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住院 對長者可能是一種傷害

文/亞美醫師協會

你有沒有想過,住院接受治療的同時,也有不少潛在危害呢?(Shutterstock)
人氣: 887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人們對住院治療向來都是抱正面積極的印象,畢竟只有當病情出現嚴重變化方才需要入院治療。但你有沒有想過,住院接受治療的同時,也有不少潛在危害呢?有些住院期間的護理措施,尤其對長者的危害更甚,嚴重時反而威脅生命。

例如,很多老人入院時都能自己行走,並能生活自理、自我照顧,但入院之後,這些能力甚至會喪失,還有可能發生譫妄(一種突然發生的強烈意識混亂)。美國護理學會列舉了四種有可能過度執行的住院措施,這些措施,可能會傷害你,尤其是長者。

臥床休息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入院之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這是因為我們總是認為臥床對身體康複是最有幫助的。但有研究顯示,如果能夠幫助老人步行,那他們將恢複得更快。如果老人們能夠早點離開醫院,那麼回家之後,他們可以走得更遠更好。

事實上臥床可能是很有害的。當你躺在床上,身體的活動將大大減少,尤其是下肢的肌肉會越來越衰弱。臥床也更容易導致長者脫水,進而頭暈眼花,容易跌倒。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老年人本來就已經面臨頭暈、身體失衡等問題。

病人可以這樣做:

● 根據身體狀況,儘量保持身體的活動。

● 可以告訴護士,在入院前自己的活動能力,並請求護士幫助儘力維持這樣的活動能力。

● 如果感覺虛弱和站立不穩,可以問醫生和護士,是否可以安排物理治療。

● 即使躺著或坐在床上,也要儘力保持活動,比如轉動腳踝,雙手握拳再放鬆。

● 如要穿鞋子,可以請護士幫忙。

● 一定要記得喝大量的液體。

如果你照顧的家人需要住院,那麼儘量鼓勵他保持身體活動,可以詢問護士如何幫助患者安全地走路。

當然對於有些情況,臥床休息是必要的,如接受了外科手術,那麼術後需要臥床幾個小時;還有些創傷,如骨盆骨折,讓人無法走路,那麼就需要臥床休息。

身體束縛

身體束縛的措施,使得患者無法離開床或椅子,身體大部分活動受到極大限制。包括手腕、腳踝、腰部被束縛,雙手被戴上手套等。

護士們之所以使用這些措施,是為了避免患者自我傷害,或避免年長患者干擾護士的治療。顯而易見,和臥床一樣,這樣的身體限制也是有害的。

當患者身體被束縛,活動受到限制,身體會很自然地掙扎,因此容易受傷。有時會導致患者嚴重跌倒和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險。身體束縛同時還會給患者倍添精神壓力。

病人可以這樣做:

如果患者意識混亂或情緒煩躁,可以報告醫生護士,詢問可能的原因。通常這些症狀都是由感染、脫水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的。以下6個方法可以幫助減少病人意識混亂或情緒煩躁,進而減少身體束縛的措施。

● 告訴護士,病人如果不適、饑餓或需要上廁所時,通常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 告訴護士,怎樣做可以讓病人安靜或舒服。

● 在病人入院的最初數天,可以安排親友陪伴過夜,這樣可以給病人帶來安全感。

● 入院時可從家裡帶一些病人熟悉的物品,比如家人合影。

● 也記得帶好病人的眼鏡、助聽器和假牙。

● 請求將靜脈注射線、導管、監視器或其它裝置等,如果有可能儘早從病人身上移除。

如果病人有自我傷害的跡象,醫護人員可能會再次束縛病人,但最好儘可能早地去除。

睡眠干擾

你知道嗎?住院病人投訴他們的睡眠差超過投訴醫院的飯菜,可見住院期間的睡眠干擾有多麼嚴重。

醫院裡的許多日常事務可以干擾到病人整晚的睡眠,包括噪音、疼痛和副作用。晚上,護士經常會叫醒病人,替他們測量血壓脈搏、翻身及洗澡等,而醫院的其他職員也會經常來抽血或每天一早就來檢查血糖。

如果睡眠受到嚴重干擾,那麼你的身體會因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感染,且更不容易耐受疼痛。睡眠質量差會導致一個人精神萎靡,缺乏活力,對老年人而言更加危險,容易眩暈和跌倒。所有這些問題都可能妨礙治療,將住院的時間拖長。

醫院監視器的噪音可能會影響睡眠。(Shutterstock)

病人可以這樣做:

● 請護士合理安排好護理時間,儘量不要影響睡眠。

● 請護士儘量在你醒來的時候讓你服藥。

● 詢問醫護人員,在你睡覺的時候,監視器是否可以不發聲響,安靜些。

● 請求晚上睡覺時關門關窗。

● 白天儘量多點活動。

● 晚上避免喝咖啡和茶。

如果病人病情發生變化,轉往入住重症監護室治療,那麼這個時候需要24小時使用監視器監測和護理。

導尿管

一般手術之後很短的時間內,需要將一個導管通過尿道插入病人的膀胱,將尿液導入袋中,這在術後對病人排尿是有幫助的。但是很多時候,導尿管停留在病人體內的時間,超出了實際需要。

有些時候,導尿管的使用僅僅是因為「不方便」,如病人有漏尿,或需要幫助才能上衛生間。問題是導尿管存在相當危害,僅在醫療需要時才能被使用,並且儘可能早地移除。

導尿管潛在的危害不小,細菌可以通過導管進入,引起尿道感染。尿道感染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療,也會引起如腹瀉等副作用,而且抗生素還會引起新的感染,並且有可能更加難以治癒。此外,導尿管同樣限制了病人的行走和活動,增加情緒煩躁和痛苦。

導尿管潛在的危害不小,細菌可以通過導管進入,引起尿道感染。(Shutterstock)

病人可以這樣做:

● 如果用了導尿管,不妨每天詢問護士,是否可以移除導管了。如果覺得自己可以自行上衛生間或者使用便盆,應該及時告訴護士。

● 無論是醫生護士還是其它部門的職員,如果他們要接觸你的導管,一定要求他們先用肥皂洗雙手,或用酒精消毒。

● 檢查固定導管的膠帶,以及尿袋是否定期清空。

● 密切注意感染跡象,比如發燒、突然意識混亂等,如果有這些感染跡象,一定要及時告訴護士。

以下情況也許需要導尿管:

1. 無法排尿;

2. 接受泌尿系統手術;

3. 身體非常虛弱,需要導尿管用來測量尿量。

· 學名藥與原廠藥之爭/這八成藥費,要不要省?

· 老人雙腿無力有原因 中醫師教你調養

· 昏迷中誰替你決定?了解自己的醫療處置權

 

<本文授權轉載自CAIPA亞美醫師協會>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