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中)

作者:仰岳
磬。出自《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三十六卷》。(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續前文

民族音樂的審美 

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幾乎與中國歷史同樣悠久,中國境內有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及韻味,因此都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音樂。東北地區的秧歌形式詼諧,充滿活力,曲調中高音嗩吶及打擊樂器比重較高;江南地區的音樂曲調較委婉、秀麗,所以琵琶類型的彈撥樂器及二胡這類弦樂器的使用就多些;蒙古地區的音樂有草原的遼闊氣象,氣勢磅礴,節奏自由明快,多用顫音和上滑音,多用其獨特之馬頭琴、胡琴……等樂器。

宋朝之後,民族音樂受到戲曲及說唱藝術的影響,再加上元明時期國際及各地區交流更為頻繁,所以民族樂器發展更為多元。

到了明朝之後,拉弦樂器快速崛起,其中二胡此一樂器音色柔和、圓潤,具有極高的抒情效果,配合明清之後地方戲曲、說唱藝術的文化的發展成了民族樂器中的主要旋律樂器。

在民族音樂的審美上,須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及樂器特色。許多民族由於地區性較強,未受到中國歷史各朝代主流文化衝擊,至今仍保有上古時期部族流傳下來的民歌、曲調。

以人聲為貴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貫穿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層面上,包含音樂。德音雅樂順應天地萬物之道及人體五行之理。古時「樂」字等同「藥」字,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音樂與演奏的欣賞是心對心的溝通。

人直接發出的樂聲,不單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音樂形式,而中國音樂一直有著貴人聲(聲樂)的傳統,樂器發出的聲音自古以來也是做為人聲的輔助,在中國音樂的美感中就是以「人」為中心,歷代也一直以人聲為貴。

《禮記‧郊特牲》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

《尚書大傳/臯繇謨》  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大琴練弦達越,大瑟朱弦達越,以韋為鼓,謂之搏拊,何以也?凡練弦達越搏拊者,像其德寬和。君子有大人聲,不以鐘鼓竽瑟之聲亂人聲。

歌者,樂之聲也,故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諸樂之上。(《樂府雜錄》唐 段安節)

聲樂的表現最早出現於祭祀中,展現於神的殿堂。漢武帝時期讓男女兒童共七十人一起於甘泉宮歌唱祭祀先靈,歌頌神的偉大,當時常有流星劃過祠壇上的夜空,甚至有神跡出現。

西班牙馬德里當地時間11日凌晨,通過多重曝光拍攝到的英仙座流星雨。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在美東時間11日晚達到頂峰,而在中國大陸,最佳觀賞時間是12日晚21點至次日凌晨4點之間。(DANI POZO/AFP)
英仙座流星雨。(DANI POZO/AFP)

自古敬天信神、修煉文化就貫穿在中國社會各階層中,很多有名的藝術家、樂者都是修煉人。漢武帝之後的東漢時期,佛教與佛樂一同傳入中土,聲樂的發展在此時邁入新局:陳思王曹植在封地魚山聽聞佛樂後,整理經文,作佛樂唱頌之法,其音如鳥於林中嬌聲反囀,美妙無窮。

佛樂是以偈(佛門的詩歌,每偈由四句構成)作為頌詞,歌與讚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樂器,協和音律的要求。 

《高僧傳》
「東國之歌也,則結韻以成詠;西方之讚也,則作偈以和聲。雖復歌讚為殊,而並以協諧鐘律,符靡宮商,方乃奧妙。」 

佛樂的弘傳正逢魏晉時期,諸多帝王親身禮佛,民間普遍信仰佛教。這時人們對佛樂不單做為一般音樂鑑賞,而是接受佛法的教化,有帛法橋、支雲籥……等高僧們四處傳法,吟唱佛樂教化世人,相伴的樂器也多了木魚、鐘磬……等等。然而佛法是威嚴的,佛樂也不能只從審美的觀念看待,後人能從歷代的高僧傳記及文學作品中窺其奧妙。

在佛樂隨佛教弘傳時期,過去單傳的道家也更深入民間普傳。東漢時期道人張道陵創五斗米道,廣收弟子,開啟道家成立宗教形式之先例。魏晉時期嵩山道士寇謙之作《雲中音誦新科經戒》,創道家樂頌法,並以鐘磬、鼓……等中國傳統樂器樂器伴奏。道人陸修靜作《步虛詞》,為道家音樂之先聲,宋朝時期《玉音法事》一書收錄五十餘首道家音樂,為其最早之曲譜集。

對於道家音樂之審美、鑑賞多與中國傳統音樂類似,因道家在中國流傳甚久,中國人普遍接觸道家修煉文化,道家音樂也隨著詩、詞、歌、賦流傳。(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王愉悅

點閱【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把骨笛,一把將人類音樂史往前推進了8-9千年,甚達上萬年。中國河南省漯河市武陽縣賈湖村遺址出土的骨笛經過了八千多年的掩埋竟然還能吹出民歌曲調,聲音清樂嘹亮。骨笛之作技藝精湛、音高表現完美出色連專家都堪不破破綻,更是個驚世紀錄。
  •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是正的意思,雅樂的特點就是中正平和,莊重肅穆。周公制禮作樂,完備了雅樂的體系,把音樂、舞蹈與宮廷禮節、郊廟祭祀等宗教活動相結合,用以教化貴族的生活與禮儀。
  • 相傳,神農氏繼承天下後,取法宇宙萬物的原理,削桐木做成琴身,用絲繩當弦,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上通神明之德,並引導萬物和諧。
  • 陸游生於北宋宣和年間,年幼時期便遇上靖康之禍,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因此早年便立志抗金救國,他天資聰穎,十二歲能詩文,在參加禮部考試時名列第一,但因喜論恢復,仰慕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詩中曾寫道:「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 宋代會填詞的女子大約可分為三類。一、出身書香家庭的名門淑媛,家中有父兄輩可以教導詩詞,如李清照、朱淑真等;二、與文人士子交往甚密的青樓女子,她們都要接受嚴格的詩、書、琴、棋、畫、茶、酒等教導…
  • 情感在心中生成、激盪,情不自禁,便會通過言語表達出來;如果言語還不足以表達情感時,便會發出嗟嘆;當嗟嘆也不足以表達情感時,就會拖長腔調歌唱起來;當歌唱還不足以表達出情感時,就會手舞足蹈地翩翩起舞。
  • 《高僧傳》依僧人的德行、事蹟,分作「譯經」、「義解」、「神異」等十科,每科均有論述,其中「經師」一篇的論,為現存佛門典籍中關於樂論最完整的一篇紀載,
  • 相傳遠古的三皇,神農氏取法宇宙萬物之理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與神溝通、引導萬物和諧。在周朝時期,音樂教育被認為是貴族必修的「六藝」,任何一位貴族子第都要能彈奏。琴並非宣洩情感,而是用來純淨情感,清除邪念。
  • 出定後的文天祥不禁淚流滿面地說:我都明白了!緣起、緣滅,是非成敗轉頭空,正道大法已得,生死僅是一念間,我已不復迷惘。說罷便提起筆繼續寫下未完成的《正氣歌》。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