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醇:元人小令〈譏貪財利者〉賞析

作者:唐蓮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98
【字號】    
   標籤: tags:

無名氏〈正宮 醉太平•譏貪財利者〉
奪泥燕口,
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
無中覓有!

鵪鶉嗦裡尋豌豆,
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
虧老先生下手!

【註釋】
醉太平:元曲正宮調的一個曲牌。
無名氏:指本篇作者未能知其姓名。元人小令中,屬於無名氏的作品很不少。這是一批在小令的創作和發展上,作出了貢獻,卻連姓名也沒有留傳下來的作者群。
奪泥燕口:到燕子嘴裡奪取泥巴。燕子築巢時,口中啣泥,本來極少,卻還要奪泥燕口,極言貪官污吏們搜刮無度。
刮金佛面:到佛像的臉上,刮取金粉。
鵪鶉嗉裡:鵪鶉(讀安淳):鳥名,體形像小雞,頭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黃白色條紋。嗉(讀素),俗稱嗉子。位於鳥類食道後段,暫時貯存食物的囊狀部分。即嗉囊。
老先生:唐宋以來,對達官顯宦,稱老先生。元代稱朝官為老先生。這裡是調侃語氣,不一定專指大官僚,當是泛指一切貪官污吏。

【賞析】
清代文學理論家劉熙載,在他的《藝概》中指出:(這首小令)「篇意前後摩蕩,則精神自出。」所謂前後摩蕩,也就是前後矛盾激盪。劉熙載所說的「前後摩蕩法」,也就是「矛盾修辭法」,矛盾修辭法,被西方文論家稱之為「矛盾語」,美國當代學者勃魯克斯與華倫合著的《現代修辭學》中講道:「矛盾語法是適用於詩的,甚至可以說是詩中無法避免的語言。」仔細揣摩一下,所謂矛盾修辭法,乃是指同一詩行或連貫的數行中,將正反矛盾的兩種意念,或情景,組裝合一,構成相反相成、相摩相蕩的表現手法。

這首〈醉太平•譏貪財利者〉運用矛盾修辭法十分典型。你看:燕子口中啣泥極少,偏要向燕口奪泥;針尖上的鐵,本來不多,偏要向針頭削鐵;鵪鶉嗉囊裡,能裝得下幾粒豌豆?尋豌豆卻硬是尋到了鵪鶉的嗉囊裡來了。鷺鷥腿上哪有精肉?搜刮肉食者,竟然向鷺鷥腿開刀!這樣,每一句的前後意念,都構成一對矛盾。按照一般常理,索泥的,去挖山;尋鐵的,去開礦;收豌豆的,去下田;吃精肉者,去殺豬。但是,如果真的寫成:「到山中,挖土和泥;開鐵礦,鑄煉鐵器;豆田裡,收割豌豆;殺頭豬,好吃精肉。」——這樣寫,毫無矛盾,也就毫無藝術情趣可觀了。

所以,相摩相蕩,方無單調平庸之病;相反相成,才收挺拔警奇之功!法國十八世紀的伏爾泰,在他的《論美》中指出:「要用『美』這個詞,來稱呼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就須引起你的驚讚和快樂。」這首〈醉太平〉,運用矛盾逆折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諷刺了貪慾者,的確會引起人們的驚讚!

有人認為這首小令,在藝術上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誇張手法。不錯,它有誇張的因素。但是,這種誇張,與修辭學上的誇張,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所說的誇張例子,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等等,它們都是對事物某一點之廓大。而「奪泥燕口,削鐵針頭……」顯然與上面誇張的例句不同。所以,不應將它納入「誇張」的修辭範疇,而應歸屬於「矛盾修辭格」中。

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有內,有外;有上,有下;有好,有壞;有醜,有美;有光明,有幽暗……文學藝術是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映,矛盾修辭法也正是如此。古今中外運用這一手法的成功的例子很多,如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雨果的「一個可怕的黑太陽耀射出昏夜。」

中國現代新詩裡,運用矛盾修辭法的典型例子,可以舉出臧克家的〈有的人〉。他的詩中有這樣的句子: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由於「矛盾修辭」手法運用得好,恰當地表現了一種十分深刻的思想見解,便能引人深思,咀嚼不盡。

這首元人小令,運用矛盾修辭法,集中而又典型,生動而又潑辣,算得上是詩歌藝術中的精品!@*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古人常用飲食味道評論文學作品,那麼元曲屬於哪一種味道呢?《錄鬼簿》將其比作「蛤蜊味」,形容元曲輕靈活潑、自然不造作的風格。《曲論》則概括為「蒜酪味」,一股辛辣刺鼻而又香甜醇厚的混合風味,瞬間撲面而來。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元代文人,不乏風流倜儻、博學多才之輩,喬吉卻是難得的「才貌雙全」的翩翩才俊。《錄鬼簿》中讚他「美容儀,能詞章」。而翻遍整部書,幾乎再無人因顏值得到類似的評價。
  • 元曲四大家關、馬、白、鄭,其中鄭光祖是後起之秀,唯一一位元雜劇後期的代表作家。元曲的發展,也有個自盛而衰的過程,總體上來說,元朝初期的作家成就要高於後期,因此四大家的人選也多集中在早期文人。不過鄭光祖一點不比前輩遜色,幾乎要搶了元人之最關漢卿的地位。
  • 元代文人,除少數名臣作過散曲外,大抵是布衣、府吏之類。而元初有位文人,自是名門貴公子,更有在朝堂平步青雲的捷徑。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名流,卻自甘「沉淪」,終生不入仕途,還投身秦樓楚館,陶醉詩酒風月。不過元代文壇有幸,他留下了大量詞曲和傳世雜劇,最終名列元曲四大家。
  • 三國風雲,百年紛爭,是後世津津樂道的話題。它可入詩,吟唱那「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慷慨悲歌;它可入詞,彈奏那「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曠達情懷。它既是明辨博雅的《三國志》,躋身中華二十四正史;它也是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成就明清小說的傳世奇書。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 關於馬致遠的評贊,最詩意的一段是:「萬花叢里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四方海內皆談羨。戰文場、曲狀元,姓名香、貫滿梨園。」這是元末雜劇家賈仲明為他作的輓詞,馬致遠的兩大美稱——馬神仙、曲狀元都是出自這首詞,足見影響力之大。
  • 如果馬致遠僅以清麗典雅的散曲,就成為元曲第一人,恐怕不能令人信服。他在元曲的雜劇領域,同樣取得了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馬致遠共創作雜劇十五種,傳世七種。這些戲曲,也有鮮明的馬氏風格,成為後人學習的範本、評讚的經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