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最早的作用令現代人意想不到

作者:宋寶藍
「豐碑」最早的作用令現代人意想不到!圖為香港便母橋石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生活中,我們閱讀報刊,瀏覽網文,常會看到「豐碑」一詞。在大眾印象中,人們以豐碑形容某人或某個團體建立了偉大的功勳,並將其事蹟銘刻在高大的石碑上,意在永垂不朽,千古流芳。

如果說起豐碑最初的意義,不僅和記錄豐功偉績沒有任何關聯,而且它的作用也令現代人意想不到!

《說文》說「碑:豎石」,東漢經學家鄭玄說「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陰陽也」。這裡的「碑」,是指沒有文字的木樁或樹立的石頭。此碑一般立在宮殿大門之前用來觀測日影。隨著文化的演變,人們在碑上銘刻文字,記錄事蹟,紀念先人的功績。

可是「豐碑」卻不是石頭。「豐碑」源於「葬禮」所用,原本的作用和現代人熟悉的並不相同。

先來看一下春秋時代善於製作各種木製機關的大匠師魯班(公輸般)經歷的一段歷史。(出於《禮記‧檀弓下》)

匠師公輸般還小的時候,逢魯國正卿季康子的母親去世將要出殯。公輸般進言季康子以機關封棺下葬,他可以製作轉動的機關,不用費事就能下葬棺槨。結果此事遭到公肩假的阻止而作罷。

公肩假為什麼反對?因為當時諸侯下葬時已經僭越天子的禮制用了「豐碑」,卿大夫又僭越諸侯的禮制用了「桓楹」。如果公輸般為魯季子製作了機巧機關為其母下葬,開了風氣之先,人們也要嘗巧爭相仿效,這種不守禮制的作法,更會造成社會敗壞的風氣。公輸般聽進去了公肩假的話。[1]

那麼「豐碑」之葬,又是什麼作法呢?據《禮記‧正義》卷十記載:「豐,大也,謂用大木為碑。」

此圖為蜀地石刻碑文,縮豐碑於尺幅。清代金石學家劉喜海(別號三巴子)《三巴金石苑》插圖。(公有領域)

天子薨逝,下葬的棺槨很沈重。待葬時,要引棺槨徐徐下到墓室中,必須要借助於繩索和轆轤等工具。豐碑就是固定繩索、轆轤引棺槨徐下墓室的大木碑。《禮記‧集說》鄭玄(東漢經學家)注解:「天子用大木為碑謂之豐碑」。

鄭玄說:「豐碑,斲(音卓)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下棺以繂(粗麻繩)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轆轤)也。」

大木形狀像石碑,樹立在墓室的四個角,大木上面鑽有圓孔,以便繩子穿過和架設轆轤,用來徐引棺槨下葬。

用豐碑下棺,本是天子使用的規格;後來的諸侯以及皇族宗親也都使用,不過,那是僭越禮制的作法。

後來臣子追述君父的成就,將其功績書寫在碑上[2],這也就是現代人使用「豐碑」一詞的意義來處,豐碑也變身為彰顯功勳事蹟的重要載體,也成為不朽的傑作,偉大功業的重要象徵。

註:

[1]:季康子之母死,公輸若方小,斂,般請以機封,將從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魯有初,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般,爾以人之母嘗巧,則豈不得以?其母以嘗巧者乎?則病者乎?噫!」弗果從。

[2]:《釋名‧釋典藝》說碑:「 碑,被也。此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晉代潘安美男子潘安有一天赫然見到自己頭上長了白髮,他形容自己長出白頭髮,成了古人說長白髮的典故來源,「二毛」也成了他當下的年紀的代名詞,那麼「二毛」是幾歲的代稱呢?
  • 卍字符是一個極古老的標記,在東西方許多古文明中都可見到。例如,法國羅浮宮所藏的六千年前的美索布達米亞陶碗上就繪有卍字符。前段時間,筆者意外發現清代古畫卷 《皇清職貢圖》中也有卍字符的身影。
  • 中國古代錢有「布泉」、「孔方兄」、「上清童子」、「阿堵物」等名稱。歷經數千年時光,先民對「錢」的認知也在發生著變化,為此產生不少趣聞。
  • 華夏美食「蓴羹鱸膾」的典故,配合詩人詞家9首詩詞的詩情畫意表情懷與心聲,哪一句最得你心?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