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對聯

何處相思明月樓 中秋賞月妙對

作者:允嘉若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29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中秋節祭月、賞月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幾乎和中華民族的信史相伴隨。從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天的祭月大典了。同時,秋天賞月、賦詩、作對的風尚也醞釀於其中。

「明月樓」賞月吟中秋

唐代時,賞月成風尚,這種風尚又被後繼的宋人盛放了。唐代詩人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中,有月與樓輝映的名句得到千古共鳴: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宋代蘇軾《水調歌頭》詞,明月上瓊樓,映朱閣,綿長幾代相思,成了中秋夜的曠世經典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樓」賞月吟中秋,有詩情畫意的中秋月,也有低迴跌宕的相思情。

西湖畔的中國傳統建築。(fotolia)
中秋賞月,近水樓台先得月。(fotolia)

熱鬧玩月

除了相思的中秋,趣味熱鬧的中秋玩月也來參一角。北宋《東京夢華錄》留下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中秋夜玩月鬧哄哄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月下有樓皆博餅、天涯無客不思家」,天涯遊子的思鄉情,寄情於秋夜博餅玩鬧,起落間得到慰貼。

「近水樓台先得月」,賞月,愛上層樓,於是「水、樓、月」成了望月、玩月的最佳組合。這樣的時空,賞月雅興,怎能不無好對子呢?

「得月樓」的圖片搜尋結果
金門水頭村得月樓。(Prince Roy/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望江樓 印月井名對

說到「高樓寄月」,不禁想起一副落在四川成都代表性古建築望江樓上的百年「奇對」,為何博得「奇對」奇名?因為它既奇麗又奇巧,先是只有上聯,經過了一百多年,「望江樓」才得「月」對上了。

望江樓有個「崇麗閣」,「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語出晉.左思《蜀都賦》)點出樓亭的風貌也點出了樓所在時空。望江樓朱柱碧瓦、寶頂鎏金,是明清時代所建,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所建造的園林建築群之一麗。

成都望江樓浣箋亭一景。(AlexHe34 /維基百科)
成都望江樓浣箋亭一景。(AlexHe34 /維基百科)

「望江樓」不只是單一的建築物,而是融合於園林中的傳統中國建築群,聚集了薛濤井、濯錦樓、吟詩樓、崇麗閣、浣箋亭、五雲仙館、泉香榭、流杯池、清婉室等等建築;融合了園林、文化、書法藝術於一體。崇麗閣上就有一名對的上聯。

傳說在十九世紀末,有位江南名士來到這裡,登樓望江,即興賦對,寫了上聯之後,雖然感嘆如潮,翻來滾去,卻凝聚不出完美的下聯。後人在崇麗閣的門楹上,就看到百多年前江南名士的「半邊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這上聯,「望江」興歎,反反復復,迴環迭唱,餘韻如流水悠悠,隱隱見到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的羽影:「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也有李白《鳳凰台》「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的波痕。

宋(佚名)〈江天樓閣〉局部。(公有領域)
宋(佚名)〈江天樓閣〉局部。(公有領域)

留在望江樓上的對子,幾乎成了「絕流」。一百多年過去了,來對的墨客騷人接踵而至,但是所對的下聯都無法與上聯珠聯璧合。宛然似當年李白到了黃鶴樓,見到崔顥《黃鶴樓》題詩在上,超然氣渾、高情遠意,望景興歎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到了1930年代,從什邡來了個叫李吉玉的人,躍躍欲試。有一天,他在珠市壩散步,偶然看見「古印月井」,讓他靈光一現,對出下聯來: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這望江印月的對子就成了: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然而,後人推敲「月影」對「江流」詞性不夠工整,「 月井萬年,月影萬年」對上「 江樓千古,江流千古」的合掌對又是一忌。今人莫其生,改以「月井九州,月影九州 」對上「 江樓千古,江流千古」,消解合掌對之忌。然仍有意韻萬千未盡於斯之嘆。後來求對者,仍然絡繹不絕。

嘆:見嬋娟皓月當空,古來,騷人遷客望月,老去幾多筆墨?
            登高樓清秋至節,今往,萬家百姓慶節,誰解黃鶴情懷?

大雁。(fotolia)
大雁。(fotolia)

「水、月」分外明

還有個登樓賞月的對聯也讓筆者印象深刻。傳說清代時有李和張兩人,相約在中秋,登樓賞月、對聯取樂。李和張兩位雅士名中各懷抱「水」字和「月」字,就相約以此入對。

李先生登樓望向北斗之際,見七星伴月來。起了一聯: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

八月十五中秋時節,也正是鴻雁南飛時。此時,樓頂孤雁掠影,讓張觸景生情,對出下聯:

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兩雅士寄情水與月,水連天,七星連水現倍影;月帶影,孤雁帶影見雙飛。中秋夜,水接樓,水連月,心心相印,無獨有偶。

中秋月又要臨門。生命短暫,見水月年年曾相似,問人生代代真是無窮已乎?誰又能得見、能得解?中秋夜,誰家今夜扁舟子?樓上明月種相思,相思何處……。

月亮 月夜 (攝影:王嘉益 / 大紀元)
月夜(王嘉益/大紀元)

參釋

1、宋•蘇軾《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望江樓傳統中國建築群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起的園林建築。相傳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箋「薛濤箋」,並在此留下了許多詩句和薛濤井。為了紀念薛濤,明清兩代先後在這裡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構成了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從清朝入了民國,望江樓被闢為望江樓公園。

3、當年李白登樓望見崔顥《黃鶴樓》詩直舉胸懷,氣勢渾偉,高情遠意,只能望而興歎,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之語,罷作而去。到了金陵登鳳凰臺,才得作《鳳凰台》相應。常見後來人對兩詩的評語,多以為《黃鶴樓》氣韻渾然、高情遠意勝出。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鳳凰台》: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中秋節又到了,這是僅次於新年的一個大日子。只是如今的中秋節越發的冷清了。雖然叫賣月餅的商家們花樣翻新的炒作著,卻仍然難掩這中秋夜裡一年甚比一年的落寞。想來中秋佳節其實並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這一天人們要做的事情應該很多,而不僅僅是吃月餅。
  • (shown)此句還是一個字迷:上面寶蓋似弓,弦下有一「兔」字,正是一個「冤」字,說明......
  • (shown)有幸從《大紀元網》上讀到雲松先生上面的文章,感到非常享受。仔細品味雲松先生的對句,根據本人有限的見聞,認為這實在是迄今為止極其罕見的好對句! 因為興奮得夜不能寐,本人幾次披衣而起,擊鍵而文。經過反覆思考,漫談如下意見。
  • 中秋節作為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的黃曆八月十五。按照黃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 中秋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所以從古到今有許多美好的詩篇。以下欣賞幾句中秋詩,希望大家在這美好的日子裏,增加一些詩意。今天不缺物質,所以在物質上減少一些,在精神上可以增加一些。
  • 中秋佳節,又臨,懷念「古月」情致,看一看古人的「對月」佳聯,增添過節的趣味。中秋節是個充滿歷史古意又盎滿人情詩趣的中國傳統節日。君臣、詩人墨客、商家百姓也常常「作對」應和、競技和逗趣,妙趣聯聯來。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有月即登台,無論春夏秋冬;下聯怎麼對?
  • 這是中秋節來臨前夕的一節古詩詞吟唱課。伴著鋼琴曲《靜夜思》的旋律,講臺上的我打開「中秋賞月」的幻燈片,動情的講述......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