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古人愛旅遊!還有推薦文、套裝行程(2)

作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晚明南京元宵節的熱鬧景象(公共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原標題:晚明古人瘋旅遊!竟還有炫耀文、套裝行程?)【接前文

問:晚明旅遊有促進經濟發展嗎?

答:晚明時,旅遊的正面觀點是促進經濟發展,象徵社會繁榮,甚至反映當時的太平景象。

旅遊活動的興盛其實代表著國富,也製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晚明時期人口膨脹,每人可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但旅遊業的發展,創造出轎夫、舁夫、牙家等大量的人力需求。

明,陸治,《支硎山圖》局部。圖右可以見到當時登山旅遊應雇的「肩輿」及「舁夫」。(圖片來源/巫仁恕提供,採自《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
明,陸治,《支硎山圖》局部。圖右可以見到當時登山旅遊應雇的「肩輿」及「舁夫」。(圖片來源/巫仁恕提供,採自《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

當時有一些地方官員或士大夫認為旅遊會造成奢侈浪費,甚至因為傳統觀念重農輕商,認為旅遊會影響民生、甚至是國家稅收,因此他們主張要禁止旅遊活動。

其實這些禁止旅遊的理由,是許多傳統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導致,例如奢侈浪費的批評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消費習慣。當時的文獻資料裡沒看到有人因「旅遊」而破產,反而是賭博與打官司容易傾家蕩產。

問:晚明士紳的旅遊論述,類似現在 FB、IG 炫耀文?

答:書寫遊記就是文人展現文化資本,並展示自己的身份品味

晚明文人書寫遊記時,除了炫耀之外,還有社會、經濟上的考量。但當時有些筆記小說提到,有些文人不會親自去旅遊,而是派「僮僕」去該景點看,回來以後告訴他景點長什麼樣子,文人再去杜撰這些遊記,並以寫了多少遊記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由此可見當時寫遊記的風潮所衍生的奇異之事。

清代徐揚所繪的《姑蘇繁華圖》,左下角可見僮僕拿著提盒跟隨文人遊歷山水的樣貌。(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清代徐揚所繪的《姑蘇繁華圖》,左下角可見僮僕拿著提盒跟隨文人遊歷山水的樣貌。(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膨風」的晚明文人,多只在江南遊歷。

某些山水景點是大家所一致推崇的,例如五嶽。明代的江南文人黃省曾喜好遊歷,甚至在應京赴考途中聽聞西湖之美,便激動著裝前往、遊玩數日而不應考。黃省曾雖自號為「五嶽山人」,但卻未曾到過五嶽,他的遊歷大多侷限於江南地區的景點。但這不代表明代沒有真正去各地遊歷的文人,像徐霞客就頗具冒險犯難精神。

晚明旅遊的舒適性與娛樂性,成為有別於當時他國旅遊的最大特點。各種精緻化的工具因應而生,例如美觀、具不同功能性的畫舫;放置食物的提盒、烹茶煮酒的提爐等遊具;跟隨文人出遊的僮僕與歌妓;甚至因旅遊而生的游道論述、雅俗之辨。這些都反映了士大夫想塑造的身份與品味。

左為放置食物的提盒,右為烹茶煮酒的提爐,就像現今野餐、露營會帶的用具。(資料來源/巫仁恕提供)
左為放置食物的提盒,右為烹茶煮酒的提爐,就像現今野餐、露營會帶的用具。(資料來源/巫仁恕提供)
明,錢穀,《惠山煮泉圖》局部。可看到右下角僮僕正在用遊具煮泉。(圖片來源/故宮 OPEN DATA 專區)
明,錢穀,《惠山煮泉圖》局部。可看到右下角僮僕正在用遊具煮泉。(圖片來源/故宮 OPEN DATA 專區)

問:為何想研究晚明的旅遊文化?

答:過去我的研究領域是明清的「社會經濟史」,主要是明清時代的社會結構及經濟發展,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研究基礎。之所以會轉到「文化史」研究,是受到歐美歷史學研究趨勢的影響。

近二十年來,歷史研究出現新轉向,透過文化史研究開拓了歷史學許多新的面向,尤其是 16-18 世紀是研究的主要範疇,文化史研究的新面向也包含了「旅遊消費」。

然而,如果缺少了社會經濟作為基石,那文化史的研究只看到表面,無法深入理解。

以三個例子來說明:轎子、路程書、社會結構。

第一,交通工具轎子。南宋已出現轎子,當時純粹作為日常交通工具,但了晚明卻開始作為「旅遊」使用,這背後的原因與人口有關。晚明當時處於人口爆炸成長期,有一億多人口,勞動力十分充足,所以有許多人可以從事「轎夫」這個工作。

第二,是「路程書」的使用。路程書是古代商人交通時參考的書籍,可以指引商人到外地貿易時,該選擇陸路或水路。例如文林閣唐錦池刻印刊行的《士商類要》就紀錄了各路程中的各種旅遊景點介紹,晚明的黃汴所編撰的《天下水陸路程》也同樣在路程後附有旅遊介紹。原本路程書只作為交通參考用途,但商人在旅途中會順便觀光,因此,路程書也兼具旅遊指南的功能。

第三,從社會結構面來看,晚明商人群體崛起、社會地位提高,引起士大夫內心的焦慮。士大夫想與商人做出區隔,因此需要展現自己獨特的旅遊品味。

歷史學研究必須靠史料來說話,晚明遊記數量的巔峰,呈現當時興盛的旅遊風氣。

在歷史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史料搜集。研究無法憑空想像,必然要植基於資料之上,無論是圖像或實體的物質資料。在搜尋某個時代的史料過程中,會發現某類型的史料特別多,例如晚明遊記的暴增,約莫是從十六世紀中葉,也就是從嘉靖年間開始,到了萬曆年間達到巔峰。從史料可以發現文人自行出版的文集中,幾乎都有遊記文體。一個時代出現某類文體一定是有原因的,可以反映了當代的風氣。

另外一個例子,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山水畫,但以前的山水畫多是文人畫,屬於寫意不寫實的風格。但晚明的山水畫風格一轉,十分具體寫實,受到旅遊風氣的影響,在繪畫方面出現了「紀遊圖」。@#(末完,待續)

──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本文限網站刊登)

責任編輯:楊真

點閱【研之有物】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代皇帝原來也會護航文,而詔書的字裡行間還藏著皇帝各種煩惱,中研院發布官方科普媒體「研之有物」,用淺顯活潑的筆法,帶民眾認識艱澀難懂的研究。
  • 宮中爭權奪位的可怕,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想必體會最深,一方面要讓自己坐穩、一方面也要阻止別人竄位,透過頒詔的總動員儀式,將皇帝對自己的期許、對政權的看法布告天下。
  • 因應路程遠近不同,康熙四十二年 ( 1703 ) 時曾明確訂定齎詔官赴各地頒詔往返的時限,例如從京師到河南、山西一帶往返限 30 天。
  • 工業革命後,各種產業加速發展,首當其衝就是商業模式的改變。當物資開始充足,我們對生活有另一種想像,百貨公司也因而誕生。中研院近史所連玲玲,研究歷史悠久的上海百貨公司的現代化過程,建構出其背後傳達的意識。
  • 你以為「圖文部落客」是現代產物?走進中研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的收藏世界裡,你會發現老祖宗將「文字」化為「圖像」的功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被用來祭祀祈福,或作居家擺設的圖像,其中蘊含的文學與宗教意義,早已普及於古人的日常生活。
  • 「泰北金三角」地區的雲南人,家人過世時是燒紙作的「假護照」,讓逝者可以拿著護照到處移動。為什麼會有這個文化現象?中研院黃樹民院士,分享過往田野調查看見的故事。
  • 導覽行程通常從中研院大門口開始,一直深入森林步道及生態池,院區內的植物、昆蟲與動物,對生態志工而言如同老朋友,路邊的一花一草都可以說個故事,一蟲一鳥都是令人駐足流連的焦點。
  •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經過千年萬年的地殼變遷,桑田可能變滄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遺跡,就被隱沒在水中;另一種情況,則是因意外或戰爭,讓飛機船舶隨著文物資料一起沉沒。廣大無垠的海底,其實有著從古到今許多的歷史發展足跡。水下考古,就是研究這些的領域。
  • 子夏衣衫襤褸而安於貧困,王章病臥牛衣中哭著與妻訣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