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銀行業監管政策落伍 消費者難得實惠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綜合報導)7日(週三),生產力委員會發布草案報告,質疑澳洲在銀行業實行了幾十年的「四大台柱」政策已過時和多餘,監管機構干預市場的手段過於遲鈍,而銀行有很大能力來盤剝消費者。

「四大台柱」政策於1990年由工黨政府引入銀行業,目的是為了阻止澳洲四大銀行之間互相合併,一家獨大,以此來維持澳洲銀行市場上的競爭力。

但是生產力委員會主席哈里斯(Peter Harris)對澳洲廣播公司AM節目說:「四大台柱」政策應該「被留到柜子裡了」。而讓類似於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簡稱競消委)的監管機構來批準是否允許銀行合併更為合適。

這份草案報告認為,該政策只是政府從其它鼓勵競爭的法律中照抄的,現在已經過時。更糟的是,現在一些銀行還利用了該政策避免被其它銀行收購,這是很明顯的政策漏洞。

報告警告,「四大台柱」政策在當今的數字化世界裡已經過時了,一些不合規的行為和差勁的管理方式有漏查的風險。

哈里斯說:「自從『四大台柱』政策實施以來,我們見過一些很糟的商業決定。」

在被問到澳洲銀行業最近出現的醜聞是否與「四大台柱」政策有關時,哈里斯拒絕對此作出明確答覆。

報告中還說,去年監管機構收緊投資房只付利息貸款的政策,可能實際上讓銀行受益了。

去年,為了給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本的房市降溫,澳洲審慎監管局(APRA)做出市場干預,收緊了只付利息貸款的政策,督促銀行將只付利息貸款占新貸款的比例控制在30%以內。

報告認為,這使得新貸款和現有貸款用戶的利息都升高了。而投資房的利息是可以用來做退稅抵扣的,這意味著納稅人一年為此支付了5億澳元。

「澳洲審慎監管局在市場上的一些干預手段……過於遲鈍,而且忽視或損害了市場競爭,」報告說。

報告還警告,四大銀行有很大的市場權力和能力來將成本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並且能夠在不丟失市場份額的情況下,設定高價位來維持高利潤。

而與此同時,二分之一的人仍舊在使用他們的第一家銀行,因為他們覺得換銀行太麻煩,或者他們只是想把自己的帳戶放在同一家銀行。

報告稱,雖然金融機構通常有很高的客戶滿意度,但是客戶的忠誠卻經常沒有獲得回報,因為在他們使用的產品中,銀行的利潤率往往很大。

生產力委員會將在未來幾週內舉行公共聽證會,並在今年7月公布最終報告。

責任編輯:堯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