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情咨文演說 川普有五大任務目標

人氣 534

【大紀元2018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報導)美國川普特朗普)總統將在週二(1月30日)發表上任後首個國情咨文,向國會議員及美國民眾闡述其2018年議程。

雖然暫時解除聯邦政府關門警報,但移民及邊界安全問題、通俄門調查陰影、今年11月中期選舉等等,考驗川普政府的應對能力。據《國會山報》(The Hill)的分析,川普週二在國會的國情咨文演說背負著五大任務目標。

要求國會解決移民問題

上週四(1月25日),白宮推出移民改革計劃,為180萬幼時隨父母非法入境的「夢想生」(Dreamer)提供入籍之路,另外要求國會同意250億美元保護安全的建牆資金,以及取消鏈氏移民和綠卡抽籤。

一名高級官員說,川普計劃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強調移民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推銷他的這項計劃。

外界預料,川普將告訴國會議員,這項計劃是兩黨議員在今年3月前,共同合作為夢想生尋求出路的最後機會。

川普於1月28日發推文說,他提出這個方案的理由有二,「共和黨想要解決這個長期以來的問題,以及突顯民主黨人的意圖,他們並不想解決DACA問題,只是想要利用它!」

川普政府去年9月宣布暫停奧巴馬2012年簽署的「幼年入境暫緩遞解」(DACA,又稱達卡)行政命令,並要求國會在今年3月5日前提出長久解決方案。

上週,在瑞士達沃斯接受CNBC訪問時,川普說,在前總統奧巴馬的第一任期,民主黨掌控參眾兩院,有能力解決DACA問題,但他們沒有處理。

週二,部分DACA受益人將獲邀出席國會聯席會議,聆聽川普總統的演說。

爭取兩黨支持基礎設施計劃

川普上週三(1月24日)在白宮和全美大約一百名市長會面時,宣布高達一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並表示投入金額最高可能達到1.7萬億美元。

白宮尚未公布這項計劃的細節,據英文大紀元報導,1月22日部分媒體取得的一份草案顯示,這項基建計劃的預算,將由聯邦政府預算及私有部門與地方政府共同支應,並優先投資鄉村地區。

一位高級官員說,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川普會花一些時間說明這個達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包括重建道路、橋梁和轉運系統,並且呼籲兩黨國會議員支持他的計劃,因為他相信這是「可以獲得兩黨廣泛支持的項目」。

《國會山報》說,2018年伊始,國會陷入支出法案及DACA問題的混戰中,糢糊了川普政府今年的首要推動目標。這位高級官員的說明,等同告訴外界,川普今年的推動重點是基建計劃。

呈現經濟亮眼表現

川普總統預料會在週二的國會演講中,擺脫2018年1月發生的紛紛擾擾,說明在其治理下,過去一年美國經濟的亮眼表現以及通過30年來最大減稅的稅收改革法案。

川普26日在達沃斯說,自其2016年勝選以來,美國增加240萬個工作,小型企業信心指數達到高點,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到近50年來低點,非裔美國人的失業率降到歷史新低。

美國的失業率已連續三個月維持在4%,達到17年來的最低點,工資上漲,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突破26,000點。

此外,川普總統也可能在國情咨文演說中提出貿易政策方向,強調「美國優先」、「互惠互利」的貿易,以及川普政府在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的努力,包括採取合法的貿易措施,如對太陽能板及家用洗衣機課徵全球防衛關稅,未來考慮對中共政府採取和知識產權有關的貿易限制措施。

爭取選民支持共和黨

美國將於2018年舉行中期選舉,選出眾議院全部435席眾議員及33席參議員(參議員的三分之一),大多數總統都會利用國情咨文演說爭取選民的支持,一名高級官員說,川普首個國情咨文的主題為「建構安全、強大及自豪的美國」。

預料川普總統會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向美國人民說明,共和黨領導層會為選民爭取符合美國利益的權益。

「這個演說將向所有美國民眾,明確傳達在川普總統任期內,社會各階層都會受益,不論貧富或者背景,所有人的生活都會獲得改善。」該名官員說。

再次令人刮目相看

川普總統去年2月28日在國會聯席會議首次發表演說(新任總統的首場國會演說不是發表國情咨文),當時,他的演說數度被掌聲打斷。

演說後,多家媒體的評論員說,川普的演說相當成功,從未看過他這樣深刻地闡述政策,且動之以情,呼籲兩黨為國家、人民,擺脫過去的爭議,共同合作。

週二,川普或將再次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說,獲得美國選民認同,創造兩黨共同合作契機,「讓美國再次偉大」,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川普上任周年】美國史上獨具特色的總統
羅斯:川普達沃斯講演涵蓋各方面 非常出色
美GDP去年四季度增2.6% 預計今年繼續上揚
川普稅改將推動 美國股市上半年持續上漲
紀元商城
Nature’s Bounty魚油多款 現有5折優惠
每日更新:超千圖像 探索奇妙植物王國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