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恆鴻談當現代科學走近中醫

人氣 670

【大紀元2017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貝拉劍橋市報導)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MJNE)5月19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舉辦五月份專業分享會,邀請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張恆鴻醫師圍繞「當現代科學走近中醫」的主題,介紹中醫科學最新的研究動向,並分享養生秘訣。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得出診斷,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張恆鴻醫師指出,西醫講求「物質」,而中醫講求「關係」,人和外界環境的互動,產生症狀。他認為,和西醫有所不同,中醫沒有哪個人是標準,每個人需要找到自己的適應與平衡。好酒、好茶都是一種生命,如能滿足個體的需要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這便是功夫。如同張大千的水墨畫,無非是黑白,但揮手之間就體現了50年的功夫。

張恆鴻院長介紹「當現代科學走近中醫」。(貝拉/大紀元)
張恆鴻院長介紹「當現代科學走近中醫」。(貝拉/大紀元)

他例舉了紅外線熱像儀、聞診儀、心率變異分析儀等中醫領域新近研發的多種新科技,並重新定義「虛實」的概念。現代中醫發現,「實」體現於穩定度和控制力,如果此兩者不足,再大聲還是「虛」。他告誡說,老祖宗的智慧中有很多寶藏,可以彌補西醫之不足。「不要太依靠現代機器,人越依賴機器,就會失去自我,人就越退化,正如同『導航儀』問世後製造出一大批『路痴』。因而,保持對自然的感知能力才最重要。」他說。

在提問環節中,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要求張院長談一談針灸。張院長指出,針灸是「世界語言」。針體進入穴道,通過調整經絡,經絡又受調於五臟,最後達到調整五臟之功效。而中醫藥方雖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但西方人仍難以理解和接受。此外,很多中醫理論聽起來玄虛,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理論已被科學證實。

玉山會長許翠玲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提出現代中醫是否提倡「盡量少用中藥材」的疑問。張院長解釋說,古時講究「道地藥材」,當前中醫師無法掌控中藥材的來源,導致「指標成分」不一定是「有效成分」,療效和安全性很難把握。他建議可用中藥材的濃縮藥粉,價廉物美。

有聽眾提問,如何通過簡單易行的方法達到機體「致中和」的狀態。張院長認為,把自己還給自己,動靜結合地鍛煉,如練太極、書法、游泳等,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中醫』並不是因为起源於中國而得名,『中』是『中正調和」之意。」他以「天」字為例,「天」字中間一橫是人道,上面一橫是天道,只有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安享天年。◇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米飯不等於肥胖!中醫師教你吃對營養
談古論今話中醫:中醫治牙痛 遠比想像中快
因沉迷網絡而迷茫?中醫教你「見招拆招」
中醫師告訴你該知道的眼睛保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