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倫敦人多房少 為何批准建新房慢?

滿士裡市被認為是批准新房最慢的倫敦地區。(Depositphotos)

人氣: 24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8年10月12日訊】(英國大紀元記者站報導)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5年6月底(最新數字)倫敦的人口約為867.4萬。如此多的人擠在一座城市,住房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統計顯示,倫敦各自治市批准建房的比例相差很大,為何有些地區不願建新房呢?

「蓋房可以,但是不要在我家後院」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的統計,自從2015年以來,倫敦各地區平均批准了86%的新房開發申請。

但是倫敦西南的里士滿自治市(Richmond upon Thames)只批准了31%的申請,是全倫敦批准比例最低的。當地市政廳收到了1,991個修建新房的申請,但是市政廳表示會考慮的有940個申請,而最終獲得批准的只有617個。

因此許多倫敦人批評里士滿的居民自私,他們口頭上表示願意看到新房開發,但是「不要在我家的後院」,也就是英國媒體說的「Nimby」(Not in my back yard)。

里士滿是倫敦一個比較富裕的地區,泰晤士河從中蜿蜒流過,占地2,500英畝的里士滿公園內一片安寧自然的景色,還有許多鹿在這裡漫步。但是在迫切需要住房的人心中,這裡可能是自私的代表。

里士滿自治市的市政廳目前處於自民黨的控制之下。市政廳副領袖、議事委員會負責住房問題的委員Liz Jaegar認為,「Nimby」這個帽子「對我們不公平」,因為「如果你拿出一張地圖,看看里士滿,就會發現有多少土地是屬於保護土地了」。

她還表示,2016年市政廳拒絶了一個包括320棟新屋的開發項目,這一個決定可能大幅增加了該市被拒開發申請的比例。

政治原因

倫敦東部的虹橋自治市(Redbridge)也拒絶了一個683套住房的大型開發申請,但是原因跟里士滿非常不同。

這個開發計畫中只有4%的新房是廉價住房,遠低於當地市政廳要求的比例(至少50%),因此遭到工黨控制的市政廳的拒絶。最終,這個計畫在當時的政府住房大臣的干預下獲得批准。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地理學教授切謝爾(Paul Cheshire)對《金融時報》表示,新房申請被拒的比例跟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工黨控制的市政廳不像保守黨控制的市政廳那樣反對在本地進行開發。保守黨的選民比較可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因此對於建築對就業的促進不那麼感興趣」。

越靠近市中心,批准的新房越多

倫敦各市政廳批准新房申請的比例跟他們距離倫敦市中心的遠近有很大關係。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數據顯示,倫敦外圈的14個市政廳雖然住房密度低於市中心,但是拒絶的新房開發申請的比例卻是靠近市中心的市政廳的兩倍。

房產市場分析師哈德森(Neal Hudson)表示:「看看這些地區的人口概況,他們的人口更有可能是年老而且有自己住房的人,這是典型的Nimby人士,這代人在住房方面住得非常好,所以說的不好聽點兒,他們有點兒自私。」

根據Resolution Foundation的統計,倫敦內城住在自己房子裡的人比例為25.7%,而在外倫敦比例為43.3%。在Tower Hamlets,比例只有18%,2017年當地市政廳批准的新房申請比倫敦任何地區都多,有13,731個。

但是,人們質疑Tower Hamlets新批准的這些開發是否真的能夠解決當地人住房的問題,因為這些房子的價格不低,比如2020年將竣工的One Park Drive公寓大樓,一臥室的公寓要價為82.5萬鎊。

更加實際的原因

《金融時報》的分析認為,外倫敦一些地區不願批准新的建房申請還有許多實際的原因,比如擔心當地的醫院、交通基礎設施難以應對,轄區範圍內許多土地都是不允許建房的綠地等。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制定的倫敦規劃草案為各自治市制定了2019-2029年需要實現的建房目標。即使是目前批准新房修建申請比較多的Barking and Dagenham市政廳(批准了2,578個新房,拒絶了83個)距離汗設定的目標還有不少的差距,更何況其它地區了。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住宅研究部門負責人盧克(Lucian Cook)對《金融時報》表示:「開發商首要的是集中於內倫敦,因為那裡的利潤最高,而且比較大的開發增值的可能性最大。」

從目前的批准建新房的數量來看,倫敦只有兩個地區能夠達到汗設立的目標,City of London和Islington,但是這兩個地方的新房成本通常都很高,比如在Islington Square一套明年竣工的兩臥室公寓售價是120萬鎊。

但是,好在倫敦市長汗的計畫目前只是草案,而且即使通過,也沒有法律效力,市長沒有權力強制要求各地區執行。

地方政府缺乏建房的積極性

切謝爾教授表示,倫敦各地區缺乏倡導多蓋新房的刺激。他說:「市政廳都缺錢,如果他們批准了新的開發,就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但是他們卻得不到提供服務需要的錢。」

他說,儘管市政廳通過稅收的方式會得到一部分款項用於改善基礎設施,但是,「這些成本加在一起可能會影響住宅開發的可行性」。

而且對於地方政府的議員來說,他們更關注當地居民的觀點,每次市政廳舉行跟房產開發有關的會議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居民旁聽,一些情況下居民還會舉行示威活動。

但是住房與金融研究所(Housing and Finance Institute)的主席波利特爵士(Sir Mark Boleat)認為,規劃法律不傾向於開發商,比如,整個規劃申請需要很長時間,成本比較高,開發商甚至在沒有動工前就已經花費了好幾百萬鎊。

此外,目前倫敦房地產市場的趨勢也讓開發商不再摩拳擦掌。今年6月的房價比去年6月低1%。◇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