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之嘆——消逝的城牆(上)

編寫:高天韻
font print 人氣: 44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建築,是文明的象徵、文化的符號。中國古代建築,蘊含中華傳統文化之深厚內涵,於樸素、莊重、壯美中透射天人合一的哲思,展現運行千年的秩序和原則。

古代城牆,是一部部穿越時光的傑作,歷經風雨滄桑,引人撫今追昔。那是源自久遠的智慧和藝術,凝固於土泥磚石,記錄五千年朝代興衰。那是豐富而凝重的旋律,隨青灰色的牆體綿延伸展,述說城市的脈動。

偉大的牆——長城,雄偉壯觀,蜿蜒起伏,似巨龍騰飛,綿亘萬里。

高大的牆,曾遍布赤縣神州。牆垣、城門、城樓、垛口、瓮城、箭樓,共同構成了一道道堅固的屏障,護衛城池。

古老的牆,抵禦過炮火、阻擋過洪水,卻在「戰天鬥地」、「破四舊」和金錢至上的躁動與狂妄中,一段又一段,一處又一處,被推倒、剷平。歷史的積澱、多彩的篇章,連同滲透在磚土裡的美麗和堅韌,就那樣灰飛煙滅,只成追憶。

中國古城牆 現存三座半

「城」,本意是城邑四周的牆垣,內稱城,外稱郭,泛指城牆。東漢古籍《吳越春秋》有云:「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中國是人類史上築城最早的國家之一,幾乎所有城市都建起過城牆,曾有「舊城」約兩千五百座。依照明清兩代的分級,城牆依照城周的長度分為巨、大、中、小和微型五級,其中北京和南京的城牆屬「巨大型」。

得益於先進的建造技術,古代城牆歷經數百年仍巍然屹立。而且,其軍事防禦功能、建築美學、結構設計等方面都令後人稱奇。例如,遼寧興城城牆建成正方形,是取傳統宇宙觀的「天圓地方」,予以大地沉穩、永無銷毀之意;另外,興城城牆的周長及城門數、街路數均為偶數,體現了古代哲學中數的思辨。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大部分古城牆已於20世紀消亡,目前僅存不到十分之一。除去自然傾倒,近現代的人為破壞是主因,尤其以中共篡政後的破壞為最甚。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全國出現了拆除城牆的風潮,北京、保定、蘇州、安慶、太原、濟南、蘭州、成都、桂林、昆明、西寧、齊齊哈爾、烏魯木齊等地的古城牆被徹底毀壞。

近年來,一些倖存的古城牆殘段同樣厄運難逃。轟轟烈烈的城市改造和公路建設繼續吞噬著老城遺址,而文物保護學者的奔走呼籲往往以失敗而告終。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在演講中提到,中國的古城牆看似到處都有,但只有三個半是真貨(荊州、平遙、興城和半個西安),「其餘都是假貨,是近年來重建的,最多也就是夾雜著些遺址。」

航拍的興城巨大的方形古城。(大紀元資料室)
湖北荊州古城牆。(大紀元資料室)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美的絕響

  •  兩代皇宮 四道城池

北京是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從內到外由宮城(即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道城池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瓮城、角樓、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是存世面積最大的城市防禦體系。

宮城有城門四座、皇城城門四座、內城城門九座、外城城門七座,因而民間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這四道城池的中心由一條近8公里的中軸線貫穿,建築群體層次鮮明,氣勢宏偉。

北京古城牆始建於元代,建成於明代,沿用至清代和民國,經歷了七個世紀之久。宮城周長約3.4公里,高10米,基厚8.62米,頂寬6.66米,上有雉堞。城牆內外各包2米厚的城磚,內為夯土及石塊,外圍護城河。皇城城牆周長約9公里,內城城牆總長約24公里,外城牆長14.4公里。

明清兩期非常重視保護北京的城牆。城牆上不得任意增開豁口,城樓、箭樓、雉堞、牆面磚體如果發生破損、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時維修。因此,至1949年,北京城池的總體布局依然完整,大部分城樓、箭樓也保持完好。

1900年的北京城牆,位於前門東、海岱門西。(公有領域)
  •  瑞典人的記錄

近百年前,一位瑞典人,留住了老北京的美麗。

喜龍仁,Osvald Siren(1879—1966),生於芬蘭,是瑞典的美術史教授。1921年,他到訪中國,經北洋政府准許,對北京的城牆和城門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系統考察和測量,後於1924年在倫敦出版了《北京的城牆與城門》。這本書提供了詳細的勘測手記,附有53幅城門建築手繪圖紙、109張城牆和城門的照片,是有史以來對北京城牆和城門記錄最為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喜龍仁自述,他撰寫此書,「源於北京城門之美麗」。他也充分論述了城牆的價值:「城門與毗連的城牆一起,反映出這座偉大城市的很多早期歷史。」「城牆反而成為最動人心魄的古蹟——它規模龐大並以無聲而有力的韻律主宰著這方土地。」

在他看來,「城牆以土石之身構成了一部編年史」,「它們構成了每一座中國城市的骨架和結構框架。」「與任何有關這座北方都城的文字記錄相比,城牆講述的故事將更為有趣和準確。」

喜龍仁的文字,充滿詩情畫意,飽含對中華文化的仰慕。威嚴、肅穆的城門、城牆,對映著古都的自然景色和盎然生趣:駱駝、羊群、白鴨、店鋪、王府、宮殿、柳枝、白雪、遊戲的孩子、城根兒下的喧鬧、護城河邊的靜美,這一切都令作者屏息凝神。厚重的木城門朝啟暮合,守護京華,日復一日。

他的筆,把讀者帶到了「世界上最有趣的散步之地」——北京城牆。在那裡,人們可以一邊漫步,一邊欣賞全景圖畫:「萬綠叢中掩映著的金燦燦的皇宮與廟宇,鋪設著藍綠琉璃瓦的王府宅院,帶有開敞前廊的朱紅色房子,半掩在百年古樹之下的灰色小房屋,寬敞而繁榮的街道,這些街道兩側還布滿商店和裝飾華麗的牌樓,以及一片片有牧童放羊的開闊地——所有這些景致都呈現在腳下這軸展開的長卷之上。」

瑞典漢學家喜龍仁(Osvald Sirén)於1924年拍攝的永定門。 (ralph repo/Flickr)

書中對於永定門的描寫,尤為優美動人:「從西邊能夠觀賞到最美、最完整的永定門形象,而且整個建築群一覽無餘。護城河非常寬廣,河邊滿是蘆葦與垂柳。兩座城門樓以及弧形的瓮城城牆上的雉堞,在藍天的映襯下呈現為黑色的剪影。城牆與瓮城的輪廓線一直延伸至主城樓,那如翼般的巨大屋頂似乎將城樓從厚重的城牆與城台上抬起,展翅欲飛。水中的倒影跟實物一樣清晰。但當風拂過柔軟的柳枝,城樓的倒影隨即顫抖起來,垛牆也支離而搖曳起來……」

在著作的結尾,喜龍仁問道:「這些美妙的城牆和城門,這些北京最美麗、最輝煌的無言的歷史記錄者,它們的美還能夠延續多久呢?」@*#(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喜龍仁(Osvald Siren)著,趙曉梅、佟怡天譯:《北京的城牆與城門》,北京:學苑出版社,2017年4月。

附:「中華傳統文化之歎」系列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之歎——消逝的城牆(上)

中華傳統文化之歎——消逝的城牆(下)

中華傳統文化之歎 消失的胡同和四合院(上)

中華傳統文化之歎 消失的胡同和四合院(下)

責任編輯:高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據生活在北京的老人說,以前在北京城內,只要稍稍踮一踮腳,就可以看見遠處的西山。是真是假,我並不知曉,但至少在十多年前我生活在北京時並非如此。曾經的天際輪廓線早已被人造水泥建築所取代,北京除了高樓還是高樓。曾經充滿了古韻、承傳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北京,如今已然近乎消失。
  • 作為其「大外宣」策略的一部份,中共近年來在許多西方國家推行所謂的「中國文化年」。針對正在德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年」,柏林洪堡大學漢學系教授庫勒(Hans Kuehner)撰文認為,中共試圖通過仿造的傳統文化,對內強化民族認同並增強百姓對黨的忠誠,對外是要爭取國際好感。實質上是在毀滅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毀滅傳統的永恆的中國。文章還指,今天的這種毀滅進行得比以前的暴力方式更加順暢,因其幾乎是渾然天成地出現在現代化、擴大基礎設施以及城市更新的過程中。
  • (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三十五年前的今天,1977年8月12日,中共在其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歷時十年的這場「文化專政」,「橫掃」中華大地,留下滿目蒼痍,徹底「革」了中國文化的「命」。多少文物、史料付之一炬;幾多飽學之士,被打成「牛鬼蛇神」;甚至歷代帝王將相、佳人才子也被批為「反動派」。近年來中共又通過在海外搞文化節、文化年,利用傳統文化裝潢門面,試圖博取國際上的好感,進一步摧毀傳統文化的道德內涵。神韻藝術團橫空出世,尋回中華民族最莊嚴的命脈,被西方主流社會讚譽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中共驚恐不已,自嘆「文革白搞了」,竭盡手段四處干擾。新唐人電視台弘揚傳統文化的系列大賽,中共也不遺餘力的阻止中國大陸民眾參賽,盡顯其文化流氓的本色。
  • 【大紀元2013年02月06日訊】這些天,追求高產值的中國再次體驗了百萬平方公里霧霾的苦果,必然哭過,北京首當其衝。許多人躲避霧霾,大門不出,二門不進,三門開泰,四門臨喜,五門到福。學者張開濟認為北京是中國在中共建政後規劃設計最壞的城市。
  • 新宋氏三姐妹
  • 蘇聯解體後的1993年秋,我的外國文學導師訪俄歸來,他說,經濟困窘是暫時的,人家文化根基沒被毀掉。婦孺皆能隨口吟誦出普希金的詩句,托爾斯泰莊園和墓地一直保存完好,平民百姓對作家、詩人深懷敬意。無論政治風雲如何變幻,柴科夫斯基作曲的《天鵝湖》、《胡桃夾子》等芭蕾名劇在莫斯科歷演不衰。聖彼得堡街頭隨處可見的青銅雕像訴說著歷史故事,在公園裡、地鐵上、購物長龍中都不乏專心看書的人,自然風光秀美,基本沒有太多污染。蔥頭圓頂式的教堂星羅棋布,祈禱的鐘聲召喚著越來越多的人們皈依上帝,那是一切向錢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不了的。
  • 最近,北京市「四套班子」將遷至通州區辦公的消息引發外界對北京城市現狀的關注。媒體披露,中共建政初期,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對北京古城的保護和規劃建議未被當局採納,他對北京市長彭真說,50年後歷史將證明你錯了,現在其一語成讖。
  • 近日,習近平提出要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後,有陸媒報道習近平父親習仲勛在中共建政初期、大躍進期間曾設法保護西安城牆免遭拆除。與中共文明破壞文物的做法恰恰相反。
  • 提到林徽因,人們最先想到的,或許是才貌雙全的民國奇女子,蕩氣迴腸的情感經歷,「人間四月天」般的清新詩文。而說起梁思成,人們或許會說,他是晚清名士梁啟超的兒子,才女林徽因的丈夫,學貫中西的建築學家。
  • 【未解之謎】解決以巴衝突的最和平方案竟然是這樣……失落的神器約櫃被找到了?!徵兆越來越明顯,彌賽亞即將降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