不少人不僅是書法藝術家還是書法理論家。在唐代書論撰寫者之多,論述體例之豐,闡述內容之深,皆前代之所未有。

唐太宗寫的書法理論文章有:《論書》《筆法》《指意》《筆意》等。孫過庭寫的《書譜》,從書法史的角度展開論述,內容涉及各種書體的演變及其特徵、書法美學等。張懷瓘的《書斷》《書品論》對書的產生源流及藝術特徵作了介紹和評述,評述歷代書家約一百二十人,史料宏富,提出「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了然。」張彥遠的《法書要錄》上至後漢趙壹《非草書》、晉王羲之《書論》,下至唐代諸家論著,內容十分豐富。徐浩的《古蹟記》記錄了書法歷史各種故事。唐代對於筆法的研究和論述也達到了新的境界,如歐陽詢的《三十六法》、虞世南的《書旨述》、顏真卿的《十二意筆法》等,其內容多是在技法上提倡自然中和的精神。

唐代有許多以書法為題材的詩篇,書家、書作乃至書寫工具筆、硯都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如李白的《王右軍》:「右軍本清真,瀟洒出風塵……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他寫的贈給李陽冰的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獻從叔當塗宰陽冰》)。杜甫有《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李潮八分小篆歌》等十多篇詩讚書法,還有李頎的《贈張旭》、高適的《醉後贈張旭》、賈耽的《賦虞書歌》等,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中國書法歷來注重字的氣質、神韻,因為文字不僅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關,亦是書家心靈世界的展現,這就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書法藝術的精神內涵。唐代書法藝術不僅給人們留下一幅幅令人景仰的筆墨寶卷,更重要的是給人們留下了珍貴無比的精神財富。書家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無不體現出其高潔的人品,而崇高的信仰和正信是其成就的關鍵。從其書中展現出的神采,讓人感受到一種浩然之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恢弘的盛唐氣象與盛唐精神。

主要參考文獻:
1.《新唐書》
2.《舊唐書》
3.《全唐詩》
4.唐‧韋述《敘書錄》
5.《資治通鑑》
6.唐‧竇泉《述書賦》
7.明‧豐坊《書訣》
8.北宋《宣和書譜》
9.明《書史會要》
10.南宋‧董逌(讀yōu)《廣川書跋》
11.唐‧韋續《唐人書評》
12.唐‧呂總《續書評》

(全文完)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繪本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只要有圖,就能得到莫大的樂趣。(Fotolia)
    繪本看似很簡單,但是卻能改變大人的思維方式,只要無字繪本你都能接受,還能看出樂趣,就能變成一個非常懂得孩子心理的,很會和孩子相處的父母。
  •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带暑來」五月五,立夏了!在這樣的立夏時節要作什麼事呢?以下從中國的民俗、和四時養生概念提供一些參考。吃「立夏飯」、吃夏(蝦)麵、吃七家粥、喝七家茶都是帶有天人和合的民俗,還有「立夏補老爸」不只是迎夏天節氣,還有展現了人際人倫的好美德。夏天養生美顏要注意的事和顏色有關……
  • 「十德」一詞在古漢語中是固定詞組,而且是周禮中界定的詞彙,說黃庭堅有意去弄一個香十德更改周禮的內涵,可能性不大。因為連被歷代朝廷奉為至聖先師的孔子都說要:「克己復禮」(《論語》,大意:克制自己的慾望,按周禮的要求去做。)黃庭堅作為一名朝廷的官員如果有意去更改儒家經義,與周禮及孔夫子過不去,被人在皇帝面前奏上一本,那可不是辭官回家種田可以了事的,因為篡改經義或離經叛道在古代屬大罪。
  • 宋仁宗嘉祐三年,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五十六歲生了一個兒子,在「三朝洗兒」的宴會上,歐陽修帶頭寫了一首洗兒詩,表達祝賀之意。
  •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是世界上聞名的天朝大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對外交往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文化領域內詩歌、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幾乎同時達到了全面繁榮的時期,成為各自發展史上的藝術高峰。此時期書法從進入普及、成熟到繁榮興盛的發展頂峰,在楷、行、草、隸、篆等各種書體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眾派紛呈,書作浩繁,書學鼎盛。
  • 所謂「唐人尚法」,是指唐朝的書法藝術一如盛唐氣象,重視法度,堂堂正正。書法講究「法度」,「合法」才能「質美」。書寫的法度即創作過程中的形式和要求,是一種規矩,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