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劉芳:要孩子有擔當?你先來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8月16日訊】我們總是希望自家孩兒今後能有責任心、有擔當,能夠承重,在這方面教育上也沒放鬆過,可是收效往往不盡人意,為啥?

一個媽媽帶孩子去餐館用餐,結束後,剛走出大門,媽媽就看到孩子的小背包鼓鼓囊囊的,打開一看,裡面滿滿的白花花的紙巾。媽媽跟孩子說:「我剛才沒告訴你就喝了你的一瓶酸奶,你現在覺得委屈麼?」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媽媽馬上從包裡掏出一瓶酸奶說:「我知道不對,所以給你買了一瓶作為補償和道歉。你偷偷拿了這麼多紙巾,打掃衛生的阿姨是不是也會覺得委屈呢?」孩子想了想點頭承認,媽媽問孩子想怎麼解決呢?孩子考慮再三之後表示要買一個棒棒糖給阿姨表示歉意,當然,這並不是媽媽想要的回答,媽媽買了一大包糖,鼓勵孩子自己去賠禮道歉,並讓孩子轉告,媽媽還可以賠償相應的損失。

這樣的教育方式,最後結果多半是皆大歡喜的,不過,我也不得不將大家拉回到殘忍的現實中來,咱們都仔細回想一下,見過這樣有擔當的家長麼?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少的可憐,多半是啥樣兒的?就是以各種方式推諉、逃避責任,最常用的方式除了胡攪蠻纏就是說一句:「我不知道。」然後再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而這種時候往往有孩子在身邊目睹這一切,中國人講:「身教重於言教。」爸媽是這樣,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的。

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法國的一個公益廣告就把這個道理詮釋的非常直白,走在前面的媽媽衝著手機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後面跟著的女兒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手裡比劃著大喊大叫;爸爸叼著菸捲走的晃晃悠悠,兒子的小手上也比劃著一個無形的菸捲,模仿著爸爸的動作緊隨其後;直到這些家長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修正自己的言行之後,情況開始向正面發展。

碰到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向外看,埋怨社會環境多不好,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導致孩子沾染了很多不良習氣。卻忘了一個重要環節,家庭是組成社會的最小單位,孩子從一降生開始,家長的教育始終是最直接、最迅速、最重要的環節,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上都帶有家庭教育的因素。

所以,想要修正孩子,先在自己身上動刀就對了。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