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滄海」之後為什麼總是變成「桑田」?

作者:李智鳴

桑樹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桑樹的果實——桑葚則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拿來做果醬,而「滄海桑田」是與桑樹有關的著名成語。

這個成語是源自晉朝葛洪《神仙傳》裡面的故事,說有位仙人王遠,有一天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前往蔡經家。這位蔡經可能是王遠的弟子,他後來從王遠那兒學得「解蛻之道」。

王遠到了蔡經家後,跟隨他的吹鼓手和侍從就隱沒消失了,這時王遠又向空中招了招手,派人前去邀請仙人麻姑宴聚。沒多久麻姑派人回覆說,轉眼之間與王遠有五百年未見了,而現在她正奉命巡視蓬萊,結束後就會前來赴宴。不久後,麻姑仙女也到了蔡經家,她的外表就像十七八歲年輕美麗的姑娘,衣裳光彩耀目,有種無法言喻的美。

傳宋 馬和之 畫麻姑仙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席間,麻姑說道:「自從得道成仙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王遠嘆息道:「是啊,聖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裡又將要揚起塵土了。」

這就是「滄海桑田」的故事,比喻世界上的事變化極大。

不過為什麼海水退去三次都要變成桑田呢?有養過蠶寶寶的人都知道,桑葉是蠶寶寶最愛的食物。以前的人養蠶可不是養寵物的心態,中華文明始祖黃帝的正妃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然後人類從此可以織布做衣了。原始人類沒有衣裳時,是用樹葉獸皮來遮蔽身體。因而有了桑田,意謂著那片曾是滄海的土地上,成了有文明的人類社會,不是原始之地了。

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元王禎《農書》插圖。(公有領域)

有一種現象被稱為「史前文明」,是說遙遠時期人類也曾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文明,後來這個文明衰敗毀滅了,像西方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文明等。

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消失是因為整個亞特蘭蒂斯沉沒到海底,而曾經非常繁華熱鬧的樓蘭古國則是掩埋在沙漠之中。近代被挖掘得最完整的龐貝古城,則是毀於火山爆發。這些看似偶然、形式不同的文明毀滅方式,據說都是因為道德敗壞所造成的天譴。

維蘇威火山和龐貝遺址。(Fotolia)

至於是否真是如此呢?由於每階段人類的發展時間很長,除非能像王遠與麻姑等仙人般長壽,否則我們無法看見事情的真相。也或許如此,自古以來才記載著許多仙人點化人類的故事,因為在仙人眼中我們或許就是那個「夏蟲」,無法了解冬天的寒冷與冰雪,而人們也無法了解人類命運的發展原理。

神仙點化中,信或不信的人都會存在,就會像東方紅眼石獅裡的故事,或是西方諾亞造方舟的情節了。@*#

責任編輯:王愉悅