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四相」有緣由

曾公亮慷慨解囊四十萬 積德遺子孫

作者:洪熙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40
【字號】    
   標籤: tags: ,

曾公亮(999年-1078年)是北宋政壇的三朝元老,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一生有不少成就。他曾參與編修《新唐書》,著作《唐兵志》、《勛德集》等文集,還奉旨與丁度聯合編纂中國第一部官修的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曾公亮也留下不少令人稱道的軼聞。

曾公亮還是平民時,有一年到京師旅遊,夜宿旅舍。一天夜裡,他聽到隔壁鄰人的哭聲,哭得很悲傷。於是循聲過去,問鄰人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家裡有人去世了,否則怎會如此悲傷,痛哭不止呢?

鄰人說,家裡沒有喪事。鄰人想說什麼,但欲言又止,臉上帶著慚愧的表情。

曾公亮像,取自清顧沅輯《古聖賢像傳略》,道光十年刻本。(公有領域)

曾公亮安慰他:「心中憂憤以至痛哭,也真是難為了。也許你能遇到有仁心的人,幫你解除難關。要不然,光坐著痛哭,即便哭出血淚,也無濟於事。」

鄰人看看左右,傷心嘆息很久,才說:「我也不隱瞞,我因為一些事,欠下官家不少錢。現在官吏催著還債,如果不及時償還,就會獲罪。我家境貧窮,無以償還。所以就和妻子商量,將女兒賣給商人,可得錢四十萬,明天商人就要來了。我們將和女兒離別,心中萬分不捨,所以悲傷不已。」

曾公亮說:「不要把女兒賣給商人。還是我來買吧。商人行走四方,輾轉不定。如果讓女兒到江湖中浪遊,日後一定沒有返還家鄉的日子。一旦日久色衰,寵愛消失,你的女兒就會被視為奴婢使喚。我是江西的士人,向來讀書,知曉仁義,會將你的女兒視如己出。」

鄰人當即跪下,向他謝恩,只是很苦惱,他已經接受了商人的錢財,並且寫了契據,這該怎麼辦?

曾公亮告訴他:「就把錢還給商人,取回契據燒掉。如果商人不同意,你就到官府告狀。那人一定會害怕,必會同意。」遂即取出四十萬錢送給鄰家,說:「我現在要先上船了。三天以後,你帶著女兒過來,我在水門之外等你。」

曾公亮剛離開,商人就來了。鄰人按曾公亮的建議拒絕了商人,商人也不想打官司,取回錢就走了。

三天以後,鄰人夫婦二人帶著女兒到水門,訪尋曾秀才的船,旁邊的船民告訴他們,曾秀才已經離開三天了。鄰人尋不著他,後來把女兒嫁給士人為妻。

傳說曾公亮出生前,有一和尚名為青草堂。因為曾母常到寺院供送齋飯,施捨衣物。青草堂感念曾母的恩德,曾說:「老僧將來給夫人作兒子。」曾母之後生下一子,派人到寺院去看,發現草堂果然已經坐化。這個孩子就是曾公亮。曾公亮仗義輕財,慷慨解囊濟助他人,或許是因緣天性使然。

因為曾夫人常到寺院供送齋飯,施捨衣物。僧人青草堂感念其恩德,於是說:「老僧將來給夫人作兒子。」後來曾夫人果然生下了曾公亮。示意圖。(新唐人)

後來,曾公亮於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登進士甲科及第(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錄取時按成績排列等第),之後擔任集賢殿校理、天章閣侍講,纂修帝王起居注。按照慣例,天章閣待制(皇帝的文學侍從官)不改變服飾,但宋仁宗當面賜予他金紫衣,說:「朕於講席賞賜你,是因為尊寵儒臣。」

曾公亮文才一流,政績也很出色。他在鄭州任職時,因治政卓越,聲名遠揚。他的轄地夜不閉戶,民心安然,當地的盜賊因為懼怕他的威望,全都逃離。

嘉祐六年 (1061年)曾公亮升任宰相、集賢殿大學士,與另一宰相韓琦共同主持朝政,協商治國大計。

曾公亮本人進入宰輔中樞,他的後代子孫也官至宰相。曾家一門出了四位宰相和一位狀元。時人稱「曾半朝」、「一門四相」。南宋洪邁在《夷堅志》中評道:「這是因為祖上積德,蔭福子孫的緣故吧!」

事據:
《夷堅志補》卷第三
《宋史》卷三百十二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第七

@*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朝禮記講,「仁」來自先祖。用一個比喻,先祖就像桃李的核仁。因為有了核仁,生生世世才能繁衍不絕,所以祖輩、父輩都是一個家族的核心。華人很講「孝」道,懂得孝養父母,報答親恩,平日照顧好父母的飲食起居。
  • 《清朝歷史冤案集》有些故事耐人尋味。縣令審案的依據,除了遵守當朝的法律,還知道人法之上還有天法。智慧的縣令會根據實際情況,法外施恩。
  • 夫妻同做一夢,同僚同做一夢,這二則正史中的記載,讀來令人感嘆不已。我們不得不信,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人們死後還會繼續輪迴轉生,和有緣人再續前緣。
  • 拳師教弟子說:打拳不能打對方的肩頭!會一拳打死人。這到底是怎回事?
  • 韓國仁川高速公路近日發生一起感人的「即刻救援事件」。一名駕駛員在高速途中突然昏迷,失去控制的車子與路中央的隔離島發生摩擦,並繼續前行,情況萬分危險……
  • 重陽節的日期是每年黃曆的九月初九,也稱為清秋節、茱萸節、黃花節、菊花節、九月九、重九、九日、暮節等等。那為什麼將兩個「九」稱為重陽呢?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