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1)

作者:詹姆斯·馬斯卡利克(加拿大)

空步道在積雪覆蓋在一個晴朗的冬日(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42
【字號】    
   標籤: tags: , ,

「你可能幾乎忘了,如果生命缺乏茁壯的條件,將會變得多麼脆弱。」——詹姆斯·馬斯卡利克

我在友人的小屋,走到船塢盡頭,縮起腳趾。那是二〇〇七年的初夏,水和天空一樣灰灰冷冷。我打算跳入水中,睪丸拚命往骨盆縮。咿,冷得發抖。

手機在我皺巴巴的衣服旁響起。我彎腰接電話,心想會是很長的一通電話。

是多倫多大學急診部主任:

「詹姆士,是我,邁克。歡迎從蘇丹回來。我聽說有一份工作是前往衣索比亞。」

說不、說不、說不,我在腦海中重複道,接下來又想到,就在蘇丹旁。

風越來越強。

****

「詹姆士?」

我步出飛機,在入境海關前排隊,手上拿著衣索比亞簽證。有個人手上拿著標誌:「詹姆士醫生——多倫多。」

陽光燦爛,空氣聞起來有家的味道。

雅克里路領我進入一處鐵皮屋,地上有人坐著或躺著。幾個學生靠在牆邊。檢傷分類站沒有護理師。

「我們明年就可以開始了。」

畢魯克與蘇菲亞就著學習中心的黯淡燈光,上下摸索對方的喉嚨,學習若有人無法呼吸時,該從哪裡切開。娜桑寧與雪柔站在附近,點點頭或移動學生的手指。

「對,就是那邊,很好。」

****
我回到多倫多市中心的急診室。

有個人褲腳拉到膝蓋,因為他在雪地上睡著,雙腳凍傷發黑。一名女子在擔架床上,痛得翻來覆去。醫生從一處布簾後的病床走出,在燈光下舉著裝著脊髓液的透明小瓶。

我在城市間匆忙奔波,沒日沒夜,幾乎無暇反省或寫作。祖母已過世,祖父孤單一人。

我來到亞伯達省(Alberta)北部,坐在祖父廚房的桌邊,望向窗外。

大雪紛飛,在這片宛如電視雪花雜訊的景色中,只能勉強看出森林。空蕩蕩的紅色蜂鳥餵食器在掛鉤上晃。松鼠經過餵食器,在歐洲酸櫻桃之間的枝枒間蹦跳,掀起的白色雲狀物飄落到地上。

隔壁房間傳來洗牌、豎起牌堆的聲音。他在玩接龍。暖爐隆隆作響,暖風吹到我頸背。聲音淹沒了他的遊戲。

他今年九十歲,慶祝過結婚六十七週年,也哀悼過妻子逝去。我來到他位於湖畔的家。他雖然身體日漸衰弱,仍努力維持這房子。

我來到這裡照料他,同時向他學習,學著如何在埋葬了妻、兒之後的人生盡頭自處。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有智慧的一個。

我來到這裡,寫關於急診醫學,以及急診醫學的「理由」。

我們竭盡所能,替陌生人再多爭取一分鐘、一天、一年。若我們從事這些事情時的背後法則是自然的,為什麼阿迪斯阿貝巴與多倫多會看起來如此不同?

昨天,祖父與我開車前往「陷阱之路」(trapline,註:設置陷阱的人放置陷阱的路線),那是他在七十年前,這塊土地初次立契轉讓時設立的。

車子隆隆駛過攔畜溝柵,從空蕩蕩的碎石路彎進積滿雪的林間空地。他想檢查設陷阱者小屋,確保這裡的門沒被熊破壞闖入,並檢查陷阱。

他設了三個,前兩個是空的,第三個則抓到漁貂,那是種類似狼獾的動物。牠皺著一張怪臉,身體在寒冷中變得僵硬。我把牠扔到卡車後方時,發出沉悶聲響。之後,祖父會將牠的皮剝下。

你生命和大地最接近的時候,是因為掉入陷阱、站在槍枝的錯誤方向,或躺在病床上慢慢消耗,總之是因為某種情況而了解到,你不必尋找死亡。死亡已在路上。

我常覺得自己接近死亡,因為我在急診室工作。我見過的死亡,都是在「一樓急診室」發生。布簾後的病床是生命最容易「流進流出」的地方,對病況最嚴重的人來說,有時一分鐘就攸關生死。

一、兩個月前,有個來自德國的學生前來急診室,學習急診醫療實務。他覺得這裡沒什麼好學。在值班前半段,他只為兩個病人看診。雖然急診室很忙,他卻在護理站後面看電郵。

我拍拍他肩膀,指著救護人員推過去的一個人。

她很脆弱,床上的身軀弓成一個角度,幾個月來都沒離開那張床。她的呼吸又急又淺,雙眼緊閉。兩名救護員在彼此間拉開一張橘色毯子,把和氣球差不多輕的她移到空床上。護理師來到檢傷處,跟我說她的資訊。不接呼吸器、不要CPR,只要舒適治療(Comfort measures only)。

「看見六床的女士嗎?」

他點點頭。

「我想她很快就會死了。」我說:「你之前見過這情況嗎?」

他搖頭。

「你該看看。」

他別開視線,把手機放進口袋。

「我該去看看新進病患。」

他說著就從一堆病歷上拿走一份,走向另一張病床。

我讓他走。我應該更努力鼓勵他的。我想讓他看的,不光是她的故事在即將畫下句點時身體所出現的變化:心電圖從快而窄變得慢而寬,呼吸從淺的變成粗嘎,拉高,然後停止。這樣他未來才能認出需要他幫助的人最後發出的喘息。

我還希望在她吐出最後半口氣之後的那一刻,他能在場,看看所有器官仍在——腎臟、大腦、血液、甲狀腺素含量正常、溶鹽量也能精準測出。只不過,生命已經消失。

「那是什麼?」我會問。

我會說,我也不知道,但這就是你來到這裡的原因。幫助它,無論那是什麼。

之後我會教他我所知道的東西。先是呼吸道,接下來是呼吸。醫學就是能照顧自己的生命。對我來說,這是最了不起的故事。

「我什麼都做不好。」祖父今天早上跟我說。

他在車門邊蹣跚行走,又揮掉我的手,搖搖晃晃在冰上行走。你明白,這就是他對「價值」的想法——有用。

此刻屋裡安安靜靜,只有背後時鐘的秒針傳來移動聲。沒有玩牌聲。我想,他應該和我一樣在看著雪,在等待。學不會這一點,就當不了優秀的獵人。

他話不多。我不確定何時會問他,接近人生終點時是怎麼回事。但沒有關係,他已在教我了。那和其它任何時間一樣。你在早上醒來,準備度過到來的這一天。(未完,待續)

——節錄自《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臉譜出版公司

責任編輯:楊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時,太平洋屋脊步道對我還不是一個「世界」。它只是一個模糊又古怪的「想法」,充滿承諾與神祕魅力。當我用手在地圖上畫出它參差不齊的路線時,有個東西在我心裡綻放。我在地圖上循著步道的路徑,用手指畫出一條不規則的鋸齒線時,彷彿有種東西在我體內突然開花盛放著。
  • 選擇, hiking
    那雙靴子已不僅僅是無生命的物件,它成了我的延伸,如同那個夏天我所背負的其他東西一樣:我的登山背包、帳棚、睡袋、濾水器、超輕型爐子,以及用來代替槍枝的橘色小口哨。這些是我真正熟悉、擁有、並且確知我可以倚賴的東西;我是靠著它們 ,才能完成這一切。
  • 如同大部分的事情一樣簡單,那年夏天到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我學到的是,選項是那麼少,卻常常被迫選到最不想做的事,而且沒有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機會。
  • 這一次,當我又站起來往前走時,我不再吝於承認:事實是,無論如何,我媽都是個非常、非常、非常棒的母親。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很清楚這一點。她快死的時候我知道,現在我還是知道。我有一些朋友的母親——不論多麼長壽——永遠都不能夠給他們像媽給我的那樣毫無保留的愛。
  • 對緹娜,他一直是傾其所有,將天堂送到她眼前:為她買下漢堡高級住宅區哈佛斯特胡德依諾仙蒂安公園旁的高級別墅,並依她的意思整修裝潢,裡頭甚至有一間完全屬於她的套房,包括衛浴及更衣室!讓她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瀟灑地跟廣告公司美術設計的工作說掰掰,隨心所欲地過自己愛過的日子。
  • 我的感官變得靈活無比,對咖啡的味道、高大青草的顏色、遊樂場裡孩子們的交頭接耳聲都無比敏銳。我覺得無憂無慮,但又跟無憂無慮剛好相反。
  • 一本深藍真皮封面的書,看起來頗厚。約拿單不禁拿起來,翻到正面來看:書相當新,真皮封面上有精美壓紋及白色縫線,有扣環使書頁不致隨意開啟。是一本Filofax手帳!在這個iPhone、黑莓機之流橫行的世界,還有多少人想到要用Filofax手帳,尤其是五十歲以下的族群!
  • 「因為這些信向來都寄送到這棟大樓的這一層樓,現在你把它租下來了。而且你知道的,租約中特別載明,這屋址的使用者必須負責回這些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