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千古工程奇觀(七)京杭大運河

作者:羅瓊
font print 人氣: 1181
【字號】    
   標籤: tags: ,

水道工程

在中國古代水路是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保障,因而早在春秋末年人們就開始修建運河。在歷史的長河中,運河又多次被修建,溝通南北五大水系。這條長度僅次於長江的京杭大運河開了世界航運史上的先河。

中國除了地上水道工程外,還有極其引以為豪的地下水道工程——坎兒井。在荒漠的戈壁上乾旱無水,人無法生存。兩千多年前人們竟可以在地下開掘5,000公里長的暗水道,使沙地變成綠洲。古人們所採取的方法卻相當簡單:利用地理環境,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

世界最古老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簡稱大運河,位於中國東部,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大運河河道包括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通濟渠、永濟渠、會通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浙東運河等。(Groverlynn/維基百科)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與晉國爭雄,於公元前486年修建運河150公里,溝通長江和淮河。隋代統一南北以後,陸續開挖以洛陽為航運中心,首尾相接的幾段運河,開通南北水道。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為了避免繞道洛陽,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現今的京杭大運河(Ian Kiu/維基百科)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為解決大規模南糧北運的問題,下令工部尚書宋禮徵民夫16萬,疏導自濟寧到臨清的元代運河。大運河的運量從元朝初年的不足10萬石,達到明朝中期最高年份的580萬石,到清代最高年達有800萬石。兩千多年來大運河對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北京通州八里橋下的通惠河及大運河遺產界樁(Siyuwj/維基百科)

京杭大運河是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遠遠超過蘇伊士運河(190千米)和巴拿馬運河(81.3千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古代運河。它領先於世界千年,顯示中國古代航運工程技術的卓越成就。@*#◇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 上一期我們在科學欄目裏介紹了興建於兩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借自然之力,化害為利,與自然和諧共處等特點。其實,中國歷代都非常重視水利建設,這一次我們介紹一個古代的水利工程,其中包括鄭國渠、坎兒井、邗溝和大運河。
  • 8月12日21時40分,在京杭大運河蘇州滸關段北津橋上游約500米處,一艘裝有硫酸的安徽藉船隻,破損漏水,傾覆沉沒致硫酸洩漏入河。
  • 北京官方日前宣佈,北京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於12月27日正式通水。然而這項「政績工程」卻備受輿論詬病,有學者曝光該工程涉假或將成為中原大地的災難根源。中共官方媒體近期加大宣傳力度,藉各方專家論證為這項工程「漂白」,但是南水北調東線附近的醫藥公司向河道大量排放有毒廢水近日被曝光的消息卻令人震驚。
  •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真的是了不起的一生,前文已經說過,其在位短短二十二年間,不僅發展了經濟,國力達到了鼎盛,天下得以大治,聲名亦遠播海外,仰慕中華文明者無計其數,六十多國與明朝存在朝貢關係;而且他做出了好幾件了不起的大事,其中任何一件都會讓其青史留名。這其中就有疏通大運河和鑄造永樂大鐘。
  • 襄陽城,位居中原,扼守在漢水中游,曾是春秋時代楚國北境的一個戍防渡口。襄陽城北臨漢水——自然的天塹,古人在它的東、南、西三面開挖河道,從城外引入襄渠水,再通過人工修建的涵閘控制水量,和漢江貫通。一條護城河不僅起到防禦的作用,還打通了水運的航道。
  •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修築長城時總結出「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驗,成為軍防布局的重要依據。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
  • 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包括三個工程:魚嘴工程 (分水工程)、寶瓶口(引水工程)和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 靈渠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洩水天平和陡門組成。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的靈渠,也與同為秦代水利工程的都江堰齊名。它溝通了湘江和漓江,鏈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打通南北水道,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