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為什麼兒時不孤寂 成年後就可對孤寂免疫?

文/伊麗莎白‧蒂林哈斯特 陳潔雲 譯

人氣: 2017
【字號】    
   標籤: tags: , ,

美國眾議院新近通過了廢除奧巴馬健保法案的決議,共和黨人提出的「美國人健保法」以降低保費為目標。其實,要控制醫療開支還有其它辦法:致力解決孤獨的心理問題,就可以帶來非常顯著的變化。

內心孤獨的人對醫療有很大需求,對醫保系統是很大挑戰。孤獨寂寞會損害免疫反應,使人們更易罹患嚴重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

一項薈萃分析表明,孤獨寂寞的人更容易過早死亡,其風險等同於吸菸和超重100磅,其中又以65歲以下人群風險最高。而孤寂的人去看醫生並不只是為了看病,他們也非常渴望社交。

雖然孤獨已被視作大眾健康的一個嚴重隱患,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的討論還遠遠不夠。

作為一名診治孤獨引發的心理問題的臨床醫生,我已認識到,如果不先了解孤獨的原因,就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不僅僅是與社會隔絕

雖然與社會隔絕是個重要的風險因素,但有人陪伴未必能防止孤獨,正如獨居不一定會導致孤獨。

例如,婚姻不幸福的人,如果配偶與之很疏遠、甚至是受到配偶拒斥,他/她可能會有孤寂感。孤寂不是孑然一身,而是感覺不到對方存在的意義。關鍵在於內心的體驗。

有些人獨處時也很充實,正如英國心理分析師唐納德‧溫諾科特(Donald Winnicott)所解釋的,這樣的人內心從未孤獨。

快樂的媽媽背著女兒在公園裡。可愛的女孩,媽媽在戶外玩耍。.
好媽媽並不完美,但會非常關心孩子、珍視他們。這些內心滿足的孩子無論去到哪裡,都會不斷感覺到媽媽的關懷體貼。(Fotolia)

保護其心靈的是童年經驗,按溫諾科特的說法是「有個夠好的媽媽」。好媽媽並不完美,但會非常關心孩子、珍視他們。這些內心滿足的孩子無論去到哪裡,都會不斷感覺到媽媽的關懷體貼。

但是很多人並不那樣幸運。眾所周知,童年時期受過虐待的人到成年階段更容易虐待配偶。同樣,孩提時期被忽視的人成年後也很有可能重演他們的經歷:幼時就覺得孤單、少人關心,成年後的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長期孤獨可能是幼時受到大人忽視的結果。這種忽視往往是他人覺察不到的。一個孩子或許是在一個表面上看來一切正常的家庭中長大,但如果不能從母親那裡獲得需要的愛和關心,他仍然會感到孤獨。

我們會陷入舊的模式,因為這種感覺太熟悉,也許是表現對父母的忠誠的一種方式,他們曾經是我們的一切。

父親當然也重要,他們可以減輕、也可以加重母親的影響。但由於照看孩子通常以母親為主——特別是對小孩子而言,她們最能紓解孩子的寂寞,也最能讓孩子變得情感脆弱。

抑鬱、內斂的媽媽不太可能給孩子提供什麼情感支持,即便需要她做的事她也都做了。如法國精神分析師安德烈‧格林(Andre Green)所說,有時媽媽會如此抑鬱,她與孩子的關係會形同虛設。

有時媽媽可能和孩子很疏遠、不顧孩子的想法和感覺,完全不了解孩子,使其情感上得不到滿足而陷於孤獨。

幼年時想接近媽媽卻沒成功的孩子,長大後對發展親密關係也會不抱希望。有時候,絕望的心態有神經方面的基礎:早期受到嚴重忽視的體驗會阻礙負責樂觀的神經元的發育。

受忽視的體驗可危害心理健康數十年

「相由心生。」孩提時情感上受忽視的人可能作出相同舉動,讓自己對孤獨的期望有如「預言成真」。

缺乏關愛的孩子一般會責怪自己。長大後,別人不需要自己的羞恥感可能揮之不去,也可能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來愛,因此在社會交往中卻步。

(gpointstudio/Shutterstock)
缺乏關愛的孩子一般會責怪自己。長大後,別人不需要自己的羞恥感可能揮之不去,也可能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來愛,因此在社會交往中卻步。(gpointstudio/Shutterstock)

有些人還不只是卻步。他們似乎會固守寂寞,為此也堅持與世隔絕。這方面,神經生物學機制可能發揮作用,因為孤獨會激活「打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使人對「威脅」過於敏感,更有可能以恐懼或防禦心態回應他人。

心理因素也很主要。如果孤獨是你對與媽媽關係的最強烈感覺,你可能會固守孤獨感,因為這種感覺與她聯繫最緊密。無意識中,有些人可能不願放棄隔絕和孤獨狀態,因為這就像一種與疏遠的媽媽共同擁有的私密空間。

當然,我們都可以問:「為什麼要抓著這種狀態不放呢?」

這樣說吧,我們人並不總是那樣理性。幼時與父母的關係會在我們身上留下印記,多數人還會一遍遍地重演這種關係中令人苦痛的部分。我們會陷入舊的模式,因為這種感覺太熟悉,也許這也是表現對父母忠誠的一種方式,他們曾是我們的一切。

蘇格蘭精神病學家W‧R‧D‧費爾班恩(W.R.D. Fairbairn)認為,沒有什麼比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更能激勵人的了。沒有人願意選擇痛苦的關係,但如果這是小時候的境遇,那就是他擁有的,也會是他抓住不放的。痛苦的關係聊勝於無。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做過一項引發高度爭議的實驗,從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哈洛首先讓一群剛降生的幼猴遠離了母親,使它們陷於恐慌,然後給每隻猴子兩個選擇:一個母猴布偶和一個電線纏的母猴,後者手裡拿著裝食物的瓶。小猴子們更喜歡可以依偎的布猴;每隻幼猴都緊抱著自己的布媽媽,即便沒有食物。孩子們也有被愛的需要,即便他們受到傷害。

就是受到虐待,孩子們也愛他們的父母。被父母忽視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使他感到深深的孤獨,那就是他擁有的,也會是他抓住不放的。

一個人越是缺乏母愛滋養,就越會感到有此需要。如果媽媽讓自己有被愛和安全的感覺,離開媽媽並不是難事;而如果媽媽好像總是在情感上讓自己「若隱若現」,要與媽媽說再見就困難得多。

There is a lonely Asian man sit and see.
我們需要更仔細地考察孤獨的成因,考察曾讓人們感到很痛苦的特別依戀。(shutterstock)

有些人或許會堅持與世隔絕,因為這最貼切地反映了他們兒時的情感體驗。長期的孤獨或許顯示了某種「依戀障礙」,即對抑鬱、內斂或拒斥自己的媽媽的長久依戀。

如果長期的孤獨是來自於童年受忽視的經歷,社會援助或許不太能湊效。我們需要更仔細地考察孤獨的成因,考察曾讓人們感到很痛苦的特別依戀。這樣,我們就可以設法解決問題的根本,而不僅僅是著眼於改變其獨自一人的狀態。

本文作者伊麗莎白‧蒂林哈斯特(Elizabeth Tillinghast)博士爲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現任教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精神分析培訓與研究中心。本文原載「對話」(The Conversation)網站。本文代表專家觀點,不反映本社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