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五之一)

作者:黃金財
用來碾稻穀的土礱。(黃金財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續前文

戀戀梅山—梅山老照片展拍攝背景略談

梅山這樣一個極具質樸勤檢樂觀的鄉鎮,多少滄桑舊事難免隨歲月而模糊,年輕一代對於懷舊的理解,都只是一種抽象詞彙的連結。藉由老照片保存的影像整理,對於鄉土共同記憶清晰而深刻的具象認識,有其立竿見影的功能,亦有助於鄉土情誼與地方文化共識的凝聚。

歲月,確實是一條永不止息的河流,四十多年來,就這樣在我們心頭奔流而去,永不回頭……。而它流走了我們的時間,也帶走了我們的童年,更進一步流成了延綿不斷的歷史,使我們在梅山這塊芬芳土地的舞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都有度過屬於自己的童年生活,當無情的歲月奔馳而過時,是否可曾留下足供記憶的寸心半縷呢?

當生活型態的急遽轉變,人心浮沉於功名利祿所交織而成的羅網,面對層出不窮的政治紛爭及種種燈紅酒綠的倉惶誘惑,淡薄的人情,現實的壓力,在在逼使人們汲汲去尋求精神層面的宣洩出口。如今,科技文明快速的衝擊,那些繽紛萬象,寫滿璀璨紀錄的軌跡是否依然存在?那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的寶藏是否仍被完整保存?

多少個寒夜,獨自面對著層層疊疊堆砌如山的老照片,那是先民們在梅山打拚生根茁壯,辛勤耕耘,建立了紮實而豐碩的無形資產,亦留下了勤正誠樸的梅仔坑民風和典範的影像,讓我們感受到梅山這塊土地的心跳與脈動,往往讓我們感動莫名,久久不能自己。今天懷著「鄉土情,感恩心」的豪情職志,忠心於豐沛典雅的愛鄉熱誠,「以一顆真摯的心,去關懷周遭的人、事、物,再度揮灑一支超然的筆,來記錄梅山早年無窮時空的變幻。」

(二十三)土礱

土礱是典型農業社會的產物,它的實物大概與人胸線齊高,直徑約三人始能環抱之。它的用途是用來碾稻穀的,然而土礱不是家家都備有,通常是集數家或家族共同合資設置小型土礱脫殼。土礱是用桂竹破片細修成竹篾後,圍造成圓形的土礱圈,構造分兩層,底層中心放一支圓鐵,在中心做木礱心,搭用紅土木齒(專用的土礱齒),最下面佇立三根木頭作支柱,上層部分同樣由竹片做成土礱圈,中間有圓圓的土礱斗,兩側有兩枚木做的土礱手,而竹片內也是由土礱齒、紅土所組成。

土礱斗放入稻穀之後,經上層、下層土礱齒磨破穀殼而成糙米,便落在兩墩交縫處,再利用風鼓將重量較輕的粗糠(穀殼)吹離,區分出為可食用的糙米,但不是一次磨過就能碾出白米,必須重複幾次精製後,才有白米可吃,而脫穀的穀殼可供做燃料之用。

早期拖動土礱要有足夠的力量,往往要兩至三人合力一起旋轉,或用牛隻來推磨,由於是繞圈研磨,牛隻久而久之後會頭昏,不聽使喚,就需用黑布將牛隻眼睛遮住才行,可說是費時費力,想一想,在當年沒有電力的年代裡,人們為了一粒米,一頓飯,實在有夠勞累與辛苦。

根據梅農劉志忠表示,猶記得每逢尾牙後,住在梅山中庒的堂叔們都會忙著趕在黃曆12月24日封礱前,用石臼樁米,或每逢喜慶節日或是插秧割稻米豐收時,會將蒸熟的糯米放入樁臼裡槌打攪和,作成「齊耙」,外面沾上花生米及細砂糖,大夥兒分食共樂共享,熱鬧的景致,至今難以忘懷。

土礱,不但反映著農業社會生活的演進,更是先民文化生活體制的紀錄與創作的美學,實有必要把它當做文化標本保存下來,雖然土礱在梅山尾庒仔(三美庒)沿用了百餘年,可惜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如今農作已進入自動機械化,往昔的犁田、施肥、耙秧、收割、脫殼、碾米等工作,不再假借人工,就連勞苦功高的牛隻也無用武之地,更遑提笨重的土礱、風鼓、犁耙等農具……。曾幾何時,在我們居住的聚落裡,早年的土礱也一件件被束之高樓,或拋棄或任它腐壞,昔日的風華已漸漸地消失在我們生活之中,期望藉由本文,讓年長一輩們的回憶與故事和後輩們產生互動與連結,讓年輕的世代體會先人早年那種勤儉樸素的生活艱辛歲月呢!

土礱。(黃金財 提供)
梅山藝術季現場-土礱。(黃金財 提供)

(二十四)打鐵

我國以農立國,打鐵這行業為農民打造過鋤頭、犁頭、柴刀、斧頭、鐮刀、犁耙等農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也為婦女打造過菜刀或剪刀等家庭必備的用具,而開創了農業的文明。當你走進打鐵店,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門面有一個大熔爐、抽推式的鼓風箱、砧台和許多長夾鐵槌等工具,牆上壁架則掛滿打造完成的斧、槌、刀、鋤、鐮剷、菜刀等,亂中有序且富拙趣地佔滿整個空間,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說與市容有不協調之感覺,但仍有那份鄉土濃厚又熟悉的親切感。

如今,打鐵業在現代化衝擊的蛻變以及社會型態的速變,爐火多半是微弱而無力呈半掩息狀態,但梅山中山路有一家「山田打鐵」,店家主人李文軒,卻默默從事這項打鐵趁熱、鏗鏘作響的傳統行業已有50年之久。「年屆68,小學畢業後,因當時教育不普及,工作機會也少,就自然與父親李清集學藝,當時雖然沒有機會好好讀書,但能學得一技之長,繼承父業,也是很好,終身受用不盡。」李文軒師傅如是說。

「靠眼睛,看火色,打鐵要趁熱,以及靠精湛的技巧。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接受採訪的李文軒,一提起50多年來製作農作的經驗談,不時眉飛色舞。他說,首先得先視打鐵的種類是生鐵、熟鐵或是鋼鐵;生鐵含碳量高,熔點比熟鐵低,切口白色,質地硬而脆,適於鑄造器物,但缺乏延展性,不適用於鍛接或打造。而熟鐵含碳量低,熔點高,有延展性,適合錘鍊打造。而鋼鐵必須加熱一千度,把鐵塊氧化除去,所得才是精純的鐵。

瞭解鐵質的種類後,有先引爐子的風櫃生火,把要鎚打的長方型鐵塊,埋進燒紅的火爐炭堆裡加熱,並不時地鼓動風櫃,然後用鐵鉗取出火紅的鐵塊放在鐵砧上鎚打,所謂「趁熱打鐵」,等到火紅的鐵塊打扁了,紅色變暗淡了,重新再插回火爐燒煉。隔一會兒,又鉗出再用鐵鎚交疊的鍛打,使之變薄又扁,並迅速放在水桶裡淬火、冷卻。在打造過程中,鐵中所含碳量的多寡,加熱溫度有一定的控制範圍,一點也不能馬虎的,而必須按材質所需的工具類別,來決定冶煉的火候時間,才能增加鋒刃的硬度,削鐵如泥,而鍛打主要用意是使熟鐵經過錘打,變得更尖銳,質地更勻緻,而刀口不鈍為準。

從前一鎚一鎚的打,有時兩人同時對打,節奏動聽,一上一下,很是費力。目前改用彈簧沖床,代替人工,輕鬆許多,因此打鐵匠雖年已半百,還是勝任有餘。往後,恐怕不到五至七年,當李文軒師父不再維持此種敲打「鏗鏘鏘」的聲音時,這項珍貴的民俗技藝,將淹沒在梅山傳統行業工藝史上,那時我們的下一代,將無法再認識打鐵這一項行業,與台灣三百多年來的歷史,和幾千年來的文化有著密切之關連了。

打鐵間。(黃金財 提供)
菜刀、鐮刀成品。(黃金財 提供)

@#

──轉自梅山文教

(點閱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只有浸淫在藝術的創作與收藏、欣賞,才能靜觀萬物,悠遊天地,悅己娛人,參贊化育,開拓生命的無盡境界。
  • 在人潮中,他只是心滿意足地回頭看一眼臺中火車站,直覺著它一定會一直屹立在那裡,直到他孫子一輩之人,也會像他這樣凝望著它。
  • 龜甲笠邊緣向外下垂的設計,使雨水能夠從左、右兩旁順勢流下,不會把身體弄溼,十分好用,難怪在早年龜甲笠成為農夫下田插秧除草的最佳農具呢!
  • 每年十二月下旬到第二年一月底之間,是梅山公園梅花怒放時節,滿山花海似雪,詩意一篇篇,人行其間,暗香浮動,山風徐拂,落英繽紛,彷彿瑞雪飄落,有如置身於人間仙境,「有花堪賞直須賞,莫待無花空賞枝」。
  • 雖然臺中是南北交通的樞紐,但早期的開發並未集中於現在的臺中市中區,直到清末劉銘傳在臺中建立臺灣府省城開始,再到日治初期對臺中進行一連串的都市規劃後,臺中才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
  • 每每想起早年那些充滿人情味的古老行業,總會不知不覺勾起了多少的童年記憶,縱然它已逐漸褪色而遠去,迅速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透過手上一張張精彩黑白的老照片,讓它得以重新活靈活現。
  • 大灶升火是一門學問,會的一根火柴就搞定,不會的可能被熏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所以早期女孩子要學煮飯、炒菜,第一件事就是要學升火起灶。
  • 隨著時光環境迅速的變遷,一些古老行業正逐漸瀕臨失傳或已消失殆盡,當年勤奮知足的生活中,洋溢著那股濃郁的民風和舊情,也日趨流失,年輕的一輩再也感受不到,唯有在殘存的歷史影像老照片中輾轉見證往日的點點滴滴。
  • 早年沒有石砌牆時,大雨會將山坡上的土石沖到華興溪,後來請當地打石師傅利用建築工法排列技術,發展精美的「人字砌」,不但環境美化,整齊美觀,排水良好,而且即使歷經強烈颱風、地震,始終屹立不搖。
  • 麵線製作,通常在凌晨四、五點即需進行,先將麵條密密纏繞在小竹竿,使之逐漸成「線」,再放在室內陰涼處自然醱酵,麵線長度便會增至原來20倍,就可將串著麵線的小竹竿提到廣場,準備最重要的「拉麵」程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