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樂記》

作者:仰岳
font print 人氣: 1410
【字號】    
   標籤: tags: , ,

《樂記》被認為是中國目前最早的音樂理論專著,內容是以儒家的觀點論「樂」,在中國音樂史上有深遠的影響。傳為孔子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成書年代應為戰國末年至漢武帝時期。

《樂記》現存總共有五千餘字,共有十一個篇章:《樂本篇》、《樂論篇》、《樂禮篇》、《樂施篇》、《樂言篇》、《樂象篇》、《樂情篇》、《樂化篇》、《魏文侯篇》、《賓牟賈篇》、《師乙篇》。

以下略述各篇章重點:

《樂本篇》:

論述樂以聲音為本,音是由人心而生,人心感於物而後動,古代的聖王對於音樂極為重視,因而運用禮、樂、政、刑,這四種不同層次的方式治理天下。之後又講述若樂聲失調,五音散亂便會亡國,另外 音、樂有很大不同,知音較易,知樂較難,若知樂就很接近知禮,聖王制禮作樂是要讓人回歸正道上,禮樂若能交互運用就能成就王道。

《樂論篇》:

禮樂的功能不同,運用上卻是互補的,大樂必易,大禮必簡,禮樂是符合天地的運行法則,使四海之內都相互敬愛,了解禮樂的外在形式僅能沿用先聖古樂,了解其內在精神就可創作新樂。禮樂之作本於天地的自然法則,要了解其道才能制禮作樂。

《樂理篇》:

王者治理天下必定制禮作樂,功業越大,樂越完備,天地有自然之禮樂,聖人取其法而制之,唯有聖人真正能讓禮樂完備。

《樂施篇》:

君王若有好德行,勤於治民,可以從人民的舞蹈表現看出,歷代聖王的樂舞都以其德行命名,樂舞是聖王效法天地之道用以教化天下,運用好壞決定天下的興衰,所以歷代聖王都極重視樂教。

《樂言篇》:

不同的音樂會引導人的心志朝不同方向發展,古代君王會根據人的情感及本性制定禮義並校正聲律,五音象徵著君臣、貴賤、男女、長幼之理,這一切都可透過音樂表現,若作樂不得宜就會敗德,君子都鄙棄這種放蕩的音樂。

《樂象篇》:

樂有奸聲、正聲之別,君子當去奸聲而用正聲,君子當懂得以正聲推行其正道,以樂舞的方式讓民眾回歸正道,而德行為作樂舞的根本,樂舞的表現就是德行具體化的表現。

《樂情篇》:

禮樂可以治人情,統轄父子、君臣間的行為規範,聖人行禮樂之教,天地將協和,萬物繁生,禮樂貴得其本,一般技藝性的演奏歌唱舞蹈僅是末節,聖王必知本才能為天下制禮作樂。

《樂化篇》:

人以禮樂修持身心,可教化天下百姓,禮與樂各有運用之道,但最終目標一致,古代聖王樂於歌舞、制樂,天下也為之歸順、萬民也得以和睦。

《魏文侯》:

記述魏文侯與子夏談論古樂與今樂差異!文侯問:聽古樂深怕打瞌睡,聽鄭衛之間的流行音樂就不知疲倦,是為何呢?

子夏論述了古樂的本質,與「音」之不同,又說明國君不可以沉溺於敗德之聲,應崇尚正樂,為臣民的表率,君子聽音樂應當從中領悟並找到契合自己內心志向的意涵,與先聖之志產生共鳴。(在對話中子夏沒有直接給魏文侯答案!而是用其他方式表達古樂與新樂的不同,同時暗喻魏文侯應該恢復上古古樂,《漢書‧禮樂志》有記載這段:至於六國,魏文侯最為好古,而謂子夏曰:「寡人聽古樂則欲寐,及聞鄭、衛,余不知倦焉。」子夏辭而辨之,終不見納,自此禮樂喪矣。)

《賓牟賈篇》:

賓牟賈與孔子交流周武王《大武》樂舞的表現。《大武》樂舞表現了周武王討伐紂王的歷史過程,從武王弔民伐罪,太公指揮決戰,戰勝後武王治理天下,分封功臣、收兵於府庫,以禮教化天下,武王的文治武功歷歷在目。

《師乙篇》:

子貢問師乙:我這樣的人適合唱哪一種歌呢?師乙簡述:頌、大雅、小雅、風、商,各種歌曲秉性有異,適合不同的人來唱。歌聲是作為端正自己的心性,陳述自己德行的。

故筆者認為,君主作樂是為了治理國家,樂正後行為才能端正,音樂可以讓人心裡保持平和,可讓人好禮,所以君子不能離開禮樂,而舞蹈是神教化人,給人的一種極佳的溝通方式,君王解悟天道制禮作樂,就是讓百姓接受神教化的的方式,中國歷代樂舞的特點幾乎就等同那個時代的特性,然而現代人大多以為觀賞樂舞僅是一種娛樂,沒有深入認識其背後的深遠內涵。

禮樂教育是人的根本,君子必定能知樂,古人普遍對美學及音樂都有極高的鑑賞力,那也是自身修為的具體體現。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若有機會看到具足水準的古典樂團的演奏,是否也該像古人一樣能用心深深地去體會她呢?#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張靈甫 (1903-1947)原名鐘麟,字靈甫,生於陝西西安東鄉大東村的一戶農家。他小時在村中與其他孩童時常玩帶兵打仗的遊戲,任指揮官時往往領導有方,進退有據,在孩童間彼此有爭執時,他必定居中協調,幾乎無人不服,表現出了一股領導者的特質。
  • 山河破碎,復土難收的悲哀;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成空的悲哀:種種悲哀纍結在胸中;詩人借《破陣子》抒發自己多麼渴望重回沙場,馳騁敵陣,橫掃金兵,為君王收復河山,為朝廷建功立業的宏大抱負!
  • 姜夔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保存了宋詞的音調及唱法,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在這本書收錄了十七首姜夔的譜,其中的《暗香》、《疏影》為其代表作。
  • 岳飛見滾滾長江,不禁潸然淚下!他淡淡的說:「我怕無法信守跟宗澤的誓約!」「當年東京留守宗澤原本手握百萬兵馬,然朝廷苟安無法北伐收復河山,臨終時猶喊『過河!過河!過河!』我當年誓言要繼承遺志,如今…...」
  • 宋高宗於名堂祭祀天地開始用樂,此時南宋已定都臨安府。臨安府海外貿易興盛,遍及五十餘國,為當時世界第一大貿易城市,城內各國遊客來往不絕,酒肆茶樓、藝場、教坊、夜市興盛空前,比起北宋時期的汴京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時音樂形式主要已流傳於民間,說唱藝人張五牛創「唱賺」 形式的歌曲風靡了整個大江南北。
  • 笛是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它歷史悠久,在黃帝時期的樂官伶倫曾以竹子作笛吹奏,是目前在文獻上發現最早的紀錄。
  • 嚴蕊,字幼芳,為浙江台州營妓,活躍於南宋孝宗時期,富有才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善於歌舞。時新任台州太守唐與正久聞其才學,因此在府中擺酒宴交際時便邀嚴蕊到府中助興,當時恰逢桃花盛開的季節,唐與正想試一下她的才學,便以「紅白桃花」為題讓她填詞。嚴蕊才思敏捷,聽後當場作填—首《如夢令》吟唱起來: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 陸游生於北宋宣和年間,年幼時期便遇上靖康之禍,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因此早年便立志抗金救國,他天資聰穎,十二歲能詩文,在參加禮部考試時名列第一,但因喜論恢復,仰慕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詩中曾寫道:「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 將士們均感同身受,因此隨著主帥岳飛看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唱著《滿江紅》,之後唱到最後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只覺得內心平靜無比,沒有了在先期黃鶴樓的悲壯情緒,只感覺無比的祥和寧靜,卻有著奮力精進的波瀾壯闊。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